B肝帶原「疏追蹤」 腹痛揪出10cm瘤竟已成「晚期癌」

▲B肝帶原「疏追蹤」,腹冒10公分腫瘤竟成「晚期癌」。(圖/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一名40歲的B肝帶原男性,長期疏於追蹤,直到腹痛頻繁就醫,才發現肚內有10公分大的腫瘤,胎兒蛋白指數高達2800ng/ml,確診爲晚期肝癌原本醫師判定無法透過手術切除,須以標靶藥物治療,無奈初期病況不見好轉,還出現轉移,經醫師評估後使用新型免疫藥物治療,3~4個月後胎兒蛋白指數降至800ng/ml,肝臟腫瘤也有明顯縮小。

肝癌死亡率高居十大癌症第2位,多數患者就醫時已屆中、晚期。收治患者的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黃怡翔主任表示,過去晚期肝癌治療僅能靠標靶藥物,所幸今年衛福部食藥覈准過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爲晚期肝癌患者提供續命契機

▲肝臟是無聲的器官,多數病患發現癌變已晚期。(圖/資料照/記者嚴雲岑攝)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侯明模醫師指出,患者對傳統標靶藥物的反應率不到一成,平均存活期僅6至10個月。但根據《刺胳針》(The Lancet)最新發表的第二期臨牀試驗結果顯示,晚期肝癌患者對新型免疫治療藥物的藥物反應率高達近2成,且患者中位存活期可長達近16個月,可大幅延長患者存活期,並改善患者於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突破過去晚期肝癌治療選擇有限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臨牀試驗收治不同類型的肝癌患者,包括B型肝炎感染患者、C型肝炎患者以及未曾感染肝炎的患者,結果顯示,新型免疫治療藥物對各種類型的肝癌患者均有治療效果,不受肝癌成因影響成效,其中更有部分患者的腫瘤完全消失

▲食藥署覈准肝癌免疫療法,爲患者另闢續命機會。(圖/公關提供)

黃怡翔主任補充,B肝與C肝是造成肝癌的主因,但近年因爲非病毒性肝炎導致肝癌的比例逐漸增加,包括糖尿病脂肪肝三酸甘油酯過高,打破傳統只有病毒型肝炎及肝硬化會造成肝癌的迷思,成爲新世代的肝癌危機。呼籲有糖尿病與脂肪肝或三酸甘油脂過高的肝癌高危險羣,應定期安排健康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一旦確診爲肝癌,應配合醫囑,定期回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