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舞蹈系35週年 搬演《士兵彌撒》爲70歲季裡安慶生
北藝大舞蹈系將搬演《士兵彌撒》,成爲全球首個獲得季裡安作品授權的大學舞蹈科系。(北藝大舞蹈系提供)
北藝大舞蹈系2018年度初夏展演《緘默之春》海報。(北藝大舞蹈系提供)
今年適逢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創系35週年、舞蹈系七年一貫制建制20週年,北藝大舞蹈系2018年度初夏展演《緘默之春》,5月31日在該校舞蹈廳登場,將搬演捷克舞蹈家、荷蘭舞蹈劇場(NDT)前藝術總監季裡安(Jiri Kylian)的經典舞作《士兵彌撒》(Soldier’s Mass),也讓北藝大舞蹈系成爲全球首個獲得季裡安作品授權的大學舞蹈科系。
今年季裡安歡慶70歲生日,歲數恰爲其半、創系35年的北藝大舞蹈系,在荷蘭駐臺辦事處贊助下,季裡安基金會委派兩名重建舞蹈家,分別於3月與5月到訪北藝大,協助重建《士兵彌撒》。爲此季裡安並特地提筆,爲臺灣年輕舞者寫下關於舞作的說明,表達其對此次作品授權的重視。
此次的《季裡安計劃》,爲北藝大舞蹈系運用教育深耕計劃的資源,以及當年《士兵彌撒》首演版舞者,澳洲當代舞之父、北藝大客座教授李華倫(Leigh Warren)居間牽線。透過在臺灣重建《士兵彌撒》,讓北藝大舞蹈系學子獲得觀摩、重現經典舞作,進而向國際頂尖水準看齊的難得機會。
季裡安在親筆信中,談起舞作《士兵彌撒》,「……由男合唱、銅管樂器、鋼琴和打擊樂所組成的曲子,由博胡斯拉夫.馬爾蒂努(Bohuslav Martinů)寫於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時。其音樂乃根據尤里.慕夏(Jiří Mucha)的文字而創作,他們所欲表達的信息一目瞭然:他們身爲移民者,全力支持捷克士兵的戰鬥,以抵抗德國的佔領。」
1938年9月30日,由英國、法國與義大利簽訂的「慕尼黑協議」,賦予希特勒與納粹德國併吞蘇臺德區(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地之一)的合法權利。捷克軍隊雖奮起抵抗,仍在二戰爆發前夕遭德國併吞。同年,音樂家馬爾蒂努根據詩人穆夏的詩篇所譜寫的樂章,描繪出抗敵的慘烈與亡國的悲憤,以及在國際政治板塊的擠壓下,弱小國家身不由己的命運與被出賣犧牲的屈辱。
北藝大舞蹈系系主任張曉雄表示,時隔30年、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爆發「布拉格之春」,蘇聯在西方國家的沉默旁觀下,出兵鎮壓此一企圖脫離蘇聯陣營的運動,結果捷克又一次被西方所出賣。年輕的季裡安當時正在倫敦皇家芭蕾學習,身爲異鄉遊子只能眼見祖國捷克,再度陷入歷史重演、隻身無助的滅頂漩渦。
1981年,季裡安首度率同子弟兵荷蘭舞蹈劇場,回到故鄉布拉格上演新作《士兵彌撒》,觀衆中有爲數不少的捷克官兵,目睹舞作呈現出捷克屢遭背叛、出賣的歷史悲劇,以及捷克士兵爲祖國而犧牲奉獻,讓全場爲之動容、泣不成聲。
身爲國際舞壇巨擘,季裡安的作品被全球逾百個舞團競相爭演、歷久不衰,《士兵彌撒》不僅體現出季裡安難以企及的藝術高度,也烙印着兼具愛國鄉愁、普世價值的人文關懷。《緘默之春》除《士兵彌撒》外,也將演出國家文藝獎得主何曉玫的新作《極相林》、韓國中生代編舞家李政潤的《From Inside》,以及香港舞蹈團前首席舞者蘇淑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