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臺大名醫蘇怡寧 打造最強產科艦隊
「現在臺灣的醫療環境瀰漫着失敗主義,大環境不佳確實讓大家心灰意冷,但戰士不應該離開戰場,不應該選擇逃避。我們決定用另一種態度來回應,就是,把自己變得更強。」禾馨婦產科執行長、臺大婦產科前主治醫師蘇怡寧,選擇正面對決當前的醫療崩壞。
這位擁有崇高學術地位的臺大醫學院副教授,二○一二年,就在教授升等前夕,毅然放棄近二十年的努力,從臺大醫院出走,引領婦產科自費選項、團隊接生等新規則,並投入他喜愛的基因醫學研究。
就像武林高手自創門派,吸引江湖好手紛紛加入,蘇怡寧的夥伴也日衆。目前禾馨婦產科有三十位專任醫師,都是從臺大、榮總、北醫等頂尖婦產科和小兒科慕名而來。短短三年,禾馨婦產科名聲就迅速傳開來,在臺北已有兩個據點,第三個據點預計在下半年開幕。
「在臺大的日子,一輩子都沒想過有一天會離開。」回想起當時,蘇怡寧仍有些激動。離開,是他深思熟慮後的痛苦決定。
他在臺大醫院婦產科,一待就將近二十個年頭,每個月接生五、六十個嬰兒,看高危險妊娠、二十四小時無止境的接生開刀,加上門診、研究教學、演講邀約等,「真的是極限了。」他說。
但是,累不是他離開的主因,真正讓他灰心的是僵化的體制。原以爲臺大醫院身爲教學醫院龍頭,以學風自由、鼓勵研究爲宗旨,但在健保制度擠壓下,醫院連要追求前進的動力都不見了。健保資源有限,醫院必須削減費用,首當其衝的就是研究經費。「但研究纔是臺大醫院的根基!」
「對我來說,這是不可忍受的事。」蘇怡寧直斥荒謬,做研究、買儀器很重要,總不能拿小刀去和別人打仗。尤其是發展快速的基因醫學,儀器動輒一、兩千萬元,但醫院已不足以支應這些東西,往往申請送出去就要等上兩三年,等到儀器到手時已落伍。
一再退步,是臺灣醫療最大的危機。「我們喜歡做研究、教學生,全臺灣最聰明的人會來當你的學生,我們樂於發展新東西、演講、出國開會、吸取新知,那是很快樂的日子。」但,體制已讓創新變成不可能。
蘇怡寧講話飛快,精準而俐落。「在惡性循環中,我們從一流變二流,二流變三流,跟外面沒什麼差別,那我待在臺大就沒有任何意義。」蘇怡寧掙扎許久,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一二年,他和兩位志同道合的學弟妹一同離開臺大醫院,創立禾馨婦產科診所,一度引發不小的震撼。
「其實我們要做的就是一種改變。」戰士無法選擇戰場,他在現有的健保制度下,另闢戰局。他的目標就是把看診的價值和尊嚴找回來。
在健保「低給付」下,醫院只能賣「陽春麪」,蘇怡寧不想再讓健保牽着走,「因爲很顯然,那是不足的。」除了賣「陽春麪」,禾馨在遵循法理的範圍內,也賣「牛肉麪」、「牛排」,增設許多自費的服務,讓病人有所選擇。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963期)。本文相關》不務正業臺大生 靠資訊圖表吸引臺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