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花1.92億設智慧停車柱 議員憂公帑恐付諸流水
北市交通局預計編列1.92億8年連續性預算,明年在大同、萬華區建置500座智慧停車柱,由於先前試辦問題多,遭議員質疑公帑恐付諸流水。圖爲過去試辦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交通局預計明年在大同、萬華區試辦500座智慧停車柱,編列高達1.92億的8年連續性預算,議員許家蓓25日質疑,過去試辦狀況連連,卻因市長柯文哲一聲令下要求先試驗再滾動修正,交通局即倉促把預算送議會,她不滿市府把民衆當白老鼠,質疑公帑恐付諸流水。交通局迴應,市府買服務,業者須達到標準、保證妥善。
北市力推智慧停車,在路邊停車格試辦智慧停車柱,透過車牌辨識,自動偵測車號及停車時間開立電子停車單,不需要人力開單。
許家蓓今在議會交通部門質詢指出,7月中柯文哲在市長室會議裁示智慧停車「先試驗再滾動式修正」,短短1個月後,交通局即編列8年連續性預算,規畫明年在大同、萬華區建置500座智慧停車柱。
她表示,根據交通局過去試辦評估報告,車柱尚未普及,造價仍相當高昂,單支約10萬至20萬不等,遇接電問題要跟臺電協調,使用電池則需每週更換,號稱不需人工開單,但只要天候、光線影響辨識度,一樣要派專人校正與維修,另大同、萬華即使裝設500格智慧停車柱,仍有3000多格車位須人力開單,無法節省太多人力成本。
許家蓓不滿說,只是因爲柯文哲一聲令下,就趕鴨子上架把預算送到議會,在智慧停車柱有這麼多問題的情況下推動計劃,根本把民衆當成實驗白老鼠,公帑恐怕也會付諸流水,她認爲,智慧停車是正確的方向,但請市府以最謹慎態度面對。
對此,交通局長陳學臺迴應,市府用買服務方式,由廠商負責建置車柱、維護及開單,未來與業者簽約時,契約會要求業者滿足市府要求與標準、保證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