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碩士論文抽檢約談:教師、學生兩端都要發力

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

作者張學炬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最近,北京地區碩士研究生論文抽檢約談會召開。2017年和2018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中,連續2年出現“問題論文”且數量較多的學位授予單位集體約談。會上,被約談單位針對本校研究生培養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並彙報了主要整改做法和預期效果

約談實則是一種問責,是一種責任追究機制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把關不嚴,審覈不力,導致“問題產品流向社會,應當承擔相應的職責問責制度會倒逼他們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大人才“產品”出廠前的考覈力度,不合格的要堅決“回爐”鍛造,直到合格爲止。實在不行的,就堅決淘汰。

考覈是學位授予前必經的一關,論文是考覈的重中之重。如何才能把問題論文挑出來,把投機取巧學生揪出來,是學位授予單位責無旁貸的職責。因此,怎麼考,用什麼方式考,堅持什麼原則考,至關重要。

考覈不能出現任何形式的放水現象。參與考覈的雙方師生熟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問題論文矇混過關也就順理成章了,學術水平、人才培養質量也就在一片“好”聲中被瓦解了。不打破這種怪圈,培養高質量創新人才就是一句空話

當然,問題論文出現也存在客觀原因審查能力不過關,審查方式單一,審查缺乏嚴格的機制和流程,都可能導致“漏網之魚”出現。但這都是最淺層的原因,要避免問題論文的出現,還必須從“根”上發力

從人才培養側發力。論文造假,說明學生不會寫,不造假不行。尋根溯源,還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出現了問題。很多教授平時難得給學生上課,有的雖然上課,但內容陳舊,缺乏激情課堂枯燥無味,缺乏吸引力。或者教授講得學生不想聽,學生想聽的教授不講,出現供需嚴重不匹配的現象。反之,如果課堂精彩連連,學生學習紮實,所學專業精湛,表達能力強,論文寫作自然水到渠成。

教師培養側發力。近年來,中小學教師培訓多,高校教師培訓少。的確,高校教師的研發能力高,自我提升的空間大,但高校教師也並非全知全能,他們也需要繼續教育。知識不行的補知識,能力不行的提能力。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怎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都要學,需要接受再教育。

學位授予不只是看看論文質量,合格了就一發了之這麼簡單。人才培養這個大工程,需要從多方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