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又“碰瓷”!涉疆報道“移花接木”,“神剪輯”扭曲真相
(原標題:BBC又“碰瓷”!涉疆報道“移花接木”,“神剪輯”扭曲真相)
這樣的畫面是不是很熟悉?
BBC新聞截圖
很多外國網友不解,爲什麼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畫面裡,外媒到新疆就總會遭到“中國”阻攔?是中國人想掩蓋什麼?
爲了弄清楚事實真相,我們沿着BBC的採訪路線,重新回到他們在新疆的拍攝地點。
當我們拿着他們的視頻,一幀幀截圖向當地求證後,驚訝地發現,這些所謂的“被監控”畫面,竟沒有一處符合事實。
BBC口中所謂的調查性新聞,更像是編了劇本照着演的“奧斯卡”大戲。
大型打臉現場來了!
11月19日BBC記者一行探訪新疆庫車。12月,BBC發佈了這趟行程的報道視頻。他們聲稱調查發現,中國新疆的棉紡產業中存在大量的強制勞動現象。
視頻報道的開頭是一組BBC記者在新疆採訪如何被“全程監控”的畫面,配着詭異的音樂和昏暗的色調,畫外音說道:
“他們在那守着我們。”
"They are waiting for us."
“終止拍攝”
"Stopped from filming"
“盤問”
"Questioned"
“跟蹤”
"And followed"。
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兩張對比圖看完後讓人瞠目結舌↓↓
在新聞報道里,BBC提到他們正在接受警察的盤問(Questioned),然而,故事遠沒有這麼簡單。
原來BBC記者在當地貿然拍攝一家名爲石榴籽的服裝廠,和被拍攝對象起了衝突,警察接到報警來到現場,正在幫BBC的記者協調解決問題。
爲了還原事實的真相,我們找到了當事人。
BBC口中“阻攔”他們拍攝的人員姓蔣,是石榴籽服裝廠的後勤安保負責人。他告訴我們,當天BBC記者到達工廠外,不由分說就開始拍攝,他前去了解情況,沒想到就被拍了下來。
石榴籽服裝廠門口張貼着禁止拍照的標識
爲了更清楚地瞭解實情,我們還採訪了當天處理該案件的值班警察,庫車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副大隊長李警官。
以下爲採訪內容:
記者:當天BBC與羣衆發生衝突,是什麼一個情況?
李警官:外媒記者的訴求就是我在公共區域進行拍攝,這個行爲應該是不受到限制的。然後羣衆的訴求就是你拍攝了我們的工廠,沒有經過我們的允許,我也不願意把我個人的肖像權以及我們工廠的情況向外面去報道。所以這就是雙方當時各自的要求。
記者:BBC聲稱他們的行程被跟蹤,他們正常的拍攝受到了阻止,是這樣麼?
李警官:從他們來的第一天我們就已經進行了正面接觸,也很清楚他們的工作職責。我們清晰地告知了對方他們的權利和義務。採訪規則他們十分清楚,所以我們不可能去幹涉他們在我們庫車的採訪活動。
據我們瞭解,BBC記者曾向警方保證,不將這些涉及個人隱私肖像的視頻發佈到新聞中,但我們還是在BBC的報道中看到了開頭蔣先生伸手攔鏡頭的那一幕。
製造新聞陷阱 扭曲真相
爲了交叉驗證各方的說法,我們通過多方聯繫,最終獲得了石榴籽服裝廠的採訪許可。石榴籽服裝廠一再要求我們要客觀報道,他們稱,實在是被BBC的“採訪”嚇到了。
BBC記者11月19日突然探訪石榴籽服裝廠,但可笑的是,他們12月1日才假模假式地給廠裡發了個問題清單。就好比,吃完飯半個月,餐廳突然補發一個菜單供你點餐一樣荒謬。
試問全球任何一家公司,能否接受記者突然造訪強勢要求調查採訪,半個月後走程式敷衍補發採訪問題清單的做法?
這次採訪更像是一個設定好的陷阱,他們根本沒有想要真正地去採訪服裝廠,也不在乎新疆是否存在“強制勞動”的問題,他們在這裡的採訪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製造新聞,獲得一兩個有人伸手擋鏡頭的畫面,這樣就能完美交差了。
他們利用信息不對稱和“專業”的剪輯手法,故意製造了中國政府、中國警察干擾記者拍攝的假象,肆無忌憚地向中國“潑髒水”。
難道這就是西方媒體每天掛在嘴邊的客觀、真實、公平、公正麼?難道借所謂的新聞自由炮製假新聞,就是BBC恪守的新聞報道準則麼?
“強迫勞動”的新證據?
剪輯拼接的!
事情到現在,我們已經對BBC當時採訪的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我們還不清楚,BBC聲稱的大量證據顯示新疆棉紡產業存在“強迫勞動”的這一狀況是真實的嗎?尤其是石榴籽服裝廠是否存在“強迫勞動”?
BBC的報道標題是《新證據顯示中國棉紡產業存在對維吾爾族人強迫勞動》(New evidence of Uighur forced labour in China's cotton industry)。仔細分析後會發現,除了那些中國官方的報道信息和之前他們參觀教培中心拍攝的畫面外,BBC所謂的新證據其實就只是一張圖。圖上顯示一羣人正在石榴籽工廠所在的地點進行移動,BBC就此判斷石榴籽工廠是利用了教培中心的勞動力進行生產,而這些人是被強迫在工廠工作的。
BBC新聞截圖
爲此我們向當地政府求證,一名長期在該區域工作的知情人士告訴我們,2019年這個地方根本沒有工廠,圖中左邊的三棟樓是前教培中心的實踐訓練中心,教培中心已於2019年10月關閉,所有學員也已經全部結業。
石榴籽服裝廠是2020年3月建廠的時候租用了這幾棟建築。
而BBC的操作手法則是,將2019年拍攝的衛星圖和石榴籽服裝廠的外景“剪輯”在了一起,還配上了一句:“哇,這裡就是工廠!”(Wow. This is the factory here…)
這種拼接讓觀衆產生了嚴重的誤解,以爲石榴籽服裝廠是在利用教培中心的人員,“強迫”他們生產。在沒有調查清楚事實前,BBC已經做了“有罪推定”。
關於強迫勞動的問題,我們對話了石榴籽服裝廠的總經理歐陽志軍先生,以下爲對話實錄:
記者:這個地方和教培中心是什麼關係?
歐陽志軍:我們現在工廠的工人和教培的人員沒有關聯。我們現在全部是面向社會招聘的。
記者:石榴籽的人怎麼招過來?
歐陽志軍:都是從各鄉鎮上招過來的。
記者:是哪些鄉鎮?是在本地的一些鄉鎮嗎?
歐陽志軍:都是本地的,都是庫車市的。
記者:他們過來之後,有跟您這邊簽訂勞動合同嗎?
歐陽志軍:有,我們先招過來培訓,他們一個月達到我們的要求之後,就開始簽訂就業合同。
爲了驗證歐陽志軍總經理的說法,我們要求到車間看看,並要求我們能夠單獨隨機地採訪他們的員工。
我們在午休期間探訪了車間,在進入車間前,我們還看到了工人們正在操場打球,並不像外媒所說的這些工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午休的工人正在打籃球
在車間裡,維吾爾族女工海南木·阿不拉告訴我們,她想來這裡上班,以前在家做農民一個月能有1000多元的收入就不錯了,在這裡大概能賺2500元一個月,還包吃住。
採訪到這裡的時候,我們不禁想質問那些說要制裁這些企業的西方政客們,像海南木這樣的工人該怎麼辦?有沒有考慮過,一句不負責任的所謂“強迫勞動”背後會給這個家庭帶去怎麼樣的苦難呢?
妖魔化“普通話”教學
外媒在炒作強迫勞動問題時,還把正常學習普通話視作“強迫勞動”的一部分,爲此,我們也採訪了海南木。
記者:你們有被要求學普通話嗎?
海南木:我們自己學的。我們在宿舍裡一起學。他們普通話不好的,我教他們。
記者:有沒有人強迫你們學普通話?
海南木:我們不是強迫的,我們是自己願意學普通話的。
被問到這樣的問題,海南木表現出非常着急,在思考怎麼用不太熟練的普通話給我們一個準確的回答。
在車間裡,我們還和熱仙古麗·艾比拉等幾位員工交談,他們都表示自己是自願來上班的,熱仙古麗還是主動從別的工廠跳槽過來,現在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爲了工廠的領班。
重新回看BBC的報道,我們總結歸納了BBC的幾處“傲慢與偏見”。
首先,他們把自己當做新聞的主角,來到新疆刻意製造衝突。他們拼湊事實,移花接木,得出“有罪推定”。而採訪的信源也有非常大的問題,片子中採訪了兩個人,一個是匿名的海外新疆人,另一個則是臭名昭著的反華急先鋒鄭國恩。
BBC新聞截圖
其次,BBC利用中西方話語體系的不同,刻意地曲解中國的宣傳標語。在他們的片子裡,像“勞動致富光榮”這樣中國人看起來毫無問題的標語,也被曲解了。
我們的調查採訪直接駁斥了BBC的報道,庫車的石榴籽服裝廠並不存在所謂的“強制勞動”,而中國政府也從未阻止過外媒記者進行採訪。
採訪的最後,石榴籽服裝廠保安隊長的一句話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他們(BBC記者)在這地方,總說他們是哪個國家的,好像高人一等的樣子。雖然我是個保安,但是我們的尊嚴也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訴求也是需要被尊重的。”
他言詞樸素,卻道明瞭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心聲。BBC,你們聽見了嗎?
迴應:
讓英媒"大失所望"!新疆服飾廠迴應"強迫勞動":最頭疼員工跳槽
一朵朵潔白的棉花,在反華勢力眼中已不僅僅是禦寒之物。近來,他們發現了棉花的更多“用途”,這種在新疆隨處可見的農作物成了西方所謂“強迫勞動”的新“載體”。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的報道以“中國被玷污的棉花”爲題,引用反華學者的所謂“研究”,稱“中國正迫使數十萬維吾爾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人羣在新疆地區廣闊的棉田中從事艱苦的體力勞動”。《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在阿克蘇、庫爾勒等地採訪發現,新疆的棉花生產早已實現高度機械化,BBC的報道與事實嚴重不符。
庫車石榴籽服飾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作場景(範凌志/攝)
“每年50萬拾花工”?新疆棉花機械化生產戳破反華學者謠言
“新的證據表明,每年有超過50萬少數民族工人被調派參與季節性採棉工作,他們的工作環境可能存在很高的強制性。”BBC的報道引述美國反共組織“共產主義受害者紀念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鄭國恩的所謂“研究”作出如此結論。鄭國恩近年來依靠炮製反華議題的虛假學術成果成名,是美國情報機構操縱設立的反華研究機構骨幹。在此之前的12月2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佈,該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人員將在美國所有入境口岸扣留來自中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棉花和棉製品貨物,理由是兵團“存在強迫勞動”。
庫車石榴籽服飾公司的生產車間內的女工(範凌志/攝)
BBC的報道還稱,2018年,阿克蘇及和田地區“通過勞動力轉移派出21萬名工人”,爲“中國準軍事組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採摘棉花,“有很多跡象表明,這種參與並非完全自願”。
然而《環球時報》記者在新疆採訪發現,BBC的報道存在巨大的事實錯誤:新疆的棉花生產已經實現高度機械化,即使在忙碌的採摘季節,也根本用不到大量的“拾花工”。當地棉業從業者告訴記者,如果按照人工採棉的效率,每年到12月都常常採不完。但記者走訪的數家“軋花廠”(棉花加工企業)裡,棉花的採收均早已完成,加工過的棉包被一排排整齊碼放,等待運往下游企業。
庫車石榴籽服飾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女工在工作(楊若愚/攝)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泰昌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成俊負責公司的農業板塊已經12年。他22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從2015年開始,巴州地區的農業棉花產出已經大部分是機採棉,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機械化實現得更早,“2016年以前採棉用工量很大,最多的時候要從河南、四川等內地省份招3000多職工採棉,效率低下,現在,一臺棉花收割機一天能收400畝,公司的6萬多畝地,機採15天,基本上就採完85%了。清掃田間地頭的棉花只需要一二百人就夠。”
庫車石榴籽服飾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女工在工作(楊若愚/攝)
李成俊並非誇口,記者瞭解到,高度機械化的棉花生產在新疆確實不再新鮮。新疆昊星棉麻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收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產的棉花,該公司業務經理人高瑞楠2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兵團的機械化比地方要更早,現在兵團棉花機採率已經超過九成,有的地方甚至已達100%。
BBC記者稱“在公共區域拍攝被阻”,當事人迴應
BBC的報道還充滿了想象。報道稱,新疆“許多工廠出現在‘再教育營’的圍牆內或相隔不遠處,表明大規模就業和拘留是兩個平行進行的目標”。報道還配發阿克蘇庫車市的衛星圖片,以證明“工廠和營地如今似乎已合併成一個大型工廠綜合體”。
“我可以很鄭重地說,‘教培中心’2019年就已經結業了。”24日,在BBC所稱的“大型工廠綜合體”——庫車石榴籽服飾有限公司,廠長黃丙友直截了當地作出迴應,“我們就是一家普通工廠,管理人員都是從內地聘請來的,不是政府派遣。”
庫車石榴籽服飾公司外景(劉欣/攝)
有趣的是,或許擔心採訪素材不足以支撐其臆想,撰寫該報道的BBC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大肆渲染自己“多次被警察、當地宣傳官員等阻止拍攝,並不斷被大批不明身份的人駕駛的車輛尾隨,跟蹤數百公里。”沙磊及其團隊還發布了其在石榴籽公司外與多人發生爭吵的片段,一名中年人用手阻擋其鏡頭被說成是“儘管BBC團隊僅在工廠外的公共道路上拍攝,但還是多次遭到不同身份的官員阻攔。”
“這完全是顛倒黑白!”《環球時報》記者採訪到視頻中阻擋鏡頭的男子,他叫蔣勇,並非是BBC所指的“政府官員”,而是石榴籽公司後勤安保部部長。蔣勇向《環球時報》記者還原了當天的情況:“11月19日上午,我們的保安發現有外國人拿着攝像機拍攝工廠車間裡的情況,我走出來對他們說不要拍,誰知他們立刻把攝像機轉向我。我作爲工廠管理人員,有責任保護工廠的安全,作爲個人,我也有自己的肖像權!”
《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到,沙磊等人被發現後,其車輛迅速開走,不斷在附近兜圈子並偷偷拍攝,直到被接到報警的交警截停。蔣勇告訴記者,當時沙磊等人不斷聲稱自己是在“公共區域”拍攝,他感覺這個邏輯很荒謬:“你看他們站的這裡,距離車間只有幾十米,按照他們的邏輯,如果那邊不是工廠,而是我家,我在家裡洗澡上廁所,是不是也可以讓他們在‘公共區域’隨意地拍?”
蔣勇說,最讓他氣憤的是,其中一名記者曾在道歉後表示蔣勇的形象不會出現在任何公共平臺上,結果報道發出來後,他用手擋鏡頭的畫面就被斷章取義成“當地官員阻擋採訪”,還被稱“這種阻擋舉動更顯可疑”。對此說法,蔣勇感到很可笑:“我們沒什麼好隱瞞的,裡邊就是職工在勤奮工作,我之所以當時情緒激動,是因爲此前也曾有過外媒來偷拍,然後發出的報道完全是污衊。”
石榴籽廠長:完全不存在“強迫勞動”,最頭疼員工跳槽
石榴籽公司的車間裡到底有什麼?謎底或許會讓BBC記者“大失所望”,《環球時報》記者24日走進這裡時,看到的情形跟新疆很多地區的服裝企業一樣:一塵不染的車間、嶄新的機器以及身穿整齊工作服的員工。根據公開資料,2020年3月成立的石榴籽公司主要製作校服、箱包等產品,訂單多來自新疆本地。
庫車石榴籽服飾公司生產車間裡生產的小學校服(範凌志/攝)
23歲的車間組長阿力也·阿巴百剋日是一位愛笑的姑娘,這是她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每月工資大約2500元左右。她對記者說,最重要的是,在這裡能實現小時候的夢想:學會設計服裝。工廠提供給工人的宿舍是寬敞的小區房改造而成,暖氣、熱水、獨立衛生間等設施一應俱全。女工熱娜古麗·古哈拉木帶記者參觀她的宿舍,牆壁上貼滿的紙花吸引了記者。她說,這是她和室友在空餘時間剪出來的。
女工熱娜古麗·古哈拉木溫馨的宿舍
爲了強化外界對新疆“強迫勞動”的聯想,BBC報道中特意強調工廠招收員工的過程有“政府的動員和組織”。對此,廠長黃丙友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並不屬實。他說,工廠剛建立時,管理人員拿着招工廣告到周邊各村散發,每個村都會有一個聯絡人。招來的員工家住得近的可以早上來晚上回,住得遠的有宿舍,一開始招了1800多人,到最後通過培訓引導,自願留下來的有500多人。工廠還會在培訓期間補貼一部分薪水,以達到最低工資標準,“完全不存在強迫一說,現在我們做企業的,最頭疼的是員工私下打聽其他企業的薪水,剛剛培訓好的員工要跳槽,企業真沒辦法。”
庫車石榴籽服飾公司食堂在等待開飯,午餐是拉條子(範凌志/攝)
庫車石榴籽服飾公司食堂排隊打飯的員工(範凌志/攝)
培訓工作技能相對較低的工人,還要補貼薪水,本來應該“利潤至上”的企業爲什麼要千里迢迢到新疆來開廠?在被《環球時報》記者問到這個問題時,黃丙友表示,“我們的企業一旦掙錢了,就應該向社會投入,去幫助解決更多的低收入人羣的困難,讓他們能夠一起富裕起來。這是我們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