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羣衆家門口的社區食堂(消費萬花筒)

本報記者 齊志明

乾淨的餐桌、可口的飯菜、透明的備餐間、溫馨的就餐大廳……午飯時間,記者走進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食堂,見到食堂工作人員正在忙碌有序地擺放各式菜品和風味小吃,家住附近的不少老年人在食堂用餐,邊吃邊嘮家常。附近的“上班族”有些在二層風味小吃餐廳就餐,有些買好午飯打包帶走。

家住南文營社區盛芳花園小區的80多歲老人段文林,回遷前是容城縣胡村人。作爲食堂的“常客”,他基本上每天中午都和老伴來這吃飯。“食堂菜品樣式多,價格又實惠,飯菜很合胃口。從家裡步行過來大約5分鐘,很方便。”段文林說。段文林老兩口就餐可享受二五折優惠,一份芹菜炒肉、一份小雞燉土豆、一份西紅柿炒蛋、一份米飯,打完折後實際支付5元。

去年1月,南文營社區食堂試營業,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食堂一層是寬敞明亮的用餐大廳,食堂窗口的菜品非常齊全;二層是風味小吃餐廳,供應各類熱銷小吃。前來就餐的消費者能清楚地看到開放式廚房裡的制餐過程,明廚亮竈讓消費者吃得放心,消費安心。

“我們嚴格執行食品衛生要求,加大對餐飲服務從業人員的衛生健康管理,把好食品安全衛生和食材採購的關口。”南文營社區食堂負責人張一智說。

“2021年羣衆回遷以後,在走訪中我們發現轄區內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他們大多數不與子女們同住,日常就餐困難。爲了讓老年人吃飯更方便,我們調研了很多地方的老年食堂,並結合本轄區實際,探索推行‘市場化+公益’的運營模式。”南文營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偉肖說,社區食堂所有就業崗位優先錄用回遷羣衆,讓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社區食堂對60週歲以上老年人給予優惠,不同年齡段老年人享受不同優惠折扣。食堂開業後受到社區羣衆的認可和歡迎,目前,食堂已有1700多名老年人完成實名認證,到食堂“刷臉”就可以吃飯。

在市場化經營方面,社區食堂運營方加大探索,採用“市場化+公益”運營模式,逐漸實現可持續化運行。“順應市場需求,我們積極開拓新業務。一些小的公司沒有食堂,我們就給他們提供送餐服務。同時,我們增加了年輕人喜歡的菜品,營業時間從早上6時到夜裡12時,以滿足上班族的就餐需求。食堂還開通了外賣業務,通過多個網絡平臺進行線上推廣。目前,食堂運營平穩,收益良好。”張一智介紹,政府也給予了支持,減輕了不少負擔。

爲加強社區食堂黨建引領建設,南文營社區黨總支在食堂成立了黨支部,定期開展黨建活動,聽取就餐羣衆意見,優化就餐環境,持續改善用餐品質,不斷提升羣衆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05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