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的“降維戰爭”
文 / 周有輝
編輯 / 封成
十二年投入,阿里雲首次實現了盈虧平衡。
2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發佈Q3財報,阿里雲營收達161億元,調整後EBITA盈利2400萬元。
這一消息對於阿里自身,乃至整個行業而言,無疑是振奮人心的,這意味着龐大的中國市場生長出了足以和海外雲巨頭抗衡的力量。
據Gartner報告顯示,2021年,排名前三的公共雲提供商將發生改組,阿里雲將取代Google Cloud,成爲全球公共雲基礎設施市場收入的第三名,僅次於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
回顧過去10年,幾乎所有超級App都誕生在雲上,人工智能、移動協同等技術在雲上得到極大普及,雲成爲時代載體和數字化發展標誌。2014年雲計算剛剛成熟之時,一大批中小互聯網企業接連興起,其誕生的前提正是在於雲大大降低了的創業成本。
潮流涌動,隨着數字化的概念普及,許多傳統行業也意識到背後隱含的價值,但卻無法把握數字化的方向,這其中無疑存在着供需雙方的巨大鴻溝。
亞馬遜AWS曾有一道標語,“今日的創新就是明日的標配”。這句話恰恰也是阿里雲走向下一個階段的註腳,觀察到新興需求的阿里雲,正在不斷降低雲的使用門檻,讓不懂代碼的業務人員也能利用雲的價值,參與數字經濟的競爭。
降維打擊,出自劉慈欣的《三體》一書,是指三體星人使用“二向箔”將太陽系由三維空間降至二維空間的一種攻擊方式。首度盈利的阿里雲,實際上已經開啓了對自身的“降維戰爭”,搭起一座從專業人員到普羅大衆的橋樑,把雲技術給到更多的用戶。
關於雲計算研發的難度,知乎上有一個有趣的提問,
“阿里雲自稱艱苦研發了十年,投入無數人力物力財力,工程師拼命填出來的飛天,然而爲什麼近些年,各家雲廠商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好像非常容易?”
一位雲計算工程師解釋道,阿里雲放棄了在開源系統基礎上開發,而選擇全部底層開發,其他家都是在OpenStack基礎上開發而來,初級產品看起來也許很容易實現,但是後面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的。
選擇做深基礎讓阿里雲隱隱蟄伏十二年,業務初創時,很多人不明白,阿里雲集結了國內最精銳的技術人員,居然年年業績不合格,因此招致了巨大的非議。
一些阿里人中途轉崗到天貓、淘寶、支付寶等看似更有前景的部門,還有些人離開了隊伍,最後以高達80%的離職率爲代價,換來了阿里雲自研的雲操作系統飛天的上線。
雲操作系統飛天奠定了阿里雲業務拓展的基礎。通俗點說,使用開源系統的廠商,必須等開源系統更新了技術,才能進一步實現某些功能,很多時候即使有想法,也不見得能實現,因爲底層不支持。
而從底層做起,想實現什麼功能都可以自己解決,實在解決不了也可以去參考同行怎麼解決,只要有思路就有超越的可能。
經過多年技術攻堅,阿里雲攻克下多個關鍵核心技術,如自研雲原生數據庫PolarDB、自研高性能AI推理芯片、連續多年扛下世界最大流量洪峰等。
目前,阿里雲擁有200多款雲計算產品,覆蓋雲計算、數據庫、人工智能、芯片、物聯網、協同辦公等多個領域,僅2020年就發佈了500多次更新和1000多個新功能。
在人才儲備上,阿里巴巴10多萬員工中6萬以上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研發人員佔比國內第一,30多位合夥人中有1/3是技術出身,他們構成了一家科技公司的技術底座。
去年投資者日上,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表示,近幾年,阿里每年在技術和研發上的投入都超過1000億元。據普華永道數據,在全球1000家上市企業的研發支出排行榜上,阿里更是連續3年蟬聯中國第一。
技術和人才上的高強度投入讓阿里雲在面對激烈競爭時更加靈活,能夠抓住市場需求爆發而釋放的紅利。
事實上,雲計算市場規模經濟的特點相當顯著,市場份額上的差距決定了在競爭中的優勢。得益於國內市場的穩固地位,阿里雲雖然在近幾年多次降價,但收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長,如下表所示,2015Q1-2020Q3增速始終維持在60%以上。
根據Q3財報透露的數據,阿里雲將持續投入技術研發,以幫助客戶進行數字化轉型和業務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攻堅技術底層的戰略相比,阿里雲的下一階段,是試圖在雲計算的戰火中,構建差異化的優勢。
去年9月,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宣佈阿里雲進入2.0時代,爲飛天雲這個“超級計算機”,裝上一個數字原生操作系統,就像Windows讓電腦走進千家萬戶一樣,升級後的雲讓人類和雲計算的交互更加容易,讓雲能夠普及到更多企業、更多人。
更進一步說,阿里雲1.0時期,雲像是一個“DOS系統的計算機”,需要掌握一套複雜的代碼指令來運行。在2.0時代,雲的基礎設施與數字原生操作系統相互協同,雲正在演變成一個“Windows系統的計算機”,降低企業及用戶的用雲門檻。
在阿里的設想當中,承擔操作系統的角色之一是用戶數已突破4億的釘釘,其用戶包括企業、學校在內的各類組織數超過1700萬。張建鋒曾表示,“釘釘不僅僅是一個溝通工具,新釘釘的目標是成爲中國最好的企業協同辦公和應用開發平臺,讓所有業務環節的微小創新變得更容易,讓進步發生。”
從1.0到2.0,是阿里雲未來打開盈利空間的關鍵所在。
開放與共享一直是阿里發展軌跡中的關鍵詞。
要理解阿里雲的未來形態和競爭優勢,同樣離不開這兩個詞。阿里戰略顧問曾鳴在《智能戰略》一書寫道,
“在過去的幾年裡,通過一輪又一輪的努力,阿里巴巴已將其所有業務的計算工作都轉移到了同一個雲計算基礎設施上。這項成就不僅可以爲公司每年節省數百萬美元,也讓新業務啓動支持變得更加容易。系統、軟件和業務知識,現在都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共享。”
這一理念切中了雲計算未來的核心價值——學習和實驗在整個雲系統中進行嘗試、應用和調整。阿里雲發展早期,這條價值鏈最初是在阿里內部體系中運轉並逐漸演變,以此點亮了多棵科技樹,爲阿里系的兄弟公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早在2017年,螞蟻集團CEO胡曉明就曾作出判斷,“未來雲計算2.0的典型特徵是以數據爲驅動、以智能爲驅動,來爲IT提升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從1.0到2.0升級起碼仍有三年時間。越來越多的數據往雲上遷移,圖片、視頻、語音類數據開始產生價值,當這個時間到來時,2.0就全面爆發了。
時隔四年,僅是用雲計算解決助企業節省開支、處理高併發需求已經是基本操作,如何幫助企業智能化轉型纔是高附加值的業務所在。對於阿里來說,數據沉澱產生價值,進而實現業務智能化的邏輯已在釘釘的生態上跑通。
從市場角度來看,釘釘跟阿里雲的大部分客戶和生態都大抵相似,如公衆號亂翻書所言,“阿里雲對開發者以外的用戶可能感知沒有那麼強烈,但是釘釘上的業務應用是用戶都明確每天在用的,釘釘就是要把阿里雲和業務應用連起來,發揮雲的最大的價值。”
雲釘一體的轉型邏輯更來自於市場需求的反饋。諮詢公司Gartner的數據顯示,2021年對於應用開發的需求將達到所有IT公司開發能力的5倍。這是企業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之後,共同面對的一個尷尬局面,越來越多的業務需求遠遠超過IT開發能力,他們需要完成的項目似乎永無止境。
面對這一巨大的供需缺口,低代碼、無代碼開發幾乎是唯一解決方案。所謂低代碼開發,即無需編碼或只需少量代碼就可以快速生成應用程序,在釘釘,企業的應用開發通過“拖拉拽”的方式即可完成。
通過在雲釘一體方向上不斷加碼,釘釘升級至“企業協同辦公+應用開發平臺”,讓雲變得“更厚”,也更加易用。即使是非技術人員,也可以在釘釘上用低代碼開發應用,從而調用雲的能力。“我們希望軟件不要直接在雲上開發,而是通過釘釘這樣的應用平臺來開發,開發的方式就是低代碼和無代碼。這樣不同的企業應用就可以連接起來,實現數據的互通。”
在釘釘6.0新版本中,低代碼開發工具宜搭會與釘釘深度融合,升級爲釘釘宜搭。過去3年,阿里已通過宜搭構建了1.27萬個應用,其中絕大部分是由HR、財務等不具備開發經驗的崗位員工搭建。
與此同時,釘釘還開放了底層能力和1300個API接口。釘釘羣聊、智能人事、客戶管理等基礎產品接口正式對外開放,合作伙伴與客戶能將自身業務應用,更深度融合到釘釘羣、工作臺等主要場景中,新版本開放接口的數量超出以往總和。
數據顯示,釘釘開放平臺入駐的開發者超27萬,開發者服務的企業組織數超過640萬家。整個釘釘平臺長出的“釘應用”超70萬個。
隨着雲的使用者正在變得更廣泛,行業上從互聯網擴展到傳統企業,使用者也從技術人員逐漸擴展到普通人羣,阿里雲和釘釘的融合將打開雲市場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經過疫情的洗禮,雲計算廠商的發展可以說重重踩下了加速鍵,原本需要3到5年的數字化進程,將在未來1年內完成。
阿里的Q3財報顯示,過去一年,阿里雲持續高速增長,季度營收從2020財年第三季度邁入100億大關後,迅速拉昇至本季度的161億元。受規模效益推動,阿里雲不斷貼近盈利點,最終在本季度邁入盈利週期。
根據IDC發佈的《中國2020年上半年公有云市場報告》預測,2019-2024年中國公有云IaaS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0.1%。IDC指出,隨着國內數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中國的公有云IaaS有望得到進一步發展。
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業務的高速增長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疫情刺激下線上消費、學習、辦公等業務需求激增,二是新基建加速了雲數據中心的建設投資和開服進度,也推動了雲技術在工業、金融等行業的融合應用,三是泛政府行業持續投資拉動了雲服務在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因此,阿里此前諸多的業務可能性也得以落地,在本財季,阿里雲在政務、交通、學術、電力、零售等產業都有所突破。
12月,河南省鄭州市正式宣佈“城市大腦”升級至3.0級,涉及14個部門、118個應用場景全面上線運行,鄭州市民只需使用“鄭好辦”APP,就能在線辦理542項政務生活事項。阿里云爲鄭州城市大腦提供了技術支持。
這意味着,過去設想中的場景都已落爲現實,兒童父母不必再使用紙質出生證明、疫苗防疫本;全城會變成一個“線上停車場”、市民將永遠知道哪裡有停車位;對1.3萬多個企業主體實現在線防污治理;城區平峰時段道路數字治理測試,車輛通行效率提升15%。
與此同時,在阿里雲最早的政務合作方浙江省上,11月份,全省2629個政務服務事項已接入浙江省和阿里雲合作建設的“政務服務中臺”,64%的事項已實現“一網通辦”。
次月,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發佈“危貨運輸智控平臺”。該平臺融合阿里云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幅提升超速隱患的發現能力。目前,浙江省約1.8萬名危貨運輸駕駛員申領了“安全碼”,覆蓋率達99%,1000餘家重點危險品源頭企業實施了掃碼裝卸。
潛移默化之中,雲的技術已經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時間撥回到十年前,在那場熙熙攘攘的中國IT領袖峰會上,馬雲的話語放在如今仍然頗具前瞻性。
彼時,亞馬遜的AWS剛剛誕生,國內對雲計算的認知少之甚少,而馬雲所理解的雲計算是一種數據存儲、處理並分享的機制,阿里巴巴擁有大量消費數據、交易數據,這些數據於阿里而言,於社會而言都是非常有用的。
“雲計算是阿里又找到的一個新的礦產。”
作爲前路的探索者,開礦成功的阿里雲在保持市場領先地位的同時,也在走向下一個更加開放的階段,變成一個超越傳統意義上雲計算(IaaS)的“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