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企業明年開徵 工總不滿碳費喊價
碳費明年開徵!包括中鋼、臺塑化等業者被徵收碳費機率高。圖爲高雄石化工業區。(本報資料照片)
碳費明年開徵!依環境部先前在碳費收費辦法研商會的規畫方向,2024年第一季公佈碳費費率,2025年啓動收費,徵收對象爲直接排放及間接排放合計2.5萬噸以上的電力業及製造業,現有506家。徵收碳費數額則要依2025年4月盤查登錄的數額,並在5月底前申報碳費,研商會曾提及擬提供2.5萬噸的免費排放額度。
環境部的「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臺」查詢,截至2022年共有550間企業登錄在碳盤查平臺,但其中排放量合計達2.5萬噸以上有506家,而因生產電力的直接排放可向使用者徵收碳費,因此若再扣除電力供應業,實際達收取碳費門檻爲482家,包括中鋼、臺塑化、中龍、中油、臺塑、臺泥、亞泥、臺積電等業者被徵收碳費機率高。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表示,碳費審議會可以決定爲標準費率及達到指定目標的優惠費率,至於收費對象及計算等則由收費辦法等決定,但皆在15日舉行的碳費審議會向委員報告相關進度。
對環團碳費喊到500元,水泥大廠亞泥總經理李坤炎建議從100元起,漸進式方式課徵,並且搭配免徵額的設置;同時也應該針對進口水泥,同步課徵碳邊境稅,讓產業之間公平競爭。至於亞泥本身,已致力低碳水泥的研發推廣。
石化公會更是反對碳費每噸500元,表示如此產業將失去競爭力,同時業界也反對拿掉企業的2.5萬噸免徵額度。因爲石化業的主要競爭對手日韓中,碳費都比我們低,甚至大陸還只有碳交易市場而無碳費,韓國則是超過平均5年排放量纔要課。
工總表示,碳費現在感覺很像是「喊價」,應該要有更合理的方法學出來,告訴企業爲什麼這樣徵收,且由低到高滾動式檢討。目前有些產業的科技,還無法讓部分產業「有效減碳」,應該考慮維持一定的免費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