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灰飛煙滅,電池龍頭,跌麻了!

2024年,鋰電行業不太好過。

近年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增速擴大,動力電池的需求也被隨之拉大。這就使得鋰電企業們紛紛擴產,想要大吃一口這波行業紅利。

然而,儘管電動化是大勢所趨,但鋰電池企業的擴產速度卻遠遠超過了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

數據統計,2023年底,國內鋰電池行業的總產量超過了940GW,同比增長了25%,產值又創新高,達到了1.4萬億。而全球的市場需求僅爲982GWh,供給遠大於需求,就使得行業的有將近650GWh的產能被閒置,平均產能利用率僅在57%。

於是,鋰電池產業鏈呈現了全面產能過剩的局面。

供需失衡,使得鋰電池價格不斷下降,價格內卷的問題接踵而來。至2023年底,磷酸鐵鋰方形動力電芯的價格下跌到0.43/wh,三元方形動力電芯的價格降至0.52/wh,降幅均超過了40%。

勢態延續到2024上半年,鋰電池的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一再下降至僅在10萬元/噸上下,降幅超過了80%,價格內卷的空間被進一步拉大。

鋰電出海,成了破除內卷的關鍵。

但是,由於近年來國際鋰電市場的增速存在放緩跡象,使得各大電池企業的海外業務拓展進程大多數都不太順利,業績表現參差不齊。

2024上半年,中創新航和億緯鋰能的海外業務營收均出現下滑,龍頭寧德時代的海外業務毛利率雖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68個百分點,但海外業務營收卻同比下降了29.98%。

但也有部分企業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顯著的增長,比如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軟包動力電池的龍頭,2023年動力電池出口量排在國內第三,僅在龍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之後。2024上半年的海外業務營收實現52.16億,同比增長24.34%,出海表現不俗。

其實,孚能科技的出海業務一直走在國內前列,算是最早在海外建廠的企業之一。近年來的海外業務營收佔比不斷增長,從2020年的22.26%增長到2024上半年的74.79%,已然成爲了公司的收入主力。

然而,儘管孚能科技的出海表現如此亮眼,但實際業績上卻是增收不增利尷尬局面。

公司自2020年上市至今一直在虧損。2020-2023年,其營收連年拔高,從11.2億增長至164.4億,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44.85%。而伴隨着一起的是不斷擴大的虧損額度,2023年的淨利潤卻同比下滑了101.49%。

2024上半年,雖說虧損力度有所收窄,但依舊沒有逆轉虧損的現狀。截至2024上半年已經累計虧損了42.69億,呈現出一個賣的越多,虧得越多的境況。

問題也很明顯,那就是孚能科技的毛利太低了,甚至是負的。

從2023年孚能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來看,營收佔比最高的電池包業務毛利率僅有2.45%,營收佔比30.11%的第二大主營業務模組的毛利率竟然是-5.54%。

儲能業務就更不必說了,毛利率只有2.7%,2024半年報顯示已經暫停了這塊業務。

2024上半年,雖然毛利率有所改善,但公司整個動力電池業務模塊的毛利率也遠低於億緯鋰能、中創新航和欣旺達等同行。

分地區來看,自從孚能科技2020年上市以來,國內業務的毛利率一直都是負值。

雖然在2024上半年回正了,但也僅有2.97%,在行業中處於低位,被同行國軒高科、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等所碾壓,難以盈利。

由此一來,孚能科技的業務出海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國內電池市場競爭激烈,70%以上的份額被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大巨頭佔據了,給孚能科技、國軒高科和蜂巢能源這些二、三線規模的公司僅留下了不到三成,可謂夾縫中求生。

從2023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裝車情況前十名來看,孚能科技以5.94GWh的裝車量排在行業第九,市場份額爲1.53%,僅僅是略高於正力新能。

國內市場的增長遭遇瓶頸,反之海外市場能掙錢,那麼公司的發展重心自然會向海外偏移。

早在2018年末,孚能科技就與奔馳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簽訂了140GWh的長期供貨合同,近些年還增加了EVA2等新項目的合作,預估整體訂單超過200GWh。

不僅如此,孚能科技還是奔馳純電型SUV EQA、 EQE等車型的獨家電池供貨商。如今奔馳是孚能科技的第一大客戶,同時也掌握着公司2.64%的股權,可謂捆綁極深,不缺海外訂單。

看上去孚能科技出海順利,並且可以借奔馳這股東風而起,實現扭虧爲盈。

然而,事實總是不盡如人意。

其實,孚能科技早期爲奔馳汽車配套電池,卻沒能產生示範效應,幫助孚能科技開拓更大的市場。

按理來說,與奔馳這樣的龍頭深度合作,本身就是一種技術實力和產品質量的象徵,有極大的可能吸引到更多汽車製造商的認可和關注。

然而,在與奔馳簽約後的幾年裡,公司不僅沒有吸引更多客戶或者帶來市佔率的顯著提升。甚至於說,2020年公司的大客戶北汽集團、長城汽車和上海銳鎂等紛紛減少了訂單。

此外,奔馳EQE、EQA、EQB三款純電車的銷量也遠不如預期。2024年9月,EQE、EQA和EQB的銷量分別爲3臺、82臺和129臺。

要知道,同期的一些造車新勢力的銷量都遠遠超過了奔馳。比如,小鵬MONA M03交付量破萬;得益於理想L6,理想汽車單月交付量達到5.37萬輛等等。由此,孚能科技的電池配套也沒有獲得足夠的市場影響力。

一把大火使得過度依賴奔馳和海外市場的孚能科技的境況,雪上加霜。

2024年8月1日,韓國仁川一輛奔馳EQE 350純電車由於電池原因自燃起火。這個電池就是來自孚能科技的三元鋰電池。

火災事件一出,孚能科技大受影響,市值距離最高點消失了約400億。在本身就承受持續虧損的壓力的同時,再加了一把信譽危機的火。

電池存在安全隱患,以及是否要大規模召回海內外車輛更換電池等問題把孚能科技隨之推向風口浪尖,在海外市場的聲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更關鍵的是,火災事件之後,孚能科技還能否繼續實現海外業務擴張,以及繼續獲取奔馳的大規模訂單,也成了變數,實現業績扭虧爲盈的預期也從而變得遙遠。

但是,孚能科技也一直在走出虧損泥潭而付諸努力。

近年來,孚能科技投身在半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發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如今,公司的半固態電池可以做到超過5000次的循環壽命,總駕駛里程超過160萬公里,在行業中領先。2024年3月,公司的半固態電池已經搭載到了一汽解放的商用車中。

9月,公司與江鈴集團新能源簽署了固態電池的合作協議,未來將有望在5年內實現半固態電池到固態電池的產品化。

不僅如此,孚能科技的固態電池也佈局了低空經濟領域,2024年5月,公司的動力電池已經取得了載人飛行領域的定點合同。

數據預計,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可見也有望爲孚能科技提供巨大的市場機遇。

總之,在鋰電行業產能過剩、價格內卷這個的背景下,孚能科技難以依靠國內市場扭轉虧損。加之如今業務出海情況受到阻撓,未來公司能否在依靠固態電池和低空經濟這兩個增量市場而獲益,還得經受時間的考驗。

關注飛鯨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領取最有價值的《成長20:2024年最具有成長潛力的20家公司》投資報告!

來源:飛鯨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