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就從菜鳥研究員變資深副總裁 楊應超成功的秘密

▲知名分析師楊應超。(圖/楊應超提供)

記者李孟璇/專訪

業界叱吒風雲、喊水會結凍的明星分析師楊應超,不是金融相關科系出身,也沒有類似的工作經驗,但他卻在32歲進入投資銀行、跨進證券研究這個領域,只花1年的時間,就從菜鳥研究員變成資深副總裁,到底他是怎麼做到的?

「不願意冒險,其實就是最大的風險!」這是楊應超接受訪問時,最先開口說的話。

楊應超擁有美國普渡大學電機工程學士碩士學位,後來進入IBM工作,公司還出錢讓他到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電機工程博士班,這一路走來,有好的職位、安穩的薪水,在職場上可說是相當順遂。

產業的興衰有周期性,1993年,IBM開始進行全球裁員,雖然他在這波風暴中逃過一劫,可是卻發現:「世界上沒有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如果一直躲在舒適圈,也許下一次被裁員的就是自己,因此楊應超那時決定辭掉工作,到芝加哥大學念工商管理碩士,希望趁年輕時多吸取一些養分

人生就像一個「工具箱」裝越多,越能應付生命中的挑戰

所以離開IBM後,楊應超除了拿下MBA學位,還不斷體驗各式各樣的經驗、學習不同的知識與技能,想像自己是一個工具箱,儘量把箱子給填滿,「因爲如果箱子裡的東西越多,越能應付生命中的挑戰與困難。」

你可能不知道,在投身證券投資業界之前,楊應超曾任職科爾尼(A.T. Kearney)、埃森哲(Accenture)、電子資訊系統(EDS,2007年被HP併購)、艾默生電氣(Emerson Electric)、IBM及AT&T等公司,擔任管理顧問、市場銷售及電機工程師業務等相關職務,擁有8年的實務產業經驗,而就是這樣的背景,讓他得以跨進證券研究這個領域,還在短短1年之內,從菜鳥研究員變資深副總裁。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生前曾說:「你不可能有先見之明,只能有後見之明,因此,你必須相信,這些小事一定會和你的未來產生關聯。」

楊應超表示,人生的過程中,就是要在「工具箱」持續裝進新的材料與技能,過去他所累積的經驗,都在他當上分析師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也許你不會預期到,現在學的東西對往後生活會帶來什麼具體的作用,但這些點滴都會在未來某一天相互連結、產生意想不到的功效

永遠做到「過度準備」那麼機會就降臨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努力,愛拚纔會贏。」這是葉啓田名曲

楊應超說,就像歌詞寫道,努力纔有機會勝出,儘管手上握有工具,大家還要時常去檢視自己的「工具箱」,看到底缺了什麼、需要補強什麼,除了不斷裝進新的東西,也要精進自己的實力、強化技能,如果沒有做到這點,那麼有再多的天份運氣,遇到困難恐怕無法解決、有機會也抓不住。

職場上,大家可以做的,就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並做好準備,但更嚴格地說,應該是標準更高的「過度準備」。

楊應超指出,分析師這份工作,每個星期都必須要出產業追蹤報告,還要參加會議、拜訪客戶,但因行程遍佈全球、時間緊湊,有些分析師難免幾周沒出報告,可是一直以來,他都謹守這項規則;此外,爲了與更多客戶見面、爭取訪談時間,不論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宵夜,甚至是搭交通工具的時間,他都會盡量抓時間與客戶報告。

因爲「多一份努力,就多一次被肯定的機會」,這就是楊應超能在短時間內被拔擢的重要原因。

做自己的老闆

但不論做什麼職業,或在哪一間公司,楊應超提醒大家都要記得:「自己纔是真正的老闆。」因爲職場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如果做不好,對不起的是自己;如果在職場表現成功,光環會落在自己身上。」

以他而言,分析師的工作可以想像成,自己把才能「外包」給僱用公司,在職場上得到的能力、人脈,就是自己的資產,唸書、參加培訓則可視爲投資,楊應超表示,大家應該要把自己當成公司經營,這樣一來,工作就會更加起勁,自己在市場上也會更有競爭力

楊應超指出,在職場的成敗勝負自己負責,想要發光發熱,就要投入熱情、找到向上的動力,不要忘記,現在做的都是爲了自己,那麼就會有更強大的企圖心,在想要的領域擁有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