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晦暗時光-王小棣聚焦多元性別的映像
將自我認同的矛盾與成長經歷融合,王小棣如今已能將種種人生歷練化爲作品裡感動人心的元素。(攝影/張晉瑞)
「選一條會讓你流眼淚的路走。」導演王小棣執導的電視劇《20之後》裡有這麼一句經典臺詞。在1990年第一個同志組織成立前,同志是禁忌的話題,大多數的他們不知從何求援,只能自我掙扎,淚水從沒少流過,但透過戲劇能夠明白彼此並不孤單,找到自我認同。「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老年同志小組」出版口述歷史書籍,梳理與熟齡同志的相處方式,也使得晦暗時光的苦澀故事,能在如今的多元社會綻放光彩。
王小棣執導的《20 之後》,劇情大量探討夢想、同婚、性別,透過戲劇幫助同志找到自我。( 圖/稻田電影工作室)
在戲劇裡重新認識性別
「高中時看了一部同志題材的電影,結束後我一個人坐在中山堂旁的冰菓室,一直掉眼淚,內心想着原來這世界上不是隻有我這樣啊……」無形中,影劇串聯起王小棣的人生篇章,一部電影讓他找到對性別認同的出口。後來考上文化大學戲劇系,接着前往美國進修,影劇從此成爲他往後人生努力的方向與支柱。
王小棣回憶起初到美國時,發現不少同學都毫不避諱表明自己是同志,這讓成長於保守亞洲城市的他相當震撼,卻也意識到,性別不需要有太多框架,「無關性別,努力讓自己進步、自在生活就好。」回臺後的王小棣,成了我們熟知的小棣老師,他發現學生中有個很有才氣的男生是同志,便主動且開門見山地和那學生暢聊,希望他不要被性別困擾,專心做好創作,這番話在風氣仍保守的1990 年代,給了男學生勇氣,之後在影視圈頗爲活躍,王小棣也替他開心。
王小棣自承小時候曾不知所措、對性別認同感到爲難,更懷疑過自我,哀嘆老天怎麼給了他一個特別大的難題,但在經歷這些人生困頓後,他慢慢體認到跨性別的自己對情感反應相對更敏感,進而化成創作的養分,融入戲劇之中。例如《20 之後》探討夢想、同婚、性別;王小棣也請「拙劇團」團長李小平一起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的《屈辱》改編成舞臺劇,涵蓋對種族主義、性別的討論。他認爲,性別認同從來不是男、女的固定的二分法,而是交雜着各種人生課題而不斷改變,因此當回到「喜歡戲劇」的初衷,人生經歷的酸甜苦辣,都成了深化影視作品的元素。
上:2019年,王小棣受邀擔任凱道同婚宴的證婚人,歡慶臺灣成爲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圖/臺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下:拙劇團與 Studio Q表演教室共同打造的文學劇場《屈辱》,反思性別的種種課題。(圖/Studio Q表演教室)
名正言順的伴侶權利
王小棣從給予他人鼓勵,到見證長相廝守的勇氣。一場場同志運動,最終促成臺灣成爲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國家,王小棣並在2019年凱道同婚宴擔任證婚人予以祝福,「世界看到了一個地方願意勇敢爲我們拍手喝采。」他指出常在臺北街頭或小店看見懸掛的彩虹旗,那就像是種訊號,平靜和氣地溝通性別平權的價值,「臺北風景越來越溫和了。」
除了臺北街頭有越來越多同志友善場所,同婚合法對王小棣來說,最大的安慰就是在醫療上,終能有名正言順照顧伴侶的權利。他的摯友兼事業夥伴黃黎明在2014年因病逝世,由於經歷過在醫療上不被認同是家屬的時期,王小棣難得說了句重話「真的很不應該」,家庭組成應無關性別,家人彼此扶持守護,纔是最重要的課題。如今,他爲同志朋友感到欣喜,「能照顧自己的伴侶,真的是件好事情。」此刻,王小棣坐在與黃黎明共同創立的稻田電影工作室,他指着身邊的傢俱:「這都是由黃黎明親手置辦的。」昔日的伴侶在他心中永遠保有一席之地,溫柔地陪伴。
揭開保守社會下的同志面紗
談到熟齡同志,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老年同志小組於2010 年出版男同志口述歷史書《彩虹熟年巴士》,10 年後又推出女同志口述歷史書《阿媽的女朋友》,直接揭露過去保守社會下的同志面紗,記錄臺北成爲多元城市之前,他們的困境與掙扎。創會理事長喀飛提到,現下的熟齡同志幾乎一輩子都在隱藏身分,因此我們主動採集他們的同志故事,對他們來說是無法想像的事,當時貼了很多徵求廣告都沒人來聯絡,「《彩虹熟年巴士》後來幾乎是靠西門町『漢士三溫暖』的老闆阿嬤牽線才完成。到了採集《阿媽的女朋友》故事時,更是依靠同志小組資深理事同平安的女同志社羣網絡,纔有機會採集到真實的聲音。」
喀飛觀察到,有點封閉的室內屏蔽空間, 是同志在當時的社會枷鎖中,能夠展現自我的樂土,「像是三溫暖、酒吧,或是播放二輪電影時期的西門紅樓,都能讓同志短暫地卸下面具,真心與人交流。」因此,爲了營造可以在戶外展現自我的環境,同時又促進熟齡同志間的交流,協會同志小組召集夥伴, 以「彩虹熟年巴士」爲名,舉辦一年兩次的戶外旅遊,至今已走過10 個年頭,由於報名條件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因此成爲橫跨世代、串聯同志交流的重要平臺。
除此之外,同志友善的長照環境也是現下需要克服的議題,「有些熟齡同志到了照養機構反而無法做自己,或是因爲機構的宗教背景,讓他們又重新回到櫃子裡。」於是促成照養環境的彼此包容,也成了協會同志小組的重要任務之一。喀飛提到,目前自己會參加居家服務員訓練的演講,也會走入安養院進行講課,或是透過軟性活動增進溝通, 「我們近期就與臺北市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一同舉辦廚藝比賽,透過料理融合同志故事,化解長者原本對同志的錯誤想像。」
加諸在熟齡同志身上的傳統枷鎖,致使他們在成長路上自我懷疑,甚至在固有的社會價值觀下,走入異性戀婚姻者更不在少數。於是,透過影像和書本,我們看見熟齡同志的掙扎與困境,並思索着如何建構更加溫暖包容的環境,帶領熟齡同志走過晦暗時光, 串聯曾經迷惘的靈魂。
於今年10 月初出版的女同志口述歷史書《阿媽的女朋友》記錄了熟齡同志的掙扎與不安。( 圖/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10月號633期》)
《臺北畫刊10月號6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