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谷論壇》祖國三重論:臺灣五大族羣的歸宿(陳復)

賴清德在國慶晚會致詞時喊出祖國論,引發熱議。(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文裡「祖國」這個詞彙相當晚出,《明史‧西域傳》說:「默德那,回回祖國也,地近天方。」這是指祖先居住的國度,而且本來跟中國人自己無關,特別用來指居住於中國的外籍人士祖先生活的地點。按照《教育部國語辭典》對這個詞彙的說法,「祖國」就是祖籍所在的國度,祖籍則是指祖先的原籍。《中文大辭典》卻反映出這個詞彙的歧異性:「凡先世所居或己身所生長之國曰祖國;僑居他國者,亦稱其本國曰祖國。」這使得「祖國」既有可能指祖先居住的地點,或有可能指自己生長的國家,更有可能指僑居他國時對本國的稱謂。

其實,即使是英文,都有「fatherland」、「motherland」與「homeland」三個不同的英文詞彙在指稱「祖國」,怎麼使用都各有一套說法。這個詞彙在中文會被大量使用,還是跟數十年來敏感的海峽兩岸關係有關,臺灣與大陸的政府各自在爭取海外僑胞的民心,我還記得童年時期電視臺記者在雙十國慶常會講「歡迎海外僑胞回到自由祖國來」,解嚴後,臺灣慢慢不使用這個詞彙了,反而是大陸開始使用這個詞彙呼喚臺灣人來「迴歸祖國」,由於使用的頻率相當高,使得「祖國」這個詞彙逐漸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意思。

當國慶晚會在臺北大巨蛋舉辦,賴清德總統在致詞時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剛過完75歲生日,中華民國就要過113歲生日,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絕對不可能成爲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衆的祖國,不過,中華民國在臺澎金馬落地生根已75年,不必再去談這層關係。」這段談話乍看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自都充滿善意」,並且在闡釋「中華民國是我們的祖國」,重點在指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種角度其實更在撕裂中華民國人的祖國認同。

當前在臺灣社會的五大族羣,當然應該要有自己的祖國認同,只是這種祖國認同需要經過細緻的詮釋。哲學巨擘傅偉勳教授生前主張「創造的詮釋學」,其指出:「實謂」是指本來已說的意思;「意謂」是指釐清實質的意思;「蘊謂」是指合理蘊含的意思;「當謂」是指應該要說的意思;「創謂」是指現在會說的意思。賴總統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對於守護《中華民國憲法》具有理所當然的權責,當我們拿這「五謂」的角度來解讀賴清德總統的看法,對比《中華民國憲法》的實質內涵,相信很簡單就能看出賴總統在國慶晚會致詞內容的正誤。

中華民國創立於民國元年(1911),其憲法公佈於民國36年(1947),這些時間都早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民國38年(1949)的建政,但不論是《中華民國憲法》條文中的「實謂」、「意謂」與「蘊謂」,並沒有任何內容在討論自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否「具有隸屬的關係」,賴清德總統卻完全截斷前面根據憲法文本的合理詮釋,直接從「當謂」的角度來說「不必再去談中華民國具有在大陸這層關係」,其真正想談的是「創謂」,意即其藉由總統府幕僚人士跟媒體記者表示:「已經沒有國共內戰這件事情,中華民國是臺灣」。

因此,當有人表示賴總統的國慶晚會致詞充滿善意,這是沒有意識到詮釋學中任何「當謂」與「創謂」都要來自對「實謂」、「意謂」與「蘊謂」的完整了解,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實謂),其主權範圍在全中國(意謂),前兩段內容系「中華民國尚在大陸時就已制訂於憲法中的本來義理」(蘊謂),賴總統全然不顧這三段詮釋,自己不在國慶晚會出席唱國歌,卻在唱完國歌后,像是個嘉賓出席晚會致詞說:「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我們要愛我們國家。」但根據其「當謂」與「創謂」合理來觀察,賴總統愛的國家並不是中華民國。

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來面對現實,纔是我們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存在的現實該有的合理態度。有記者說,賴總統「向中國遞出善意橄欖枝」,從五謂詮釋學的角度來合理評估,這是完全錯誤的解讀。根據《中華民國憲法》,我們的「當謂」應該是「中華民國是中國」,其「創謂」自然就要根據這個「當謂」合理詮釋成「中國是我們的祖國」,但,因中華民國的治權目前只侷限於臺澎金馬與南海諸島嶼,這是國共內戰後帶來的現實處境,使得生活在臺灣的中華民國人,自然還可同樣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再「創謂」表示「臺灣是我們的家園」。

我們要知道:中華民國自來具有「中華性」與「民國性」,兩者有如一體兩面的共生,彼此脣齒相依,「民國性」就是指民主政治,這就是《中華民國憲法》賦予我們的憲政權柄;「中華性」則是指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其「中」是指「內聖」,「華」是指「外王」,「中華」就是內聖外王的精神意態,這種意態跨越地域、血緣、宗教、語言與風俗的區隔,整合出來的複合民族就是中華民族,其探討與實踐出來的文化就是中華文化。依循着中華文化而能發展出學統;依循着中華民族而能發展出道統,結合這種學統與道統,就會有中華民國的法統。

「道統」是讓中華民族能生生不息的智慧泉源;「學統」是讓中華文化能繼往開來的知識根源。「中華性」這種兼容幷包的視野,就來自孫中山建立中華民國的胸懷。臺灣五大族羣人民既然都是中華民國的國民,而中華民國的法統就建立在結合中華民族的道統與中華文化的學統而有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五大族羣共同作爲中華民族的成員,日常過着中華文化的生活,自然在面對「何謂祖國」這一議題,就會有符合這個角度該有的回答。敝人在這裡要闡釋有關臺灣五大族羣的「祖國三重論」,來讓大家共同的精神歸宿獲得清晰的梳理:

首先就是民族祖國,這是指父系祖國(fatherland),意即孕育中華民族這一道統的中國,這個祖國依憑着智慧而凝聚出中華民族,使得中華民族與人類其他民族最大的差異,就是區隔「我族」與「異族」的標準在智慧,只要行事不按照內聖外王的態度來修己安人,那就是精神意義的「夷狄」,只有行事按照內聖外王的態度來成己達人,那就是精神意義的「華夏」,因此,這種中華民族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真正意義的「聚民成族」,只要能讓智慧獲得凝聚,其人民的集合稱謂就是中華民族,其環境就是我們的祖國。

再來就是民生祖國,這是指母系祖國(motherland),意即孕育中華文化這一學統的中國。中華民族與中華文化實屬陰陽兩儀在交替循環,中華民族是中華文化的剛性硬體;中華文化則是中華民族的柔性軟體,面對無數的蒼生,如何讓大家安和樂利的生活,這種智慧的構思就發展出中華文化,其文化的實踐就能凝聚出中華民族,但中華文化的實踐過程需要將智慧轉成知識,這就要像《易經.繫辭上》說的「開物成務」,意即開通萬物的道理,使得人事各得其宜,這就要將智慧轉成知識,讓大家過着有文化的生活,其環境就是我們的祖國。

能讓人安身立命的環境,就是我們的祖國。但安身立命並不是拿個人幸福做單位,而是家庭幸福做單位,中國人素來最重視家庭關係,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就是實踐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場域,當人不能在日常生活做到「修身,齊家」,就無法談「治國,平天下」,我們觀察一個人是否是中國人,不應該從人口頭表示的認同來做標準,而應該從其行事風格來做判斷。人如果不重視家庭生活中的「團體我」,呼喚彼此來凝聚中華民族就變得毫無落腳點,中華民族的道統與中華文化的學統是中華認同的兩大基石,彼此具有陰陽互補共生的關係。

最後就是民權祖國,這是指鄉土祖國(homeland),意即能讓前兩者永續發展的公共場域就是我們的祖國。中華民國的「中華性」,來自凝聚中華民族來實踐中華文化;其「民國性」則是將中華文化的價值觀變成具體的綱領與制度,這就是藉由《中華民國憲法》來呈現的法統。因此,《中華民國憲法》能落實民權的場域就是我們的祖國,對於生活在臺灣社會的五大族羣來說,中華民國主權範圍所在都是我們的神聖鄉土,中華民國的治權範圍所在則是我們的實質鄉土,生活在神聖鄉土與實質鄉土上的子民都是我們因憲法而獲得凝聚的同胞。

因此,臺灣社會五大族羣的祖國在哪裡?我們的祖國就是「中國」,但這個中國是依據民族祖國而構成「中華民族的中國」;依據民生祖國而構成「中華文化的中國」;還有依據民權祖國而構成「中華民國的中國」。只有道統、學統與法統共同整合,「三統交融」於社會中,中國人才能視作「迴歸祖國」,活出民族有尊嚴、民生有樂利與民權有保障的人生。當前的中華民國受到極大的威脅與侵蝕,使得中華文化日漸消失,更令中華民族橫遭解構,但我們不能因臺灣社會當前的亂象而遺忘自己的祖國,更要想辦法修復與挽救我們共同的精神歸宿。

(作者爲國立宜蘭大學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