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文化(鑄牢共同體 中華一家親)

本報記者 柴逸扉 朱金宜 人民網記者 郝 萍

將臺堡,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1936年10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二方面軍在這裡勝利會師。紅軍長征在寧夏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紅色記憶。

日前,記者來到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正值暑假,紀念園裡參觀者絡繹不絕。

展覽館講解員介紹,紅軍在寧夏受到各族羣衆的歡迎。駐紮、休整期間,紅軍戰士不僅把駐地院子和街頭巷尾打掃得乾乾淨淨,還幫助百姓挑水、掃院。

在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不遠處的“紅軍寨”,也有不少遊客前來參觀。體驗式窯洞旅館、紅色主題餐廳、會師湖水上拓展區……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文化,形式多種多樣。

近期,在吳忠市同心縣紅軍西征紀念館,10歲女孩丁萱爲參觀者進行了多場講解。“我是同心縣第二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學習,我成了紀念館的小小講解員。這份經歷會成爲我的寶貴回憶。”

同樣熱愛講解工作的,還有66歲的退伍老兵馬希偉。他是同心縣“薪火相傳”老幹部宣講團成員。多年來,他一直在紅軍西征紀念館擔任義務講解員,爲參觀者講述紅軍時期的民族團結故事。每每講到動情之處,他常常眼含熱淚。

自1995年開始,固原二中的初一、高一新生,會在清明節前夕徒步從學校往返任山河烈士陵園,用這種方式緬懷先烈,至今已堅持了29年。

“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們真切地體會到信念的力量,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崇高,也更加明白了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同學們在相互鼓勵中,也收穫了互助友愛的同學情誼。”固原二中教師任皓說。

近年來,寧夏用好紅色資源,深挖精神內涵,通過多種形式加強革命傳統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加快建設美麗新寧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夏篇章凝聚精神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5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