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黑冠麻鷺寶寶!動物園3C回報系統查「萌」蹤

酷夏何處去?來動物園鳥趣!看可愛鳥寶寶療愈身心臺北市立動物園園區內,今年共發現3個黑冠麻鷺的巢,順利繁殖出5只幼鳥。爲了解幼鳥離巢後的動向,動物園與臺灣大學森林野生動物研究合作,進行形質測量標記工作民衆如果看到黑冠麻鷺,尤其是腳上有色環標記的個體,請協助到「目擊回報系統」填報。

黑冠麻鷺在動物園內已經是常客,今年除了每年都被選重的相思樹外,保育員在相距不遠處還發現2個巢。這3個黑冠麻鷺的巢內,本來都孵化出3只雛鳥,但新的這2巢最後只順利帶大1只幼鳥,而在老地方育雛的這對親鳥或許經驗較爲豐富,3只幼鳥都順利帶到離巢。

親鳥爲了育雛,經常可以在園區內看見牠們覓食的身影,有時在馬路邊蚯蚓拔河,移動時總是慢條斯理,甚至會定格許久。因爲鳥巢就在環園道路上,所以遊客列車遇到牠的機會大增,經常可以看到整列車停在路中間等牠,但也因爲黑冠麻鷺這種不怕人的習性,去年系放的雛鳥「黑綠橘」,離巢後沒有多久即遭到路殺,而去年系放的另一隻黑冠麻鷺「白綠橘」,則是飛到新竹芎林後被民衆目擊。

臺大森林系野生動物研究室在6月中旬幫雛鳥上腳環,由於鳥巢的位置很高,動物園還動用吊車才順利讓研究人員完成標記的工作,包括爲雛鳥進行形質測量並繫上色環。今年共系放2只雛鳥,牠們腳上的色環分別是:「綠橘綠」與 「藍藍綠」,成長較快的另外3只雛鳥已經會飛,看到吊車靠近就趕緊拍拍翅膀飛走了。

黑冠麻鷺近年來持續都會區較不受干擾的綠地繁殖,數量明顯增加,也逐漸成爲校園公園、甚至街道空裡常見的鳥類。牠們生性機警、隱密,喜歡安靜的獨自在樹林底層、或是鬆軟的泥土地面上覓食,食物主要是蚯蚓等無脊椎動物,3~9月爲繁殖期巢由樹枝堆疊於樹杈間,一夫一妻共同築巢、孵卵、育雛,一窩可產卵2~6枚,卵白色褐色斑點,孵化期28~32天。

爲了解黑冠麻鷺雛鳥離巢以後往哪裡去(播遷),研究人員特別爲牠們進行系放的工作。希望大家在看到黑冠麻鷺的時候,可以留意牠們的腳上是否有代表身分的色環,同時協助回報目擊位置。透過標記追蹤研究,就有機會知道牠們移動到哪裡去,以及和誰配對生小孩狀況。歡迎大小朋友來《黑冠麻鷺故事館》臉書粉專頁一起追縱與分享黑冠麻鷺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