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金融、科技、農業:農業保險之發展
農業保險科技化是幫助作物產區產量提升與收入穩定的重要手段。圖爲颱風過後果園落果嚴重。圖/本報資料照片
自從俄烏衝突與極端氣候衝擊全球糧食供應,愈來愈多國家把糧食安全提升爲關注的焦點,其中農業保險科技化是幫助作物產區產量提升與收入穩定的重要手段。從單純保險的角色來看,消極功能是補償農災損失,積極功能則是提供風險分攤機制,讓農戶因爲風險分攤,更願意積極從事農業生產、投入研發農業技術,是穩定農業產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但是觀察當前全球農業保險發展,實則面臨了不小的困難。首先,極端氣候事件增多,單靠歷史數據已很難有效進行風險評估,風控模型需要優化。再者,在像臺灣這樣小農戶爲主的地區,保戶規模小但數量龐大,農保營運成本高昂,保費拉高又難以推展,需要有效降低成本。最後,在理賠速度上,農保勘查效率十分低下,幾個保險工作人員面對大批農田往往充滿着無力感,難以及時理賠解決農戶的資金需求。
這些因素使亞洲農保呈現高成長高成本的情勢,所以保險公司開展業務的積極性並不高,在臺灣多爲政策配合。這樣尷尬的情境,驅動衆多國家積極探索農業、金融與科技的融合,2017年後可以看到保險公司與數據公司合作發展出新營運模式,如華農財產保險聯合農信互聯開展「互聯網+生豬價格指數保險」模式;中華保險聯合螞蟻金服提供「互聯網+融資+保險+農業供應鏈」的一體化服務。在保險金融和數據科技的結合,筆者認爲可歸納爲3個方面:
一、電子化效率:資料電子化和智慧終端設備的發展,讓越來越多承保、理賠流程從紙本、電腦轉到移動端依據演算模型自動化完成,降低全球產險公司的人力成本與工作量,提升服務效率。
二、數據取得:結合氣象數據、田間物聯網、衛星科技,產險公司可獲得更豐富且即時的現場資料,用於開發天氣指數保險、價格保險、產量保險等創新產品。
三、演算模型:全球產險公司正嘗試與開發作物模型的數據公司合作,實現作物在不同地域的生產風險評估、第一時間獲取預測更新以及協助保戶減低損失,既能幫助農戶增產,又利於產險公司提升業務競爭力。
國際經驗表明隨着農業數據化程度增強,貸款與保險機構有機會更深入參與農業生態,發現更多應用場景、推動農戶使用科技解決問題,且服務廣大農戶時所積累的資料,也解決了自身農業數據不足的問題,爲未來產品創新與營運優化提供支持。
我國通過農業保險法後着力推動落地,但由於基礎資料尚未豐厚,常遭遇理賠糾紛、保費高昂問題。2021年8月立委鍾佳濱、蘇治芬、邱志偉曾召開「農業產銷導入金融工具與資訊科技」論壇,會中提出「農業保險需要產量、種植項目等數據以設計保單,政府7月開始推動農藥實名制,農委會有多項對農民的補助,可以收集成爲數據庫,協助農業保險所需資訊。」有此見解作爲開始令人充滿期待。主管單位應首重建立3項機制:建立鼓勵農險科技創新投入的政策體系、推動相關數據共享機制儘早落地、着手構建農業保險科技的應用標準。期待在公私協力投入之下,讓愈來愈多的農戶享受到數位保險的便利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