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國土計劃法 不能先求有再求好

政府有必要調整對待農民方式,透過科技協助讓農民能自力更生,不再處處依賴政府補助過活。圖/本報資料照片

研議多年的「國土計劃法」,政府預計明(2025)年4月30日正式上路,目前除了中央地方互槓,中央和立委的意見也有所分歧,實際上存在許多不滿的聲音。其中,最大的反彈聲浪是被畫爲農業發展區的限制,尤其農一和農二的建蔽率和容積率都較過去被限縮,想轉爲其他用途也更加困難,自然引發農民的疑慮和抗拒心理。

█臺灣農地價值長期被低估

臺灣農地的實質價值長期被嚴重低估,政府需要負很大的責任,原因在於政府爲編列各種農業補貼,在各種公開場合不斷宣揚農業有多重要,農民生活多麼困難,務農如何辛苦,需要特別照顧扶持(如「三保一金」四大農民福利體系),許多不需要繳稅。久而久之在一般民衆心裡產生「農業需要處處依賴政府救助才能生存」的弱勢印象,也導致農民職業由農業流向非農業。加以職業是社會階層區分的具體指標,農民多半不願意自己的子女繼承衣鉢繼續務農,試問有多少兒童作文寫「長大的志願」是成爲農夫的呢?政府有必要調整對待農民方式,透過科技協助讓農民能自力更生,不再處處依賴政府補助過活。

想要真實反映農地價格,平息紛爭,讓「國土計劃法」上路,至少應納入三大價值並將其轉爲經濟價值,方可平息農怨:

一、農地的「耕作」價值。根據聯合發佈的2024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約有23.3億人,面臨中度或重度糧食不安全,到2030年將有約5.82億人,處於長期食物不足狀況。受到地區衝突、氣候變遷和經濟衰退等不利因素,連同健康膳食成本高昂、食物環境不健康和不平等現象,導致全球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狀況持續惡化,臺灣同樣需要維持足夠的農地來滿足國人的需求。爲此農地的耕作價值依舊存在甚至更高,不應被低估。

目前國內可請領農業綠色環境給付的農地近30萬公頃,應擴大來推動,日本政府正積極推動環境保護型農業直接支付補助金制度,來激勵有機友善等農業經營(農業部刻正建構農業堆疊式給付措施)。另,隨着科技育種,AI技術,智慧農業,生產管理智能化等擴大運用,臺灣究竟還需要保存多少農地?需重新評估,精準規劃。

二、農地轉作其他用地的「增值」價值。農地價格受到地區差異、土地品質、市場供需狀況以及其他因素影響,通常位於城市周邊或發展迅速的地區,農地市價可能較高,而偏遠地區或人口稀少地區的農地價格可能較低。一般工業用地跟農業用地,價格至少差了3倍以上,一旦劃入農一農二土地不僅價格大幅下跌且很難變更,農民豈不抗拒,如何透過增值稅徵收並納入農業專款專用,縮短兩者差距,可緩解農民抗拒心理。

三、農地的「生態服務」價值,農地之生態系服務(ecosystem services, ES)包含水源涵養、水質淨化、緩減洪水氾濫、調節極端氣候、碳吸存、營養循環、土壤保育、廢棄物處理、植物修復、生物多樣性維護、病蟲害防治、景觀遊憩功能與農村文化保存等。例如轉作玉米、大豆等綠色環境給付計劃,或是保育農田水雉、草鴞的生態服務給付,皆屬於農業生態系服務,可考慮實施環境服務付款(PES),透過鼓勵和獎勵這些環保做法,我們也可以培育一個更具彈性和生態平衡的農業系統。

■硬推改革,恐比不改革的後果更糟

學界估算過,以水稻爲例,農地的生態服務價值可能是農作物產值的6~7倍;另透過CVM條件評估計算出每公頃農地的生態系價值超過500萬元,這些都應展現在農地價值;尤其農業生態紅利該如何做合理分配,政府須提出具體作法。想要推動傳統農業朝向生態農業轉型,不能只靠補貼,更需要有長遠且完整的培訓計劃,技術傳授,低利融資貸款和行銷規劃。

國土計劃涉及龐大利益,也攸關臺灣未來的生存發展,臺灣需要的是一張完整的藍圖,不能老想着拿「先求有再求好」當卸責藉口。有些改革確實很難一步到位,但「先求有再求好」的改革,有時候卻比不改革的後果更嚴重。問對問題答案就出來了,政府應儘快調整農地價值,縮短與其他用途土地的價差,才能讓「國土計劃法」順利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