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能源轉型 草根先行
背景圖片
2018年元旦,再生能源大國德國,因爲全國放假的關係,全國使用的電力首度100%由再生能源供應,這已成爲全球佳話。不過有許多人批評,德國一度電費高達11元,臺灣社會能夠接受嗎?
到底德國民衆真的可以接受一度電費11元嗎?其實,德國實際電費支出並不是這樣計算。在德國有個很特別的現象,就是公民電廠的數目將近2000家,其營運形式有的是公司、也有的是綠能合作社,許多農村或是鄉間,不僅電力是自給自足,用不完的電還可以賣給鄰近村莊,因此,除了城市中旅居的人口外,許多德國家庭本身都是一至多家公民電廠的股東,每年可以從公民電廠獲得些許分紅,平均下來,許多家庭的電費也就約在一度6-7元左右。
由此可見,發展再生能源,並非只會讓電價上漲,而是要看民間能否自行創造有活力的機制來平衡。同樣的風潮,已經開始在臺灣出現。近月餘,有一場能源草根運動的力量在公民社會裡組織起來。臺北市和平東路科技大樓,第二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劃(NEP2),號召多個公民電廠實踐者於5月8日舉辦「能源創意與社區公民電廠」工作坊,以及6月10日於高雄國際會議中心,綠能合作社誓師大會,啓動公民參與能源轉型的新路徑。
涵括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文化部、能源局、臺電、中油、地方政府、銀行、達魯瑪克公民電廠、綠主張綠電合作社、臺西公民電廠等等,聚集臺灣社區綠能工作者,宣示能源的草根轉型。
誠實地說,臺灣目前的能源轉型,缺少讓活力蓬勃的公民社會參與的機會。計劃導向的形式主義-「重效率而輕民主」、「強調官僚而忽略草根」,着重於「清理麻煩而缺乏價值前景」。而接下來,有個嚴肅的問題橫在面前。經濟部公開宣示過,我國電價在2025年前要漲20%。但是電費漲價,可能帶來能源貧窮的政治風暴,底層階級拉低生活品質,社會風險增高。
但可以借鏡德國,德國的能源轉型既是民主轉型也是社區轉型。十年內成立近1,500個社區綠電合作社,將能源轉型成爲草根倡議。德國2,000個「公民電廠」藏電於民,創造逾15萬就業人口,帶動16.7億歐元綠能投資。全國8,000萬人中有2,000萬人住在100%的再生能源社區,提升生活品質。
能源轉型適合從草根培力做起。由主婦聯盟成員發起的「綠主張綠電合作社」的苗栗頭份天空一號,已經走完公民參與綠電的初期學習曲線。10瓩裝置容量太陽能光電發電設備,於去年底(2017)掛錶併網躉售,綠能合作社非不能也。
綠色轉型適合以有系統、有邏輯,以社區爲主體整合地來推動。無論是農委會農村再生、文化部社區營造、經濟部再生能社區盤點與臺電公民電廠小組等,「縫合社區營造與綠能發展兩條平行線。」文資司陳登欽司長爲下個階段的能源轉型定下基調。用豐沛的社區營造能量,在文化探索、歷史尋根與景觀再造的脈絡中,加入綠色能源的新助力。在培力(empower)過程,使再生能源能成爲社區源源不絕的資產,形成能源典範轉移。
有共識才構成社區(community),所以除了補貼政策外,發展多樣化的社區綠能,興起基層的能源啓蒙運動。讓決策權與工作機會都回到市民,以社區草根爲主體,就地取材並減少採用地球暖化危害人類生存的能源。
只要一起努力,日子就不苦。能源轉型是非常艱鉅的任務,能源局不宜把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應朝向民主化邁進,讓市民參與。就算要漲電價,也要讓社區在過程中感到方便且蒙其利。上月底,能源局發佈「推動民間團體於偏遠地區設置綠能發電設備」計劃,帶動偏遠地區綠能發展,提供新的工作機會,推進電網終端的需求面(demand side)技術創新,這是令人欣喜的能源權力下放。
「眼前的危機,其實不是能源的危機,而是我們生活方式的危機。」這番話來自烏拉圭前總統穆希卡(Jose Mujica)於2012年6月在巴西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演講。在臺灣,能源轉型不是發電方式的轉化,亦非止於臺電的組織轉型,而是社會價值與生活方式的轉型,一番對於生活方式的思辨,一場公民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