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四大保險資管縱論發揮長期投資優勢
宋春雨/攝
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劉敬元
規模超過32萬億元的保險資金如何發揮長期投資優勢,成爲真正的耐心資本,成爲時代議題。
近日,在證券時報社主辦的“2024中國金融機構年度峰會暨2024中國保險業資產負債管理年會”上,嘉賓們以《發揮長期投資優勢 培育耐心資本》爲主題進行圓桌討論。
此次圓桌由中歐基金總經理助理於潔主持,國壽資產副總裁趙暉、人保資產副總裁袁新良、太保資產總經理助理趙峰、華泰資產常務副總經理陳敏等四位頭部保險資管高管,結合自身實戰經驗和思考,就保險資金資產配置、服務新質生產力、發揮耐心資本作用等問題進行務實交流。
資產配置注重適應性、靈活性
主持人:保險資金一直是耐心資本的典範,資產配置發揮了重要作用,保險機構對於後續大類資產配置有何看法?
趙暉:從下一階段的市場環境看,我們認爲各大類資產的配置要採取適應性策略。
首先,繼續夯實固收投資“壓艙石”。固收投資需要在相對中性的久期策略下,積極把握利率反彈窗口,通過交易型投資增厚收益。
其次,發揮好權益投資“關鍵少數”作用。一是把權益倉位保持在合理水平;二是做好多樣化、策略化投資;三是把握好高股息股票配置的節奏,關注波段性和結構性機會。
積極尋找另類投資的配置“補位”機會。重點把握好兩方面:一方面,繼續做好另類固收投資,結構要保持穩健;另一方面,在另類股權投資上,要積極佈局科技、新質生產力等領域,同時挖掘盤活存量資產的機會。
袁新良:展望明年,權益市場雖然會有波動,但整體震盪向上的態勢不會變。明年影響權益市場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海外市場的不確定性;二是國內的對衝政策;三是宏觀經濟復甦的力度。
從國內政策和經濟基本面來看,“9·24”以來的一系列政策顯示政府層面、監管層面維護資本市場和經濟穩定的極大決心。作爲機構投資者,要樹立長期信心,一是要保持耐心,二是要保持戰略定力。
明年在大類資產配置層面要增加靈活性,並通過資產的分散增加收益的穩定性。具體而言,權益方面,一方面要優化結構,增加高分紅、OCI(其他綜合收益)資產比例,適當降低波動性;另一方面要加大絕對收益考覈。在固收方面,一是要把握時機加大利率債配置力度,二是在非標投資方面開展創新,未來非標可能要重點關注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ABS(資產支持證券)等。
趙峰:當下保險資金管理的核心在於資產負債久期缺口的管理。在低利率環境下,如果還保持相對比較寬的資產負債久期缺口,未來可能會對淨資產帶來一些影響。
從權益和固收的風險收益比,以及從當前估值水平來看,權益市場已具有長期配置價值。未來隨着低利率延續,權益市場對於增厚保險資金收益的作用將更加重要。同時,由於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可能需要適當加大OCI賬戶的配置比例。
從公司來看,我們認爲還是需要拓展組合的有效前沿,通過分散來降低組合的波動性。當前的環境下有必要從基於主體的視角轉向爲基於資產的視角,尋找介乎股和債之間的資產來增厚組合的收益,降低組合的波動性。
陳敏:今年得益於資本市場機會,保險整體投資業績不錯,但行業投資面臨的根本性問題沒有改變。有兩大主要隱患,一是長錢短配,二是利差損。保險投資有三大特點,久期長,負債成本比較高,有期間回報要求。結合起來看,靠傳統權益市場和交易所固收市場,難以解決保險投資難題。
要從根本上解決保險投資的難題,從配置方向上來說,需要把大量的保險資金投入基礎設施資產中,追求獲得穩定、長期回報,有較好的分紅,並能與久期匹配。現在的投資偏債權,未來要向股權轉變,向持有基礎設施類型資產的股權轉變,獲取基礎設施類資產或公司的分紅,將其作爲主要的底倉。從全球市場看,大型保險公司都走過這條路,只有這樣才能抵抗利率下行的壓力。
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主持人:如何從國家戰略導向和技術演變趨勢等角度,甄別具有投資價值的優質資產,從而讓耐心資本獲得較好的投資回報?
趙暉:對於金融“五篇大文章”、新質生產力等的投資方向,大家已有共識。我們認爲,保險資金在與這些領域結合過程中,方式更爲重要。我舉三個例子說明。
第一,接力。保險資金投資科技領域,難以覆蓋整個投資週期,更適合在成熟階段去介入,這就需要做好接力。接力使我們既能分享成熟企業的收益,也解決了現階段早期科技投資能力不足的難題。
第二,陪伴。今年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旗下的電投產融宣佈與電投核能資產重組,中國人壽2018年就投資了80億元增資電投核能。隨着上市公司重組,這項投資既解決了流動性,又實現了價值倍增,體現了耐心資本和陪伴的價值。
第三,主導。要發揮耐心資本作用,特別是在盤活存量資產中,要發揮保險資金的主導能力。例如ABS領域,在前期就介入,設計管理成保險資金能夠投資的長期限產品,就能更好地挖掘優質資產,既盤活存量資產,又能實現資產負債的匹配。
袁新良:保險資金服務好新質生產力和科技企業,是保險資金面臨的必答題,也是難題,面臨很多的困難。一是考覈上的困難,目前科技企業以股權投資爲主,可能投了5年~10年,當期沒有回報,保險資金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尤其是壽險資金,成本是剛性的。二是人才缺乏的困難,產業研究方面面臨很大挑戰。
未來保險資金服務好新質生產力和科技企業,要做好“三個匹配”和一個“借好外力”。
三個匹配方面,一是成本收益的匹配。保險資金是老百姓的保費,注重安全和收益,因此投資中要做好估值的動態平衡,確保長期複合收益相對穩定。二是做好國家戰略的匹配,加大對國家產業政策的研究,找準新質生產力的方向。三是做好策略匹配,參與成長期、成熟期企業比較符合保險資金的特點。
借好外力方面,對於市場上研究實力比較強的機構,保險資金可以通過私募股權基金的形式參與,也可以與高校、研究所合作,提升對產業鏈的研究。在這個基礎上,未來保險資金參與新質生產力、科技企業大有可爲。
趙峰:保險資金需要服務國家戰略和實體經濟,以及新質生產力的建設過程。從戰略、戰術、平衡的維度來講,需要解答好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一是戰略層面,從行業選擇角度,如何前瞻性地識別判斷未來具有良好前景的行業;二是戰術層面,如何在現有的投研框架、流程、基礎上,站在新的視角,從公司估值、技術壁壘、護城河、行業前景等觀察框架來豐富和完善現有的投研能力;三是平衡層面,如何做好資產之間的平衡,兼顧好短期成本壓力和長期收益的銜接,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從目前看,我們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性研究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先進材料等卡脖子的技術。
陳敏:我把新質生產力理解成新興產業。從保險投資角度去看,新興產業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研發階段,一個是產業化階段。其中,研發階段風險太大,不適合保險資金來投資,這個階段的投資要由創投資本來做。保險服務國家戰略,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應該服務於新興產業的產業化階段,在產業化過程中發揮長期資金、耐心資本作用。
從實踐來看,保險資金近些年一直在這樣做。行業大量投資的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以及新能源汽車等製造業,都是在產業化過程中參與,而不是在研發階段參與,這符合行業的特點和資金特點。未來,對包括新型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保險資金也應該是在產業化過程中參與。
長錢長投難點問題需要解決
主持人:資本市場正在營造長錢長投環境,結合實踐看,保險長錢要進行長投,發揮耐心資本作用,還有哪些難點?有何建議?
趙暉:針對保險資金長錢長投的難點,我們當前有如下建議:
第一,優化完善保險資金參與資本市場規則。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提出,允許保險資金等機構投資者依法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參與上市公司定增。保險資金願意參與增發,急需政策和制度渠道的打通。
第二,完善保險資金投資的長週期考覈機制。在完善三年長期考覈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構建投資管理機構、投資經理、產品和組合等多層面相互銜接、協調統一的考覈體系。
第三,豐富金融產品投資品種。目前保險資金可投資的金融產品不包括基金子公司的資管產品,建議從保險系基金子公司啓動試點,創新保險資金投資工具箱。
第四,對耐心資本增加包容度和寬容度。金融與風險相伴相生,有風險並不等於失責,關鍵要看是否履職盡責,要鼓勵擔當作爲,發展新質生產力,更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
袁新良:我補充兩點,保險公司長錢長投面臨兩個問題:
一是考覈機制的問題。目前市場投資業績考覈普遍採取“相對基準+絕對基準”的考覈方式,權益市場好的時候希望有超額相對收益,權益市場差的時候希望有穩定絕對收益,這也是保險資管機構面臨的共性問題,不利於發揮長錢長投的作用。
二是保險資金的會計處理面臨一些制約因素,影響長錢長投。新會計準則下,權益市場波動加大,每季度要公佈報表,爲了平滑經營利潤,投資中也會考慮權益市場波動的因素,也會不利於保險發揮長錢長投的作用。
趙峰:從宏觀層面來說,當前險資非常大的挑戰是,在低利率環境下,負債端轉型如何做好資產負債的匹配?在大的宏觀背景下,長錢長投如何發揮應有的作用?一方面,資產配置體系建設可能會有很好的補充,資產性價比非常好的時候,長錢長投能發揮非常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如何通過長錢長投的模式推動負債端實現高質量的發展,這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新會計準則下損益表波動加大也是重要挑戰。在新的會計準則下,投資組合短期價格的波動會影響到保險公司的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償付能力等,如何在損益表和償付能力之間做好平衡,同時推動負債和資產良好互動和匹配,還有很多內容值得探討。
陳敏:我補充兩點。保險資金是耐心資本,但在投資過程中有一些困惑和痛點。從近兩三年的情況來看,我個人有兩點體會:第一,政策穩定性和監管口徑的統一,對於耐心資本作用的發揮,特別重要;第二,強監管防風險與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之間需要更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