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教授快樂嗎? 研究:通過終身職考覈與否 影響心理層面大

示意圖/ingimage

在儘可能形塑自己未來的同時,也別忘了注意可能帶來阻礙的偏見。

根據心理學家堤姆.威爾遜(Tim Wilson)、丹.吉伯特(Dan Gilbert)所說的,我們在設立目標時,會因爲「誤持願望」(mis-want)而產生問題。

我們常誤算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后會有多大的滿足感,以及這種滿足感能持續多久。譬如,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助理教授認爲是否通過終身職考覈,會明顯影響他們的長期快樂。

(本文出自《十年後,你想成爲怎樣的自己?》)

結果發現,沒有取得終身職的教授,快樂程度並不亞於取得終身職的教授(「焉知非福」也適用於學術界!)。

看來我們對負面發展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往往預期錯誤。

威爾遜和吉伯特告誡大家,不要太過高估正、負兩極的強烈感受,以及這些感受的持久程度,他們建議避免「焦點效應」(focalism):「在處理當前聚焦事物」的同時,也別忘了考量其他勢必會發生的事件,並細想這些同時發生的事件會對焦點事件強烈度帶來的減弱效果。

令人嚴重困擾的事,能因爲其他小確幸而減輕;令人喜出望外的事,也會受到日常的顛簸事件影響。

務必準確衡量自己的渴望,才能做好準備以設立目標。

雖說如此,但是不見得要完全掌握未來全貌才能開始行動,就算不能預先籌劃,也要準備好有效應對事態的新發展。

不過,即使我們無法爲每件事做好萬全準備,還是能先預想一些可能性,而不至於遭到突襲。

爲求新發展而行動時,要先從全觀角度瞭解未來階段可能會面臨的各項挑戰。

接着,每走一步時都要更深入瞭解下一步的狀況,以及預想成功達到下一階段時,如何針對新階段獲得面對挑戰所需的資源。

(本文出自《十年後,你想成爲怎樣的自己?》作者:作者:諾姆.華瑟曼 譯者:陳依萍)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