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教授樑豔春:用AI研究癌症機理或將獲突破

點擊查看直播

本站科技訊1月14日消息,今日本站未來論壇2017年會在北京舉行,吉林大學計算機教授樑豔春在本站直播接受了本站獨家專訪。

樑豔春認爲關於癌症研究在未來的一些年會得到很大的突破,比如在關於癌症的形成等發展機理研究要有重大突破,會導致我們關於癌症的傳統治療方法可能會有顛覆性的改變。

以下內容根據樑豔春在直播間分享實錄整理

我在吉林大學工作了40年,在數學教書教了24年,後來到計算機16年,目前我也是在吉林大學計算機系,我是兩面做的,由於我的讀書時候這種背景,以及後來留校之後工作的背景,所以我做的應該說從科學研究這個領域比較雜一樣,之前我做了一些關於力學方面的研究,包括振動系統、振動控制等等,到了計算機這邊之後做了一些關於計算機應用的研究,比如說神經網絡的應用研究,一些智能計算方面的研究,做得比較雜一點。比較早的時候我們其實以前很多的數學跟力學在一個系統,數力系

(問:您早期做神經網絡,其實經歷了神經網絡第二次的衰落,到後來深度學習再次爆發的過程,您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個過程到底是什麼狀況,以及內在原因是什麼?)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我是踩着神經網絡要起來的那個時候開始做的,我沒有經歷低谷,已經快要起來了。那時候我們大概開始做人工神經網絡研究是吉林大學應該是在1990年的樣子,當時和我們吉林大學計算機系周春光教授開始做神經網絡研究,那個時候在國內我們做得比較模糊一點,只是覺得這個比較前沿一點,開始講這方面的課程,也帶學生做,那時候一般做算法的研究,有一些應用,但是那些應用我們一開始是稍微初級一些的,後來做一些應用就做到關於力學系統的控制,還有一些預測,後來做一些圖象識別等等的工作。

神經網絡的發展是經歷了比較典型的大起大落,我總的一個感覺是這樣的,實際上還是跟整個科研的大的形式非常非常相關的,比如說神經網絡最低谷的時候應該是人工智能比較興起來的時候,比較興旺的時候,那麼後來到人工智能有一些問題走不動了,這個時候可能回過頭來覺得有些事情,可能光是那種推理方法就不行了,這個時候人工神經網絡興起來了。它興起來以後有一度過熱。應該是在90年代的,1995年、1996年那會,那會大家都來參與。

IGCNN在我們國內應該好像1995年、1996年人非常非常多,我記得好像還有一個專家還提到我們現在關於神經網絡的研究過熱,也講到是不是不要去做一些理論研究,爲什麼那麼多人做神經網絡研究,爲什麼那麼多人在做應用,實際上現在回頭看,理論研究是必須的,必須得有理論研究。

(您經歷了這樣一個人工神經網絡大起大落的變化,也親身經歷中國學術界在這方面的一些研究,現在我們中國也在做,而且最近有一些報道談到中國現在在人工智能這方面的研究好像佔據了一個比較不錯的地位,不知道您怎麼看這樣的一個現象或者從歷史角度來看,過去跟國際差距怎麼樣?現在跟國際差距怎麼樣?)

90年代時候國內跟國際差距是比較大的,現在隨着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現在我的感覺就是,國內的一批年輕的教授們做得非常非常好,比如說比較典型的周志華教授做得非常非常好,我認爲他已經站到國際前沿。

今天在論壇上還有未來健康這樣一個話題,我是想結合着我目前也做了一些研究的領域,我想說一下這個事情,關於癌症的研究,我認爲在未來的一些年,比如十到十五年,關於癌症的形成,它的發展機理研究要有重大突破,這個如果有重大突破,後面就會導致我們關於癌症的傳統治療方法可能會有顛覆性的改變,我們期待着這一天。

我這個說法是有一點理論根本的,美國佐治亞大學徐鷹教授帶的一個團隊這些年一直做這方面研究,同時理論方面,數值實踐方面表明已經有一些結果,我們期望着有好的成果出來。(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