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藝術家巧思 重現總爺糖廠澡堂
臺南市文化局文化園區管理科科長黃瓊瑩(右)頒發駐村證明與藝術家托馬斯‧史維特。(劉秀芬攝)
藝術家托馬斯‧史維特(中)的作品「根基」,位於總爺糖廠昔日的公共澡堂基地上。(劉秀芬攝)
藝術家托馬斯‧史維特的作品「根基」,位於總爺糖廠昔日的公共澡堂基地上。(劉秀芬攝)
來自匈牙利的藝術家托馬斯‧史維特(Tamás SZVET)今年4至7月在總爺藝文中心駐村創作,他以漆紅的鋼筋爲素材,在總爺糖廠昔日的公共澡堂,創作名爲「根基」的立體建築,11日起正式開展,不僅成爲遊客拍照新熱點,也喚起麻豆長老一輩居民對總爺糖廠的記憶。
駐村期間,托馬斯聚焦於總爺古蹟建築的踏查。他瀏覽圖書館中有關臺南、麻豆、糖廠的史料照片,探訪附近的居民,並於總爺園區靠近興中路旁的一棵大樹下,找到糖廠遺留的建物地基。
根據附近居民,保二總隊退休96歲的黃志旭老先生表示,該處曾是明治製糖株式會社員工宿舍的澡堂舊址,此一線索燃起托馬斯想循着地上遺留的磚瓦,仿造創建居民舊時生活回憶的意念。托馬斯說,「我沒見過以前澡堂的模樣,而由收集的資料及想像創作了這個作品,希望喚起總爺糖廠故人們對這裡的記憶。」
「根基」作品座落於綠草如茵、大樹成蔭的自然景觀中,鮮紅色的鋼筋圍繞着舊地基殘骸矗立而上,托馬斯特別於作品兩側設置出入口,並用焊接的方式重新連接新鋼筋與舊地基的鐵件,讓作品穩固矗立。
托馬斯表示,這是他首次挑戰鐵件作品,象徵了糖廠工業化的歷史,紅漆則傳達出和平、連結以及良好關係的建立,他希望藉由這個創作,把很重要又不可見的無形文化資產具象化,讓人們可以更有想像空間,更珍惜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