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邵宗海》尋求臺獨 也得看大陸與美國態度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已經很久沒有全面地碰觸過修憲工程,但立法院即將在本會期開始啓動。在過去1年裡,民進黨的立委曾經陸續提出各項修憲案共43件,但沒能繼續走完一讀修憲程序的有5件案,其中有3件像是「刪除國家統一」、「剔除西藏、蒙古爲我國固有之疆域」,以及「讓臺灣正式納入憲法文字的邁向國家正常化」,因是實質法理均涉及到是「臺獨」的修憲案,已分別由提案立委主動撤案,或是在一讀會中被退回到程序委員會

但是,這種想借助「實質修憲」或「更改圖騰」來達到「主權獨立」或是「臺灣不屬於中國」的想法,恐怕不會因這3件修憲案的撤案而告結束。因爲追求「臺灣主權獨立」,對民進黨執政當局來說,是項永遠不會退縮的政治目標。

至少立法院長游錫堃在2月17日就強調,剩下沒能繼續走修憲程序的5件案,如果「沒意外的話,也會到一讀」。當時媒體解釋游錫堃這席談話,是形同暗示臺獨修憲案極有機會敗部復活

其實,不僅在修憲程序進行法理臺獨,早在民進黨2000年執政之後,當時陳水扁在他第二任期一開始就推動「臺灣正名」,將中國造船、中國石油與中華郵政3家國營公司,把「中國」去除,改名「臺灣」;等到蔡英文在2016年當選總統之後,更是一味地追求,例如駐日機構就更名爲「臺灣日本關係協會」,駐美機構更是易名爲「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在2019年7月17日在宜蘭市與美國洛克維爾市締交姐妹市的祝賀文上,又以英文及中文自稱「臺灣總統」;然後在2021年1月11日正式發行新版護照封面上,又特別放大TAIWAN字樣,若再加上最近尚下令要求海巡艦塗裝TAIWAN字樣,不難看出民進黨真正企圖,就是將「臺灣」與「主權獨立」加上等號,向國際社會伸展。

畢竟,這樣的措施最多隻能模糊了它原本是來自「中華民國」的連結。但現實上,不管我們同不同意,卻沒有辦法在國際社會全盤剔除「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刻板印象。譬如說,受到中國大陸影響甚深的非洲、中東及東協國家,確實不會輕易忽略北京已多次向它們強調「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上大陸也對「強制性統一」討論多時,且正逐漸浮上臺面。譬如修訂《反分裂法細則,將啓動非和平手段3條件的定義予以明確化臺海可能爆發戰端的憂慮,都隱藏在這些國家心裡

而現在臺灣背靠的美國,也並沒有完全能解除臺灣的「夢魘」,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在2月11日與習近平通了2個小時的電話裡,在聽到習近平說:「臺灣、涉港涉疆等問題是中國內政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美方應該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結果拜登到最後還是補充:美方願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開展坦誠和建設性對話,增進相互理解,避免誤解誤判。再試看2020年11月11日臺灣官方中央社,在一篇〈拜登對臺灣態度爲何?〉的報導中,仍引述了拜登曾說過的一段話:面對棘手美中臺三角關係,他反對臺灣單方面宣佈獨立,也反對中國躁進動武。這些引述可能讓美國在歐洲、南美、及中南美盟國,都聽到了美國「反對臺灣單方面宣佈獨立」的聲音。

蔡英文在今年2月9日曾經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有表達說「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我們也願意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項建議固然是有她的誠意,但她的「臺灣正名」運作前提下,不太可能會讓對岸有好的感受。作者很願誠懇建議:去深刻了解一下,尋求「臺獨」,將不會只是臺灣的專利,因爲美國與對岸都在監看,最主要是他們都不想因「臺獨」最終讓彼此陷入軍事衝突

(作者爲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