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國共論壇提升爲兩岸論壇——致習近平總書記的公開信
尊敬的習近平總書記:您好!由國共兩黨主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俗稱國共論壇),一年一屆,已經成功舉辦了九屆。論壇形成的共同建議,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獨特的推動作用。臺灣九合一選舉之前,國共兩黨初步規劃今年的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12月中旬在河南鄭州舉行。爲了因應臺灣地方選舉後藍弱綠強的兩岸新形勢,進一步開放論壇議題,我向執政兩岸的國共兩黨建議:將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更名爲第一屆兩岸和平論壇,也不再由國共兩黨主辦,改由國臺辦和陸委會主辦,就是將國共論壇提升爲兩岸論壇,邀請包括大陸民主黨派和臺灣的民進黨、臺聯在內的兩岸各政黨、團體和各界知名人士參會,讓兩岸人民在一起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共同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獻計獻策。時間最好推遲到2015年初舉行,預示兩岸關係新年呈現新氣象。在11月舉行的的北京習蕭會和張王會上,兩岸雙方都重申了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臨嚴峻挑戰的今天,我殷切期待當下的兩岸領導人,都能以同理心給予對方理解和體諒,並做出務實讓步,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共同出席第一屆兩岸和平論壇,實現兩岸同胞共同期待的習馬會,打破兩岸政治關係僵局。妥善解決兩岸領導人見面時的稱謂難題是實現習馬會的關鍵,難點在於如何對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兩岸領導人見面,不互稱官銜,一定會遭來反對;互稱官銜,在兩岸分治的政治現狀下,容易導致臺灣和大陸同屬一箇中國的主權斷裂,會造成兩個實質分裂的中國。兩岸必須以創造性的新思維,來打破兩岸政治關係僵局,破解兩岸領導人見面時的稱謂難題。在2013年6月舉行的習吳會談上,執政兩岸的國共兩黨已經就共同維護「一中框架」達成共識。根據兩岸現行憲法規定,臺灣和大陸同屬一箇中國,兩岸領土和主權重疊。既然兩岸領土和主權重疊,我提議以「一中框架,國中有國」的中華模式來化解兩岸領導人見面時的稱謂爭議。所謂「一中框架,國中有國」,就是一箇中華民國架構內包含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框架內包含中華民國。兩岸根據各自憲法,正視並尊重現狀,承認對岸是自己憲法框架內的政治特區。以歷史眼光來看,從1949年10月1日起,中國事實上處在中華民國和中國人民共和國並立的特殊時代。由於兩岸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相互不承認對岸,才造成兩岸政治對話遲遲無法開啓。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根據兩岸憲法,兩岸接受對岸爲政治特區並不困難,難點在於兩岸無法相互接受「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在這一點上,兩岸可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啓政治智慧。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是道的外相」。兩岸若繼續以對抗排斥對岸的舊思維,去解讀不斷變化中的兩岸政治關係,就會因一個國家之「名」而困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道」,兩岸政治關係僵局永遠也無法打破。若改以包容接納對岸的新思維,雖然兩岸都有國家之「名」,但都把對岸當成自己的政治特區,不再繼續視爲無法包容和接納的國家,兩岸政治關係的難題也就有了破解之道。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臺灣可以繼續堅持一箇中華民國,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大陸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治特區,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特殊歷史時期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是中華民國大陸特區政府,特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大陸可以繼續堅持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政治特區,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特殊歷史時期由中華民國統治,中華民國政府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區政府,特首就是中華民國總統。兩岸領導人見面,不論在兩岸場合,還是在國際場合,都可以互稱官銜,只是根據各自憲法把對方視爲特首即可。但在國際上,兩岸不能推行雙重承認。在中華民國的邦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只能享受中華民國大陸特首的政治待遇。在聯合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國,中華民國總統只能享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特首的政治待遇。這樣,不僅能夠解決臺灣同胞關心的國際生存空間問題,同時也擴大了大陸的國際空間。只要兩岸在國際上不推行雙重承認,就不會造成實質的「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化解兩岸政治分歧,兩岸領導人終歸要有一見。爲了讓兩岸人民有一個心理調適、接受過程,兩岸領導人第一次見面,也可以先從相互稱呼「先生」開始,兩岸媒體稱呼對岸領導人也可以先沿用「臺灣領導人」、「大陸領導人」等習慣性稱呼,然後再循序漸進放開。兩岸政治分歧積累了幾十年,化冰三尺非一日之暖,不要指望一下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兩岸領導人能夠見面,本身就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有了第一次見面,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在九合一選舉大勝後,民進黨贏得2016年總統大選的機會很大。一旦民進黨重新執政,在不接受九二共識和不放棄臺獨黨綱的情況下,兩岸關係勢必陷入像陳水扁執政時期的那種停滯、惡化和倒退的困境。在現今仍在執政的國共兩黨主導下,兩岸雙方相互承認對岸爲政治特區,並最好在「九二共識,一中框架」的政治基礎上籤署兩岸和平協定,內容將臺灣各政黨未來的政策取向都嚴格置於與大陸有連結的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之內,即便這個和平協定暫時在臺灣立法院通不過,也會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累積正能量。未來,臺灣無論哪個政黨執政,只要認同九二共識基礎上的「一中框架」,或者直接叫兩岸各自表述的「一中框架」(簡稱「一中各表架構」),認同兩岸和平協定,大陸都應一視同仁。事實上,在中華民國憲法沒有修改之前,綠營人士的很多政治行爲,包括參選總統和立委,一直仍在中華民國與大陸有連結的憲法架構之內。也就是說,大陸接受國民黨執政團隊堅持的「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後,等同臺灣綠營人士接受了九二共識基礎上的「一中框架」。因此,理順兩岸政治關係,大陸要先從妥善面對中華民國開始,帶頭進行改變。最後,我懇請習總書記儘快透過國共聯繫管道,將此提議轉至國民黨執政團隊,及早進行溝通。此致敬禮!
楊海峰
●作者楊海峰,大陸民間學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