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 先戒網軍毒癮 再談反認知戰

中時社論

國安局長陳明通與民進黨立委林靜儀詢答時,指網紅「臺灣小夥」是中共發起的認知作戰,國安局在第一時間溯源後,立即就揭穿此人是對岸所栽培;他並強調,中共花費相當大力氣進行認知作戰,我國也每天承受,現在認知作戰的影響力已不比傳統作戰差。即將進入選舉熱季,蔡政府又開始搖起大陸對我「認知作戰」的警鈴,未來可能對言論自由、政黨政治、選戰走向等層面帶來何種影響,不容小覷。

對臺灣小夥小題大作

「認知作戰」是蔡政府最重視的國安政策之一,只要高舉國家安全這面大旗,相關的人與事都可以上綱至認知作戰的範疇;國安局不但有專責單位處理認知作戰,上之所好,下必甚焉,近年更把認知作戰當成重點中的重點,相關預算不斷追加,而且分散在各項情報工作科目之下,立委也難以監督實際運作情形。

國家安全當然至關重要,大陸對臺滲透軟硬兼施,不可不防,但什麼程度算認知作戰?如何定義?由誰定義?影響民進黨勝選算不算認知作戰?如果臺灣又重回「小心,匪諜就在你身旁」的肅殺年代,2020年總統與立委大選時,民進黨強喂「芒果乾」非吃不可的情境是否又要重演?認知作戰的警鈴會不會變成「抗中保綠」的符咒?這些都不應、也不能由蔡政府說了算。

這次被國安局當成重要業績踢爆的「臺灣小夥」是何許人、其混淆視聽的破壞力又有多大?恐怕多數人並不知曉;此人冒稱人在烏克蘭,誇讚「祖國」中國包機撤僑速度快,國安局固然將其拆穿,但若說是多大的功勞,恐怕也有過度誇大其威脅,貶低了國安局之嫌。因爲一個取名如此「大陸味」、影片用簡體字、平臺還用抖音的人,需要透過情搜分析才知道是對岸的認知作戰嗎?而且細看其內容與傳播管道,與其說是對臺的認知作戰,還不如說是對大陸的大內宣更有效。

如此「小題大作」,也難怪引來在野立委對國安局監控可能跨越紅線的疑慮。2020總統及立委選舉期間,國安局就曾被抓包建置「輿論監測系統」,連「個人臉書」、「LINE封閉羣組」的訊息內容都被情報人員上傳至此係統,如今相關科技越來越精良,是否由「全面監控」,變成「監控全民」?尤其選舉年又到了,國安局是否又會把這些系統拿來做政治情搜或打擊政敵之用?防範假訊息與認知作戰,豈可淪爲箝制異己的政治工具!

向心間諜案查無事證

民主社會與極權體制本質的重大差異之一,在於對言論自由的高度保障,這種保障,來自於文化上的尊重與法律上的規範,不容政治力任意侵擾。但上次大選期間,警察機關動輒以《社維法》選擇性地「查水錶」,箝制民衆言論,境外媒體還冒出個至今成爲笑話的王立強共諜案,執政者不僅見獵心喜,還大肆操作推出「國安五法」與《反滲透法》呼應,儼然國之將亡般,但至今卻連一個《反滲透法》的案件也未抓到,連被波及的向心夫婦遭查辦共諜案,至今也沒查到,「轉而」查洗錢也無罪。這些荒謬的亂象難道不也是一種認知操作?責任與苦果又該由誰吞下?

最近停電頻傳,臺電提出的各種原因已甚離奇,最後竟還上綱到國安層次,蔡政府出狀況都可扯到「阿共仔的陰謀」,已成爲社會最無奈的反諷。令人不禁要反問,綠營網軍1450的「反串秀」,國安局又掌握多少?當初「卡神」楊蕙如指揮網軍遭法院認證,是被國民黨議員踢爆才破案;綠營寫手林瑋豐也是被PTT網友起底反串親中;還有蘇貞昌團隊沉迷「網軍治國」,蘇揆重要幕僚、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就因牛肉麪哏圖風波而請辭。這些煽動撕裂、破壞團結的認知作戰,國安局爲何不查辦?

言論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如果掌權者動輒以國安大帽來限縮言論尺度,將是腐蝕民主社會的最大危機;而「網軍治國」同樣是在毀壞多元社會的共識,政府花錢養網軍,更是在散播最可怕的民主病毒。掌權者不能說一套、做一套,要反擊大陸的認知作戰,執政者必須先戒斷「網軍治國」的毒癮,否則「捍衛國家安全」將只是打擊異己的口號,認知作戰終究是自欺欺人的魔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