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 臺灣切莫淪爲美中斗的破口

中時社論

高度敏感的《臺灣政策法》14日在美國參議院外委會獲得通過,部分帶有臺灣主權國家色彩的條文被刪改,但對臺軍事支持明顯加碼。蔡政府和朝野政黨對該法案表達歡迎,而陸方則警告該法危害性遠甚於裴洛西訪臺,駐美大使秦剛更曾私下示警「中美關係恐瓦解」。相信直至明年初美國國會會期結束,《臺灣政策法》都會連續觸及各方敏感點。

鬥而不破逼近臨界點

《臺灣政策法》正式審議前,美總統國安顧問蘇利文曾公開表達關切與憂慮。在此次獲得通過的修正版法案中,一些直接與美方一中政策相牴觸的措辭被刪除或微調,例如原先將臺灣直接視爲「主要非北約盟友」,後來修正爲「以主要非北約盟友同等待遇」,再如刪除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任命比照大使辦理的條文,以及將臺灣駐美代表處正名修改爲不具約束力的國會建議等。很顯然,這是拜登政府與國會協商、折衝後的結果。

換言之,拜登政府不願被扣上「片面改變臺海現狀」的帽子,也不願違背當初向北京做出的「不支持臺獨」承諾。這是因爲美中最高層仍然有意維持「鬥而不破」的基本格局,儘量爭取更多溝通與合作空間。

以雙方剛達成的審計協議爲例,中方允許美國監管部門在香港檢查公司審計底稿,避免了上百支中概股的退市風險,可以視爲有限的讓步。同樣,許多跡象顯示,習近平與拜登在11月峇里島G20峰會間隙舉行會晤的可能性愈來愈大,這也預示着美方不可能任由短期內臺海風險升高失控。

「鬥而不破」是美中關係40多年來的主軸之一,既反映於過去美國因天安門事件制裁北京、96年臺海危機、美軍誤炸中國外館、南海撞機事件、川普發動貿易戰等多個敏感節點,亦從此次大陸未以軍事手段干擾裴洛西訪臺、美軍也未乾預解放軍圍臺軍演的微妙互動中得以體現。臺灣始終是美中「鬥」的焦點,但之所以不會「破」,正因爲有一中政策作爲底線,美方不會支持臺灣獨立,大陸也沒有改變和平統一的對臺路線。然而到了今天,美中「鬥而不破」格局正在進入典範轉移的臨界點。

讓兩岸人民友善往來

首先是美方自身對中國戰略認知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從宏觀的全球戰略競爭格局看,過去美中「鬥而不破」是建立在雙方廣泛經貿聯結的共同利益基礎上,但美方一旦認定接觸政策失效、以競爭定義雙邊關係,那麼就不存在美中雙贏可能。而烏克蘭戰爭令俄羅斯陷入內外交困,更讓華府部分政治菁英產生了「戰爭是拖垮中國的最好方式」之想像。

在上述背景下,臺灣正一步步被有意塑造爲美中攤牌的「破口」,《臺灣政策法》就是關鍵一步,而在這其中,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都已經處於身不由己的境地。

其次是中國大陸可能已經產生「新冷戰不得不打」的戰略認知。習近平與俄總統普丁會晤前夕,大陸第三號人物、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訪俄表達對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的「理解和支持」,並直言「俄羅斯被美國和北約逼到牆角」才選擇武力解決。

如果將上述邏輯放諸北京看待《臺灣政策法》,同樣適用。該法案雖然把原先向臺灣提供「有利於威懾解放軍侵略行爲的武器」調整爲「實行阻止和威懾解放軍脅迫和侵略行爲的戰略」,表面措辭變溫和,但關鍵是把對臺「軍事融資」改爲「無償軍援」並加碼至65億美金。此舉在北京眼中,和北約東擴威脅俄羅斯安全,並無本質區別,是否也會產生一種「被逼到牆角」的自我感知呢?

美中高層都有維繫「鬥而不破」的意願和努力,相信北京對《臺灣政策法》的首輪反應措施應較剋制,或僅限於對美臺法案推動者的點名制裁,不會和拜登政府鬧翻。但畢竟形勢比人強,臺灣若不想變爲「美中鬥」的破口,除了不推動法理臺獨外,唯一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維繫兩岸之間經貿和民間連結,儘量讓兩岸人民友善相處,延續兩岸融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