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別吹牛皮 先守住民衆生計
疫情進入3級警戒,對內需消費及觀光旅遊等產業造成重大傷害,所幸疫情高峰期似已度過,政府各部門雖未對警戒應否降級達成共識,但無論如何,經濟部門一定要對如何確保製造業動能及重啓消費成長有所規畫,並讓企業有所遵循。
疫情中靠製造業守住經濟
去年臺灣經濟表現亮麗,在全球多數國家陷入嚴重衰退時,猶能保持正成長,只有極少數國家能有此佳績;在去年的基礎上,加上今年與臺灣經濟關係最密切的中美兩大經濟體強勁復甦,大陸可望有8到9%成長率、美國可望達6到7%的成長,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可說是「欲小不易」,首季成長率高達8.16%,高於原預測數字1.96個百分點,各智庫與企業都對今年經濟樂觀以對,全年預估有希望上調超越5%,將是近10年多來最佳表現。
遺憾的是,5月疫情再起,中斷了樂觀的情緒,政府急急如律令端出更鉅額的紓困4.0就是明證。3級警戒的規定更嚴格,所有大型活動全部取消,連「日常性」的聚衆活動亦被禁止:例如結婚不宴客,喪禮不公祭,宗教集會活動全面暫停等;對一般民衆的生計及生活影響更大者,如餐飲業一律外帶,賣場及超市加強人流管制,並呼籲民衆少去多買,一次購足。至於休閒娛樂場所的關閉,就更不在話下。
這種管制雖未到歐美去年封城鎖國禁令那般嚴厲,但對經濟的衝擊也夠大了,以內需消費、餐飲還有觀光爲主的相關產業、企業,有些業績下跌8、9成,更有直接「歸零」者,不少餐飲、小吃店都只能關門,待疫情之後再營業,這段時間就只能無收入、坐吃山空,經濟上亦無產值。
慶幸的是:臺灣的製造業很爭氣,守住了一片天;雖然一度因爲京元電子苗栗廠的移工爆發羣聚感染,牽連附近其他廠商,讓電子產業供應鏈拉起警報,但在政府積極處理,全面進行快篩,企業也停工全廠消毒等作爲下,未蔓延影響太多廠商,對整體出口未造成不利的影響。
整體而言,臺灣的工業生產、製造業與出口等,幾乎完全未受疫情影響,以財政部公佈的出口數據而言,5月出口374億美元,爲歷年單月新高,成長率更高達38%。全國3級警戒是在5月15日開始實施,這個數據很明顯看到出口未受影響;雖然京元電子羣聚感染是發生在6月,但從企業與產業的反應來看,生產情況也正常未受影響。
坦白說,政府只要與企業合作,力保讓工業生產、製造業出口等都能正常運作,經濟至少就不會太差,因爲臺灣是出口導向經濟體,出口佔整體經濟一半以上,只要製造業出口不受影響,就能帶動大部分經濟正常運作。去年歐美經濟衰退如此嚴重的原因,一來經濟結構中服務業比重高,二來歐美最嚴重時連工廠生產都停擺。
提高注射率儘快羣體免疫
但在力保生產正常的同時,也該根據疫情實際情況,擬定讓內需服務業重啓的路徑。參考歐美的經驗可發現,各國幾乎都歷經數次反覆的封鎖、開放、再封鎖、再開放的過程。我們當然堅決反對政府只爲經濟因素過早開放,但同時也認爲無謂、不需要的封鎖扼殺經濟,也屬不當,因爲扼殺的不是少幾個百分點成長的經濟數據而已,而是許多民衆的生計,而且受影響最大者以基層工作者爲主。
如何守住經濟,同時也能守住民衆生計,第一要務當然是先守住工業製造業生產,至於服務業的重啓,如果確診人數明顯減少後可適當放寬,而且可以從疫情輕微、確診人數極少的縣市開始放寬,例如影響民衆生計最嚴重的餐飲業,不能內用的規定就可放寬,疫情較嚴重的地區(如雙北或北部縣市)則延後開放。雖然一定有風險,但在疫情控制、民衆生計之間,原本就有必要摸索出一個平衡點,而不是一味的嚴厲。
治本之道還是儘快取得疫苗、提高民衆注射率,儘快達到羣體免疫,否則疫情可能反覆,對經濟的不利影響就會持續。蔡政府去年吹了1年的「超前部署」牛皮,竟讓臺灣成爲半途的失敗者,亡羊補牢之道,就是不要再預設立場,所有國際認證疫苗能進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