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評論:張文宏遭遇“AI換臉”,虛假帶貨必須受嚴懲
這種假託名人形象帶貨的做法,之所以一直存在,根本原因就在於通過造假獲取的收益,大於受到懲處的風險與成本。
知名傳染病學專家張文宏,竟然在深夜直播,大肆推銷某個牌子的蛋白棒?事實上,這些場景與張文宏本人沒有任何關係,可以說純屬僞造。近日,據媒體報道,網上有無良商家通過AI換臉、合成人聲等手段,將張文宏的面容與聲音移花接木,用於直播帶貨,讓不少消費者落入彀中。
面對這些明目張膽的侵權行爲,張文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樣的賣貨賬號不止一個,且一直在變,我多次向平臺投訴但屢禁不絕。很多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特別是有些對AI不是很熟悉的、年紀較大的市民,就很容易相信。”除此之外,張文宏也考慮求助警方,但對方看不見、摸不着,經常更換賬號,很難找到準確的報警對象。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認爲,這種做法非常惡劣,已經構成了對消費者的欺詐,相關監管部門應對其予以嚴厲處罰。
近年來,直播帶貨的形式越來越普及,也越來越受歡迎。就行業格局而言,直播帶貨界已經從以少數頭部主播爲主,發展到了人人可播、處處可播,各個平臺“全覆蓋”的階段。一方面,這是電子商務繁榮發展、進一步深耕下沉市場的體現,但另一方面,這也使得直播帶貨領域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出現了諸多不利於消費者權益的亂象。其中,以次充好、出售假冒僞劣商品的有之,製造人設、編造話術忽悠觀衆的有之,像這次一樣,用AI工具僞託名人出來帶貨的亦有之。事實上,張文宏早已不是這種“套路”的第一個僞造對象,恐怕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新興技術的發展,本身是一件好事。不論是直播,還是AI,單獨看來都給廣大網民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技術發展太快,有時也會爲心術不正者提供新的“坑人”手段,而制度的約束又不能很快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於是就會出現暫時性的監管盲區。
當前,“AI換臉”技術纔剛剛普及不久,其可能侵犯名人肖像權、欺騙消費者的情況,尚未得到針對性的約束,目前平臺也還沒有太好的識別方案,這才導致這種騙人的直播間總能見縫插針,找機會就播,如果一個號被封了,就換號再來。也正因如此,纔會出現張文宏口中找不到“報警對象”的情況。
總的來說,這種假託名人形象帶貨的做法,之所以一直存在,根本原因就在於通過造假獲取的收益,大於受到懲處的風險與成本。因此,從有關部門到網絡平臺,加大對這類行爲的打擊力度,使其付出更沉重的代價,是最核心的治理對策。雖然針對“AI換臉”的相關規範仍需進一步完善,但是,即便只看現有的法律法規,盜用他人肖像、姓名,在推銷商品時進行虛假宣傳,都屬違法行爲。對此,有關部門不妨拿起法律武器,對其予以更嚴肅的追究,在封禁違規賬號之外,通過罰款、勒令停業等處罰,直接查辦操弄這些手段的經營主體。平臺也應在這一過程中積極配合,讓造假者無法藏身於衆多虛擬賬號的“掩護”之下,不得不直面其侵權行爲造成的後果。
有人說,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最寶貴的東西。其中原因,便在於有太多因素影響着網上信息的真實性。爲了建立更理想的網絡空間,讓網絡環境變得可信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這樣人們才能放心地通過網絡交流、交易,互通有無。在這條路上,濫用“AI換臉”僞裝他人的現象,是必須消滅的一個“攔路虎”。
來源:楊鑫宇/“中青評論”微信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