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州區:以“143+N”工作法調解矛盾化糾紛,維護穩定促和諧

“民有所呼,我有所爲”。近年來,重慶市開州區文峰街道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盯人民羣衆“急難愁盼怨”問題,通過資源整合、流程再造、功能重構、模式創新打造“鄰里說理室”和“143+N”調解法,做實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護航轄區平安和諧穩定。

近日,重慶市開州區文峰街道文峰社區民心佳苑小區居民李某和王某是樓上樓下的鄰居,因李某家裝修導致樓下鄰居王某家牆皮裂縫,引發了鄰里矛盾糾紛,雙方就王某家房屋受損部位進行維修和賠償問題進行了多次協商,但協商未果。社區在瞭解到這一情況後,爲庭院積極搭建議事協商平臺,將兩家人約到一起,進行現場溝通調解,最終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雙方握手言和,對調解結果表示非常滿意。

重慶市開州區文峰街道有135個網格,微網格780個,完善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鏈條”,將民警、樓棟長、黨員、熱心居民納入網格隊伍中,精心組建“4+N”調解隊伍,充分發揮“網格發現、社區呼叫、分級響應、協同處置”的強大作用,創新設置網格組,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相互之間緊密聯繫,環環相扣,確保及時發現羣衆需求並高效解決,由此形成了居民“矛盾有地可去、快速有人解、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工作格局。

“1”代表以社區黨支部爲核心的矛盾調解領導小組。黨支部就像一座堅固的燈塔,引領着依法治居的方向。社區黨員衝鋒在前,聯合網格黨支部、自管小組等力量,深入小區的每一個角落排查矛盾。他們認真建立臺賬,將職責明確到每一個人,堅持每週進行一次矛盾糾紛大排查,爲文峰街道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是由網格長、網格員、樓棟長、單元長組成的信息傳導網絡。這是社區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通過積分激勵制度,居民和共建單位積極參與共治。“四長”們定期開展“敲門”行動,動態排查網格、樓棟、單元的情況,提前預防矛盾的產生,做到早發現、早處理。他們就像社區的守護者,守護着每一寸和諧。

“3”是街道、社區、共建單位的三級聯動。羣體性矛盾常常複雜難解,但在多方協作下,難題迎刃而解。社區以區域化黨建爲支撐,與企事業單位聯動。例如,面對小區“飛線”充電、車輛堵塞消防通道等問題,消防、執法、街道辦等部門聯合檢查,“以案促改”現場說教,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也化解了矛盾。

“N”則是多項措施的綜合體現。建立居民家庭情況臺賬,讓管理更加精準;利用LED、微信居民羣、宣傳欄宣傳平安社區建設,營造良好氛圍;建設小區“說理庭”,高效收集民意;整合資源,讓黨羣服務中心成爲居民的貼心服務站;暢通民意反饋渠道,線上線下齊發力。今年以來,“說理庭”調解涉及婚姻家庭、鄰里和物業管理等86起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高達95.5%。

如今,重慶市開州區文峰街道的“鄰里說理室”,既是化解矛盾的“滅火器”,又是促進和諧的“潤滑劑”。它讓社區的利益得到平衡,讓居民和諧共處。在未來的日子裡,重慶市開州區文峰街道也將繼續推進基層治理,築牢平安社區的基層底板,讓和諧之光在每一個角落閃耀。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王若瑄 通訊員 漆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