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張鈸:機器人的目標是完成任務,不一定要“仿人” | 世界機器人大會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與小米先後官宣人形仿生機器人的最新研發進展,引發行業廣泛討論。在專家看來,“仿人”並不是機器人的目標,許多人忽略了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區別。

在8月19日舉辦的2022年世界機器人大會領航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喬紅,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共同探討了未來機器人研發的目標、路徑和挑戰,有關機器人是否要走向仿人的道路,以及人工智能仿人帶來的倫理問題成爲了此次對話的焦點。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是兩個完全獨立的領域。”張鈸指出,兩者的差別在於追求目標不同,人工智能用機器來模仿人類的智能行爲,追求與人類行爲越來越高的相似性,而機器人把模擬人類作爲手段,目標是協助完成任務。

張鈸進一步解釋稱,相比之下,機器人更加強調功能性,本質上是機器,並不一定非要仿人。由於一些材料問題沒有解決,目前大多數機器人本體難以做到仿人,而是建立在電機加齒輪傳動的基礎上。

機器人正逐漸從服務於人,走向替代人完成複雜工作。張鈸對此表示,機器人的未來形態多種多樣,但目前看來不會出現和人一樣能夠完成各類不同工作的通用機器人,主要還是專用領域的機器人,例如手術機器人、起重機器人等。

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的交集主要在智能機器人的智能控制方面,涵蓋傳感器、控制系統、環境感知等技術。目前,特斯拉、小米和小鵬汽車推出的仿生機器人均爲智能機器人。

圍繞智能機器人的仿生,“機器人是否會產生意識或是失控,甚至智能超過人類”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對此,王天然認爲,目前談機器人統治人類過於科幻了,人造的機器幾乎不會達到這個程度。但未來機器人與人的關係,可以從類似主僕發展爲夥伴。例如,協作機器人和人的關係,可以發展成師徒,機器人跟人類學習,再幫忙幹活。

喬紅提及,機器人研究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從功能需求倒推“如何實現”的問題,另一類是從人類已有的機理出發,思考這一機理是否有必要複製於機器人。

她解釋稱,例如,有無自我目標,是機器人和人類的一個明顯區別。機器人沒有自我目標的原因之一是它沒有真實的情緒,目前已經可以通過計算機,模擬由人腦杏仁核和前額葉控制的情緒,但我們先要思考機器人是否需要複製這一特性。

張鈸對智能機器人持謹慎態度。他認爲,智能機器人面臨三大倫理難題,一是標準和法規問題,如何判定機器人行爲的道德,本身就頗有爭議;二是對於智能機器人的發展來說,需要追求更高的靈活性、創造性和自主性,這必然要付出一個代價,即不可控性;三是即使遵守人爲規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數字驅動的相關技術,仍會具有不可預測性,易造成意外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