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觀察丨時隔十年香港重啓投資移民計劃,首批申請者是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偉澤 實習生孫遲悅 香港報道

“淨資產審查後,我立即在入境處提交了180天的簽證申請,等待入境處出具具體批覆及原則上同意投資的文件,隨後去香港開立賬戶。”6月28日,Kim W作爲少數願意公開“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下稱“新計劃“)申請流程的申請者,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了獲得“審查通過”的喜訊。

Kim W是一位跨境電商從業者,從他在社交媒體上公佈的個人資料來看,他曾在6月前往新加坡準備申請當地的就業準證(EP),即一種爲在新加坡工作的技術型專業人才設立的簽證,由於EP簽證轉永久居住再到正式入籍的考覈難度太高,Kim最終放棄。此外,他也放棄了香港“高才通”計劃的申請,轉而選擇投資移民。

7月3日,香港特區政府宣佈入境事務處已經在6月批出首批“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簽證,相關個案在3個月內已經完成投資並獲正式獲批簽證。

不同於大多數“緘口不言”的高淨值申請人,Kim W全盤公佈了自己從“高才通”轉投資移民的整個詳細過程和時間線。 作爲一名申請手續全部由自己完成的“DIY玩家”,6月12日,他向香港投資推廣署提交了個人淨資產審查申請,並在短短一週內於6月19日獲得批准信,並着手準備提交資料;6月27日,他獲得了爲期180天的用於入境投資的簽證。

根據香港投資推廣署給出的詳細申請步驟,申請人需先向入境事務處處長提交“入境申請”,“新計劃”辦公室覈實申請人符合淨資產規定後發出相關的審查證明書,覈實其資產符合要求後,發出“原則上批准”,允許其入境進行180天的投資。完成投資後,“新計劃”辦公室會審查申請者交予的投資詳情,確認合規後對申請者下發正式的逗留簽證。

爲何選擇香港?

在“新計劃”公佈細則至今的三個多月裡,外界對其審批進度和獲批數額的高度關注。

截至6月30日, “新計劃”已獲超過3700次查詢,339個申請,並對88例個案發出原則上批准,獲批准的投資者可以以訪客身份在港逗留180天以便投資。

辰宇環球家辦副總裁王傑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服務的客戶中,已經有3組申請者獲得原則上批准入境進行爲期180天投資,主要是從事外貿或跨境貿易行業的內地企業家,另外還有14組申請者正在遞交申請資料,等待審批。

香港的投資移民計劃並非新鮮事。事實上早在2003年10月,特區政府就已經推出“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但該計劃在2015年1月暫停。十餘年間,香港特區入境事務處共接獲21036宗申請,獲批准的個案共14512宗,當中約12300人爲取得外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國籍人士,該計劃共吸納投資金額1063.9億港元。

2023年2月,特區政府再次釋放推出新一輪投資移民計劃的信號,希望進一步豐富人才庫並吸引更多新資金落戶香港。

FGA信託首席策略官Helen Che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香港政府吸取了過去投資計劃的教訓——即允許投資住宅類地產而導致的樓市升溫,“新計劃“在地產投資上有了更多的要求和限制。

對比香港過去的投資移民計劃,“新計劃”投資金額下限大幅增加至3000萬港元,同時要求投資者只能購買非住宅類房地產。資產的價值以“入袋”價值爲準,即進行初始投資時所有投資產品的原始估值,即使在市場上面臨貶值或虧損,投資者也無需追加資金。在3000萬港元的投資限制下,“新計劃”的申請者更多是有着不同投資能力和眼界的客戶,也就是“超高淨值個人”。

而爲何這些身家不菲的“高淨值人羣”要選擇香港?Helen與FGA信託的總監Kavi Harilela均表示,相較於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更爲方便的資金出入通,是申請者們選擇香港的理由。此外,低稅收、在亞洲市遙遙領先的資本市場體量,以及在貨幣支付和兌換便利等特性都是香港的優勢。

Helen和Kavi經手的客戶來自泰國、印度、東歐、中國內地等地區。目前FGA信託接觸的通過“新計劃”投資移民基本年齡在40到50歲區間,大部分是企業家,主要希望以香港作爲平臺進行資產的全球化配置。

Helen表示,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成熟的金融行業監管體系也是申請者們選擇香港的理由之一。

今年4月,新加坡重大洗錢案使得家族辦公室和富人移民受到有關當局密切關注,並促使新加坡政府收緊對外國資金的審查。Henley & Partners數據顯示,香港預計將在今年迎來約200位“高淨值人士”,主要受惠於家族辦公室稅收優惠,以及簽證、居留計劃等措施。

工業大廈備受青睞

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此前表示,如前一階段的申請個案全數獲批,預計可爲香港帶來超過100億港元的投資資金。

在“新計劃“設置的3000萬港元的最低限額中,必須包含300萬港元的“計劃投資組合”用於投資科創等重點產業,剩餘2700萬港元則用於投資一些獲得許可的金融資產和地產,包括股票、債券、存款證等金融資產;房地產類投資中,允許計入3000萬港元投資總額的上限爲1000萬港元,超過1000萬港元部分則不計入投資總額,且必須投資非住宅類房地產,即常說的商業地產。

相關受訪人士均表示,香港作爲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仍舊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和活力。目前,“新計劃”不僅爲各類移民中介、第三方家族辦公室、信託公司等周邊產業帶來了“高淨值人羣”和新資本,還帶來了新商機。

王傑稱,目前其所在的機構爲香港“新計劃“客戶提供了三種類型的投資策:穩健策略、進取策略和激進策略。穩健策略會給客戶提供更多債券等現金流類的資管產品;進取和激進策略,則會給客戶提供股票類和一些高息金融衍生品類的資管產品。在投資組合上,客戶目前更傾向於投資穩健型的產品,其中基金、債券和商業地產更加受到投資者的歡迎。

不同地區申請者的投資偏好也有差異。Helen表示,她所接待的來自東亞地區的客戶,目前更多偏向選擇投資基金和債券,科技基金和小型商業銀行基金。Kavi則表示,他所接待的客戶更多選擇憑證存款和合資格集體投資計劃,後者爲由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人壽保險計劃等投資產品。

Kavi是來自香港的印度裔家族夏利里拉(Harilela)第三代,他正在與香港特區政府旗下的投資推廣署的合作,積極通過家族的人脈網絡幫助引薦身邊的“超高淨值人士”移民香港。

Kavi認爲其與香港特區政府旗下的投資推廣署的合作能給客戶一個“令人放心的姿態”,作爲香港政府的官方機構,能夠爲其吸引“超高淨值個人”釋放可靠的信號。據瞭解,投資推廣署與Kavi有過多次溝通。Kavi爲投資推廣署提供其高淨值朋友的清單,而投資推廣署有關人員會上門拜訪這些高淨值人士,向其推廣“新計劃”。

在商業地產方面,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盧展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已經有少量投資移民參與投資商業地產。他透露,投資移民的投資數額大多在1000萬港元到2000萬港元之間,投資地點大多在九龍半島地區,大部分投資者會選擇投資工業大廈,少部分則會選擇投資高級寫字樓;而受制於對香港工商鋪投資回報情況的不瞭解,投資者購買工商鋪的意願較低,而工業大廈的年投資回報率一般在2%-4%區間。

根據世邦魏理仕(CBRE)的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香港共完成48宗商業地產交易,創下2008年以來同期新低水平。交易買家中包括家族辦公室在內的本地投資人佔比45%。

翻閱美聯工商鋪此前的數據,自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香港商業地產租售價格指數在總體保持着按月下跌。各地區工業大廈投資回報率在2.5%-4.1%區間。美聯工商鋪認爲工業大廈的租賃市場表現將持續疲軟,投資者仍會採取觀望態度,工業大廈投資市場的前景仍不明朗。

商業地產市場疲軟,爲何投資者仍然青睞於此?Helen Chen認爲,這是由於投資者投資偏好所知。亞洲投資者本身會比較青睞投資房地產,以獲得穩定現金流。她表示,目前FGA信託所經手的“新計劃”相關客戶,基本選擇在商業集中地段購入商業地產。在港島部分,投資者們偏向上環、北角地區,南港島區等樓齡較久的工業大廈。

某商業地產投資相關的從業人員表示,投資移民購買工業大廈通常作爲長線投資標的,以賺取租金回報爲主,也有少部分投資者以抄底爲目的,謀求資本增值收益。然而,由於工業大廈的流動性和變現能力較弱,投資者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