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放緩 華爾街日報:年底形勢不妙
中國製造業和服務業活動放緩,華爾街日報:年底形勢不妙。(新華社)
中國11月份工廠活動進一步萎縮,服務業活動則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萎縮。《華爾街日報》報導,經濟的短暫反彈趨勢出現熄火跡象,這意味着中國政府需要採取更大膽的措施來提振經濟增長。經濟學家認爲,中國經濟需要更多的政府助力,以避免年底明顯放緩。
11月30日中國政府公佈的調查統計顯示,由於大陸國內外訂單枯竭,11月份工廠活動進一步萎縮,服務業活動則出現今年以來的首次萎縮,這對消費者支出來說是一個不祥之兆。只有建築業較上月有所增長,因爲政府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
經濟學家們說,綜合來看,這些調查顯示,中國經濟需要更多的政府助力,以避免年底明顯放緩。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增長放緩之際,企業在海外找不到什麼買家。
中國龐大的房地產行業陷入了長期低迷,這對消費者信心和家庭消費意願構成抑制。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環比下跌速度加快,而全國新房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20%。
俄烏戰爭、中東戰爭以及各國央行爲抑制通膨而大幅提高借貸成本,使全球經濟受到衝擊之際,中國的困境令全球經濟雪上加霜。
這一調查結果表明,中國經濟在夏季溫和復甦後,很可能在今年最後一季放緩。經濟學家們表示,除非中國政府和央行加大刺激力度,重振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促進支出和投資,否則明年經濟增長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報導引述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駐新加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盧姿蕙(Louise Loo)表示,11月30日的調查結果或許會讓中國官員稍感緊張。盧姿蕙說,官員們可能會研究當天公佈的數據,然後確認需要準備推出更多的刺激措施。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11月份中國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10月份的49.5降至49.4。這已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低於50枯榮線。
最新制造業PMI低於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學家所預期的49.8。大陸國內外新訂單減少,衡量企業招聘新員工意願的指標減弱,這表明中國的主要製造業正感受到全球經濟放緩以及國內消費疲軟帶來的壓力。
一個類似的衡量服務業活動的指標,11月份從10月份的50.1下降至49.3。隨着去年底今年初中國取消了幾乎所有的新冠防疫限制措施後,消費者重新光顧商店、餐館和旅遊景點,2023年以來,服務業的活動一直比製造業更爲健康。不過,由於房地產危機和青年失業率高企削弱了家庭的消費需求,人們期待的消費繁榮從未真正到來。週四公佈的數據表明,消費者已經變得更加悲觀。
受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的推動,衡量建築活動的指標從之前的53.5上升至55。在其他增長來源落後之際,基礎設施投資是決策者最青睞的用來拉動增長的工具。
中國政府已採取措施支撐經濟,包括降低利率和採取一系列措施爲低迷的房地產市場注入活力,如部分城市放寬住房限購措施。
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中國央行和許多經濟學家都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實現5%左右的增長,與政府設定的相對溫和的目標一致。不過,經濟學家表示,經濟活動的廣泛減弱表明,迄今爲止的刺激措施還不足以促進經濟持久復甦。
報導引述瑞聯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駐香港的亞洲高級經濟學家Carlos Casanova說:「雖然他們實際上爲經濟增長託了底,但我們還沒有完全走出困境。」Casanova說:「他們確實需要繼續提供支持。」
許多經濟學家認爲,中國政府的提振措施應該瞄準房地產市場。他們說,只要穩定房地產行業,消費者信心就會恢復。選項包括進一步放鬆原本旨在抑制房地產投機的限購措施,並敦促銀行向更健康的開發商發放更多貸款,以便他們能夠完成未完工的項目。
一些經濟學家說,政府還應該考慮直接向家庭發錢,以刺激他們消費,另一些經濟學家主張爲中小企業提供財政援助,相較於大企業和國家支持的企業而言,此類企業目前面臨的環境艱難得多。許多經濟學家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央行將進一步降息或調整其他政策,以鼓勵借貸。
迄今所採取的零敲碎打的刺激方式,反映出中共領導層對大規模刺激政策態度審慎,因爲2008年的大規模刺激方案曾助長他們至今仍在應對的房地產泡沫。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也已提過,他不喜歡西方那種爲了刺激需求而直接發錢的做法,認爲那是一種浪費,而更願意把重點放在修建道路、工廠和其他促進供應的措施上。
除了短期困難,中國經濟還面臨着長期挑戰。比如與美國及其盟友在貿易和國家安全問題上的摩擦,以及社會的快速老齡化,這些挑戰正開始削弱其保持多年來成功實現的那種增長速度的能力。
官員們還在試圖推動中國經濟實現艱難的轉型,轉向更多地由消費和先進製造業等行業拉動增長,而減少對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大量投資的依賴,這也許是一個痛苦的轉型,意味着在經濟調整期間增速會放緩。
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最近在香港發表講話時表示,中國正在經歷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這將是一個漫長而艱難,但又是必須要經歷的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