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休閒城市——山西臨汾
臨汾位於晉南,地處黃河中游,是中國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以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見長,文物古蹟遍佈全市範圍。雄偉壯觀的“古帝堯廟”寄託着人們對於先祖的無限追思;廣勝寺有描繪紛紛嚷嚷無盡塵世故事的古老壁畫;洪洞大槐樹是尋找故里的地方;壯觀的壺口瀑布懸注瀅旋,氣勢磅礴,是九曲黃河最濃重的一筆。
臨汾古稱平陽。遠在10萬年以前,臨汾人民的祖先——“丁村人”就生息在汾河兩岸。據堯典記載,帝堯建都平陽,故有堯都之稱傳世。傳說倉頡造字於此,也是東漢時期名將衛青、霍去病的故里。臨汾商周時稱冀州,春秋屬晉,戰國屬魏,春秋時爲河東郡地,漢代平陽縣,兩晉時期劉淵亦建都平陽,隋朝改爲臨汾縣,沿用至今。1948年解放後,劃爲臨汾市、臨汾縣。1949年合併爲臨汾縣。1971年分爲臨汾市、臨汾縣,1983年8月縣市合併,定爲臨汾市。
臨汾古城是國內外聞名的“臥牛城”,修築於明朝,城高河深,巍巍壯觀。市南有建於晉代的“古帝堯廟”,總面積700多畝,現有“五鳳樓”、“堯井亭”、“堯宮”、“寢宮”等建築羣,規模宏大,宏偉壯觀。市東有建於晉代的“古帝堯陵”。市內有建於唐貞觀年間“鐵佛寺”,又名“大雲寺”。磚塔重建於康熙年間,塔高30米,水磨青磚砌成,飾以硫璃圖案,古意盎然。塔內“鐵佛頭”高6米,直徑5米,形神兼備,屬唐代佛像。市中心還有建於北齊的“大鐘樓”,又稱臨汾鼓樓,總高43.75米,長寬均爲40米,依雲逼日,雄偉壯觀。市西郊有元代舞臺3處:吳村鎮“王曲舞臺”、魏村鎮“牛王廟戲臺”和土門鎮“東羊戲臺”,是我國罕見的元代早期舞臺,對元代建築和戲劇發展有珍貴的研究價值。
還有位於西郊20公里的姑射山“仙洞”,相傳爲堯王夫人鹿仙女誕生地,奇峰異洞,松柏圍繞,古蹟處處,分5個自然風景區,63個風景點。南北仙洞巍然對峙。“神居洞”、“興佛寺”、“雲霧寺”、“王母閣”等建築羣有120多間,石窯洞70餘處,都依山背溝傍水,攔腰建築,處於青山綠水的懷抱之中,有身臨仙境之感,不僅是優美的風景區,也是避暑勝地。臨汾城西還有蒲縣柏山廟,縣小西天,吉縣壺口瀑布;城南有襄汾丁村遺址;城北有洪洞大槐樹、廣勝寺、蘇三監獄等,這些都是人們神往的地方。
臨汾五個名稱的由來:
1、臨汾 是因爲它臨近汾河而得名的;2、平陽 取得是山之南水之北,南爲陽,北爲陰,而取名爲平陽;3、堯都 在4500年以前三皇五帝之一的堯王建都在這裡稱爲堯都;4、花果城 臨汾解放以後在每條街道上都種植着各種各樣的果樹,每當到秋天滿城花果飄香得名爲花果城,政府爲了保留這一美名,就在臨汾專門的一條街道上種植了當時所有的果樹,這條街道也被稱爲花果街;5、臥牛城 臨汾在以前是一座城池,我們從空中俯視臨汾城就好像是一隻臥着的牛,所以稱爲臥牛城,在1977年3月份維修城牆的時候在東南角發現一個木匣,裡面有一尊鐵臥牛,由此也可以證明臨汾被稱爲臥牛城。
最佳旅遊時間
每年4月至10月,是最佳旅遊季節。臨汾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且寒冷乾燥,夏季短暫且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到這裡旅遊的人要注意防風沙,防曬。
臨汾 美食
臨汾當地的餐飲仍以麪食爲主,油炸食物、雜糧細做是當地的特色。在臨汾市解放路有不少上檔次的飯店,價格也比較合理,飯菜口味兼顧南北。當地特色小吃有燒麥、元宵、羊雜燴、油炸饊子、豬血灌腸等,一般在路邊的小吃攤上就可以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