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展現大國擔當(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中共的世界情懷)
二��二��年五月二十六日,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指導新冠肺炎病房建設時,與當地一線醫務人員合影。 新華社發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多,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同。截至2021年1月底,中國已經同140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圖爲滿載防疫物資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在義烏西站啓程,前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2020年6月5日攝)。 呂 斌攝(新華社發)
【開欄的話】
對中國而言,2021年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也將開啓新的征程。
當今世界,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當今中國,正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和“十四五”開局,並向着新中國成立百年的目標奮進。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全力應對前所未有的挑戰,表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歷史擔當,受到全世界矚目。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進一步展現出人民情懷、民族情懷和世界情懷,爲人民謀幸福,爲民族謀復興,爲世界謀大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愈加自信,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
本報自今日起,推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中共的世界情懷”系列報道。
平視世界
中國外交進入新時代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可以大致劃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新中國剛成立,關鍵詞是和平共處。當時,有些國家對新中國採取了封鎖措施。站穩腳跟、拓展對外關係是新中國的頭等大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標誌性的創新和貢獻。第二階段,改革開放以來,關鍵詞是和平發展。中國對時代進行新評估,認爲和平發展是時代主題,決定進行改革開放,成爲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第三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關鍵詞是合作共贏。核心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兩個構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內涵都是合作共贏。”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對本報說。
世界已經不同了。“70後、80後、90後、00後,他們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國已經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了,也不像我們當年那麼‘土’了。”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話點明瞭今日中國的對外心態:平視世界。
“中國一直在努力發展自己,實現自我超越,成爲更好的自己。如今,中國可以平視世界,正是這種努力的成果。強大起來的中國不僅做好自己,還關注世界。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把中國利益與世界利益緊密融合,推動實現合作共贏的世界。”阮宗澤說。
“新時代的中國外交被明確定位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使命,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爲根本增強戰略自信,以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爲主線,以優良傳統與時代特徵相結合爲方向,在國際上充分顯示‘大就有大的樣子’,有大國擔當,負大國責任,發揮引領作用,不斷爲解決國際問題和應對全球性挑戰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不斷展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陳須隆對本報說,“新時代的中國外交以推動‘兩個構建’爲明確任務和目標,即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同發展,並倡導構建全球互聯互通夥伴關係,‘一帶一路’與‘兩個構建’一併成爲新時代中國外交的鮮明標識;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以公平正義爲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重視公平正義,強調要公道,不要霸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同時,不惹事,也絕不怕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絕不吞下損害自身利益的苦果。簡言之,新時代的中國外交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爲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具有鮮明的開拓創新特點。”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外交思想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爲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外交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提出,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具有全方位引領作用。”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王義桅對本報說,“概括起來,習近平外交思想有三個指向:第一就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謀戰略機遇期,謀良好國際環境;第二就是通過‘一帶一路’引領國際合作的大勢,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互聯互通的全球夥伴網絡;第三就是要給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提供方向指引,回答‘時代之問’,是價值觀的引領,推動人類進步。”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目標,也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最鮮明的特徵。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標誌着中國外交進入新時代,從實現自身利益與人類整體、長遠利益結合到關注人類命運未來,從強調‘互利共贏’,到倡導‘命運與共’,從表達中國――和平崛起,到表達世界――和諧世界,再到表達人類未來。”王義桅說。
立己達人
中國智慧綻放光彩
2020年3月12日,習近平主席應約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電話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突如其來的世紀疫情,成爲人類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國在國際舞臺的表現可圈可點,凝聚着中國智慧的創新理念綻放光彩。
“面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疊加的特殊挑戰,中國主張從各種亂象中看清實質,從歷史的維度中把握規律。世界上的問題錯綜複雜,解決問題的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面對仍在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推動構建衛生合作伙伴關係,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攜手共建萬物和諧的地球家園。”陳須隆說。
“抗擊疫情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案例。”王義桅說,“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特別體現在公共衛生、海洋、網絡等領域――人類衛生健康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同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非洲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亞太命運共同體。”
“對於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而言,這次疫情無異於一次檢驗。結果是,越來越多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些理念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這次疫情是一次全球性挑戰,再次證明了‘自我優先’‘單邊主義’等做法沒有出路,國際社會必須同舟共濟、攜手合作。”阮宗澤說,“疫情發生後,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公開場合呼籲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對於當下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而且,着眼於後疫情時代,中國還提出建設美麗世界、‘綠色復甦’的重要理念,強化人和自然的和諧關係,以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中國相信,人類社會是命運共同體,人和自然同樣是命運共同體。這些理念體現了‘天人合一’等傳統中國智慧,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和發展,是其內涵在延展。”
中國傳統智慧熠熠生輝。“傳統和合文化成就‘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自古有天下擔當與人文情懷,正如《周易》所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新時代的中國,要達天下――建設‘一帶一路’,成久遠――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王義桅說,“孔子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如果自己要成功,我也要讓別人成功;我自己要富裕,也要別人跟着我一塊兒富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標誌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走出近代對立、零和思維,是在立己達人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際表達,即各國皆有特色、各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
陳須隆也認爲:“疫情面前,中國把國際社會團結合作的時代需求與中國的和合共生理念相結合,把命運與共、呵護地球家園的時代潮流與中國的‘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理念相結合,把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時代訴求與中國特色的協商民主相結合,把合作共贏的時代特徵與中國的發展中國家立場相結合,彰顯了中國特色。”
堅定前行
融通中國夢世界夢
“目前,國際社會面臨兩大挑戰:一是霸凌霸道霸權。美國及少數西方國家依然高高在上。過去,他們確實從工業化過程中獲得很多好處。但是,當今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獲得巨大發展,而且正在朝着更加強勁的方向推進。尤其是中國,已經發展到可以平視這個世界。但是,西方還停留在過去,總想對別人指手畫腳,想用自己的價值觀統領世界。這是霸權主義的體現。二是零和思維揮之不去。中國強調合作共贏,美西方強調你輸我贏,還仗着自己的優勢,用自己的所謂‘規則’來規範整個世界。合作共贏與零和思維之間的較量還會長期進行下去。”阮宗澤說,“中國提出的理念得到越來越多認同和點贊。而且,疫情像大考,證明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唯一通向和平發展繁榮之路。但是,國際上仍然有雜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個漫長複雜曲折的過程。”
“當今世界仍然是西方主導的世界,美西方霸權主義、民粹主義給世界增加了不確定性。”王義桅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面臨新冷戰、脫鉤、逆全球化的挑戰。中國對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世界的追求,必要時還得通過偉大斗爭,不斷髮掘和弘揚。”
陳須隆認爲:“當前世界依然充滿挑戰。其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各國要反對‘疫苗民族主義’,還要抗擊‘污名化’、種族歧視等‘政治病毒’。其二,大國戰略競爭加劇。中國外交要着眼長遠,保持戰略自信與戰略定力,強化風險意識,爲自身發展和更高水平開放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與條件。其三,中國安全、主權、發展利益面臨新挑戰。中國要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爲底線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強化底線思維,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其四,全球治理挑戰。中國要通過協商多邊主義,尋求全球治理的最大公約數,同時要體現大國擔當,爲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爲促進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一再強調:“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些鮮活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中國同世界各國同舟共濟、攜手並進、共創人類美好未來的真誠意願,深刻體現了習近平外交思想融通中外、兼濟天下的世界情懷。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是立己達人,推動各國共同振興、文明共同復興。人類命運共同體詮釋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融通中國夢與世界夢。”王義桅說,“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彼得・湯姆森感慨,中國所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對我而言,這是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爲什麼?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新安全觀――你安全我才安全、 你安全所以我安全;新發展觀――包容性發展、可持續發展、共同發展;新合作觀――平等合作、開放合作、包容合作;新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新生態觀――美麗、清潔、綠色,這代表了人類未來。”
“中國外交有三個層次:爲人民謀幸福,比如消除國內絕對貧困;爲民族謀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更好的自己;爲世界謀大同,中國消除絕對貧困,讓發展中國家看到了希望。中國正朝着中國特色現代化方向邁進,給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帶來很大的啓示和信心。這三個層次相互促進、相互強化。在國內,我們強調共同富裕;在國際上,我們推己及人,主張所有國家都享有發展的空間和能力。我們主張,大家有機會實現共同的發展繁榮。”阮宗澤說。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的歷史節點,中國外交也將開啓新徵程。千秋偉業,百年只是序章,未來必將可期。一個重情義、有定力、講原則、敢擔當的中國,必將爲世界傳遞更多溫暖與希望,爲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