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進入「長新冠」陷阱?
(圖/本報系資料照)
中國大陸於全球政府升息趨勢中,再次逆勢降息,明顯爲刺激國內疲弱的投資與消費;然而中國大陸總經動能不振、民衆儲蓄率持續增加、北京甚至不再公佈青年失業率,在在反映出民間對未來總體經濟、消費環境的疑慮,故對政府刺激政策不埋單。當前中國經濟情勢已然陷入「長新冠」的復甦遲緩;如何避免中國打噴嚏、臺灣重感冒,考驗着政府、政黨領袖,乃至於企業與國人的決斷。
很長一段時間,國人對兩岸貿易關係發展一直存有爭論,這是因爲臺灣對中國大陸貿易依賴度極高的事實。外貿是臺灣經濟的主要支柱,而臺灣對陸出口佔全部對外出口的比重,2020年達到43.8%高峰,2021年臺灣對大陸出口值亦創下歷史新高,達1889.1億美元。在這樣的兩岸經貿結構下,中國大陸景氣好、出口旺盛,自然會帶動臺灣電子、電機等貨品對陸出口的成長;這也是疫情期間,臺灣創下3.1%經濟成長率佳績的重要因素。
然而臺灣經濟情勢從2022年中期便開始出現轉折。2022年底筆者就曾撰文表達,「2023年臺灣將面臨的經濟挑戰恐不是度小月,更可能是一波漫長的艱困期。」觀諸中國大陸經濟情勢,中國官方公佈的7月分總體經濟數據,依然低於市場預期。舉凡GDP成長率、出口額、工業產值、消費零售、固定資產投資等指標年增率都持續衰退;北京甚至停止公佈7月分中國青年失業率統計,也就是「蓋牌」。顯見拉擡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與淨出口都需要更多的刺激方案。
由於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和難預期性,中國政府當前穩增長工作的重心是「往內看」,也就是透過促進內需消費或固定資產投資的內循環經濟來達到穩增長。然而我們看到中國大陸民衆消費意願依然疲軟,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爲例,美國聯準會長年追求健康的通膨率應維持在2%,目的是鼓勵經濟溫和增長;而中國近3個月的CPI年增率爲5月0.2%、6月0、7月則是-0.3%,上次這麼低是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
中國民衆不願意消費的現象,更能從民間儲蓄表現佐證。2022年中國家庭存款增加17兆8000億元,較2021年大增約80%。今年前7個月中國人民幣存款增加近20兆元,同比增加1290億元。近期發生的房地產龍頭碧桂園債務風暴,亦顯示「住房不炒」政策下,中國大陸房地產市場,已從「大城限漲、小城限跌」,進入到「大城限跌,小城不爛尾」。作爲中國家庭主要資產的住房價格下跌,必然令民衆口袋更淺,讓全國數億家庭在花錢方面變得更加謹慎。
有鑑於中國大陸經濟情勢嚴峻,加之美中戰略競爭因素,我們應認識到,下一階段臺灣經濟與社會發展,必須走出依賴單一市場的新道路。今年稍早,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提出「四大支柱」第二點,「提升經濟安全,減低對中國貿易的依賴,鞏固臺灣的供應鏈安全,通過新貿易協定促成貿易多元化。」即是延續蔡英文總統2016年就任以來的產經政策路線。
可以發現,2021年,臺灣對陸出口佔總出口額的比重已略降至42.3%,2022年臺灣出口則下修到38.8%,2023年迄今則是35.4%。這是臺灣外貿結構轉型的跡象,也是產業轉型的機遇,我必須給予蔡英文政府的超前部署一個公允肯定。而臺灣企業或個別勞動力,更需要審度國際政經趨勢,爲自身的發展做出合理的戰略佈局。
(作者爲海基會前董事長、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