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大市,正在拼命“搶企業”
文|凱風
拼經濟,誰在領跑?
日前,2024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舉行,以“滬鏈世界,共創未來”爲主題,緊扣新質生產力,向世界分享上海的經濟活力、創新動力、城市魅力、投資潛力。
這是上海連續四屆舉辦全球招商投資大會,也是繼去年出海招商、反向招商之後的又一大動作,將全力拼經濟推向新的高度。
上海拼命“搶企業”,釋放了什麼信號?
01
企業和人才的“用腳投票”,是檢驗營商環境和投資吸引力的試金石。
去年以來,許多上海人發現,身邊的外國人又多了起來,從普通遊客到外籍人才再到跨國公司高管,紛紛造訪上海。
截至3月中旬,作爲全國最大的空港口岸,上海浦東機場入境的外國人數量數量超過52萬人次,是去年同期的5倍,而3月11日當日外國人入境人次更創下近4年來新高。
這些外國人中,不乏以美國CEO庫克爲代表的外企高管。據不完全統計,去年至今,已有上百名跨國公司高管到訪上海。
與人員流動帶動的旺盛人氣相比,近年來外企持續“加倉”上海,共享投資機遇。
作爲全國GDP第一城,上海既是國際經濟中心,也是全球觀察中國的窗口,歷來都是外商投資中國的首選地。
雖然全球地緣格局日益複雜,“脫鉤”和“去風險”之類說法不絕於耳,但無數外企仍在用實際行動做出自己的選擇。
過去一年,上海新設外商投資企業6017家,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到位金額240.8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居大中城市首位。
據悉,上海實際利用外資已連續4年超過200億美元,迄今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3500億美元,吸引7萬多家外資企業前來發展,堪稱最受外資歡迎的中國城市。
這些外商中,不乏以跨國公司總部爲代表的龍頭企業,成爲上海全球吸引力與日俱增的寫照。
僅2023年一年,上海就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5家、外資研發中心30家,累計分別達到956家、561家,位居內地首位。
在外資企業紛至沓來的同時,無數本土企業紛紛落戶上海,將之作爲競逐新質生產力或“走出去”的重要一站。
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企業總數達289.2萬戶,每10個上海人中就有一個老闆,無論總量還是創業密度,均居全國第一。
這些企業,既有無數活力迸發的中小創新企業,也有大型科技龍頭企業,形成了“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獨角獸-科技龍頭企業”的金字塔企業矩陣。
外資紛紛“加倉”上海,本土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與上海經濟的強勁反彈、先進製造業的蓬勃發展、對外開放的持續深化不無關係,但也離不開密集的招商行動帶來的貢獻。
近年來,上海主動出擊,先後奔赴美國、意大利、瑞士等歐美髮達國家,掀起全球“搶企”攻勢,同時放下“身段”,主動到中西部城市“反向招商”,進一步提升區域合作空間。
每一次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每一輪全球招商,每一波營商環境改革,都將擦亮“投資上海”的金字招牌,讓海內外看到一座創新之城、開放之城、夢想之城迸發的強勁活力。
“選擇上海就是選擇與機遇同行,投資上海就是投資未來”,這句話愈發深入人心。
02
面對海內外頂尖城市的招商競爭,上海何以突圍?
這兩年,“搶企大戰”和“搶人大戰”越來越白熱化。
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香港高調喊出“搶企業、搶人才、搶資本”,新加坡先後推出“頂級專才準證”和“國際商業領袖計劃”……
一時之間,從國內到國外,從內陸城市到國際城市,無不將招商引資作爲拼經濟的抓手。
面對全球“搶企”競爭,上海有哪些優勢?又有哪些殺手鐗?
說起上海,許多人只看到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一面,卻忽視了上海作爲製造中心和科創中心的另一面。
與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等全球城市相比,上海的國際化程度不遑多讓,但全產業鏈優勢可謂獨一無二。
隨着全球化突飛猛進,多數世界城市開始“去工業化”,部分城市僅保留金融、貿易或研發設計的單一功能,產業空心化之困始終存在。
與之對比,上海是少數集製造、科創、金融、貿易、航運等於一體的全球城市,既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也是高端製造的關鍵一環。
放眼全球,沒有哪一座GDP接近5萬億量級的頂尖城市,仍像上海一樣,保留了數萬億體量的製造業,並將製造業佔比25%作爲必須堅守的紅線,也沒有哪一座城市能像上海一樣匯聚起如此龐大的產業鏈、供應鏈。
目前,上海製造業總產值接近4萬億元,工業增加值超過1萬億元,位居全國乃至全球前列。
與國內主要工業城市相比,上海最大的優勢不在於規模和體量,而是高端製造。
上海製造,普遍處於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匯聚了衆多關乎科技自立自強、產業鏈安全可控的核心產業。
當前,上海正在形成“2+2”+“3+6”+“4+5”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坐擁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大萬億級產業集羣。
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高達43.9%,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1.6萬億元,而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五大未來產業,已經初步成形。
不僅如此,以上海爲中心,還有更爲龐大的上海大都市圈和長三角城市羣,這是全球最大的生產製造基地,也是最具潛力的研發中心。
長三角的存在,進一步拓展了上海的產業半徑,鞏固了其全產業鏈的優勢。
無論是跨國企業還是本土企業,在上海及其周邊,總能找到整個上下游產業鏈,這是其他全球城市所不具備的優勢。
同時,與國內其他一二線城市相比,上海最爲矚目的優勢當屬“鏈”接全球,國際化營商環境、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勢最爲突出。
上海是全球少數集江海陸空優勢爲一體的世界城市。
通江達海,一邊連起長江經濟帶,一邊直通亞太及全球,內地衆多企業藉助上海的國際化優勢,得以順利融入國際市場,而國際企業則通過上海深入中國,共享大國崛起的紅利。
一言以蔽之,上海是全球資源配置的中心、國內國際大循環的鏈接點,既是國內企業“出海”的跳板,也是外資企業進入中國的橋頭堡。
這是上海之於中國乃至全球的獨特價值所在。
03
大國博弈,終究是科技之爭,新質生產力正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
日前,上海圍繞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寬禁帶半導體、生物製造、元宇宙、大飛機、大型郵輪、商業航天、新材料、氫能等10個重點產業鏈細分賽道發佈投資機遇。
這些產業鏈,無一不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無一不指向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無一不是大國博弈和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領域。
今年以來,幾乎所有城市都將新質生產力作爲重點,各類規劃層出不窮。但是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技水平、國家戰略分工不同,不是每個城市都有發展壯大的可能。
所以,國家層面告誡,“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
哪些城市應當主動挑起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大梁?
北京、上海和大灣區顯然當仁不讓。三大區域不僅集國家科學中心和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等科創‘雙中心”爲一體,而且在全球科研城市、全球科技創新集羣中,雙雙位居第一梯隊。
科研城市,着重於基礎科研。根據自然雜誌發佈的2023年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排行,上海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北京、紐約都市圈,大灣區的廣州、深圳分別位列第8位和第19位。
全球科技集羣,側重於產業創新。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23年全球頂尖科技集羣排行中,上海-蘇州位列全球第5,僅次於東京-橫濱、深圳-香港-廣州、首爾、北京。
無論是科研城市還是科技創新集羣,北京、上海、深圳都是佼佼者,它們也代表着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
北京、深圳處於兩極,一個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歷來都是基礎創新的高地;一個科技企業匯聚,90%以上的創新都來自於企業。
上海處於兩者之間,集產學研爲一體,既有大院大所大裝置的支撐,也有萬億級產業集羣的助力,無論是基礎創新還是產業創新,都有關鍵的一席之地。
根據2023年上海科技進步報告,上海擁有“雙一流”建設高校15所,3家國家實驗室,4家國家實驗室上海基地,14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2.4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正在形成體系化的戰略科技力量。
科技創新離不開產業創新的助力,科技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可行路徑。
上海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產業正在形成領跑優勢。
且不說最具競爭力的的三大先導產業——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恰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國際博弈的焦點,上海必須主動挑起科技突破的大梁。
在一系列關乎科技自立自強的“大國重器”方面,上海同樣承載着突破“卡脖子”限制的重任。
無論是國產大飛機C919,還是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無論國產首制郵輪“愛達·魔都號”,還是我國首制的最高技術等級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每一個“現代工業明珠”的突破,都不無上海製造的身影。
從基礎創新到產業創新,從戰新產業到未來產業,上海正在勇攀科技高峰,爲全球企業創造更多前沿的投資機遇。
04
招商的“上海模式”,正在爲越來越多的地方所借鑑。
過去的招商引資,更多比拼資源稟賦、土地空間、稅費補貼,給錢給土地給資源的“三板斧”,可謂無往而不利。
然而,當經濟從高增長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大呼隆”式的招商引資早已成爲過去,拼土地拼補貼之類的低成本、粗放型招商更加不合時宜。
新的時期呼喚新的招商模式,上海正走在全國前列。
其一,利用“鏈”上之城的優勢,開啓“全產業鏈招商”的新探索。
從全產業鏈到“鏈”接全球,雙“鏈”的存在,奠定了上海作爲“鏈”上之城的地位,更凸顯了上海招商引資的獨特之處。
近年來,上海以主導產業爲導向,以補鏈、強鏈、擴鏈爲重點,以精準招商、戰略招商、全球招商、反向招商爲手段,打造最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羣。
在一些關乎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領域,上海更進一步強化市區協同和一盤棋統籌,以“鏈路深耕,產業細作”爲導向,按照“一鏈一方案”制訂相關招商方案,全力打造優勢互補、生態良好的產業佈局。
其二, 營商環境也是生產力,產業人才集聚就是競爭力,上海正在重塑綜合成本優勢。
在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上海有成本優勢。
這話似乎有違常識,寸土寸金的上海,無論土地、人力還是其他成本,都顯著高於內陸地區,成本優勢從何談起?
事實上,衡量成本優勢,顯性的外在成本自然不在話下,但不能忽視營商環境背後的制度成本,以及規模經濟、知識共享、技術溢出、創新協同帶來的綜合成本優勢。
其三,從上海速度到上海服務,示範了“有爲政府+有效市場”的操作範式。
在國際投資界,特斯拉“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上市”的奇蹟,莫德納3個月從戰略簽約到拿地開工的創舉,創造了“上海速度”的傳說。
速度的背後,是一流的營商環境和服務意識。
無論去年發佈的投資促進24條,還是今年的“投資上海”政策包,都體現了“有爲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高度結合。
在今年的政策包中,上海祭出“2萬億元銀行授信+1000億元產業母基金+ 1000萬方智造空間”的組合拳,既不乏政策力度,也不乏產業針對性。
其四,以對外開放再造招商優勢,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也是上海競逐全球城市的底氣。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上海就被賦予率先對外開放的重任。而在最近一輪的深化改革中,上海再被賦予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探索重任。
制度型開放,意味着上海要對標國際經貿規則,以首創性改革、引領性開放,打造最具國際化和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可以說,上海的先行先試,最終受益的不只是自身,而是整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