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管制已落地,美方纔意識到是玩真的,突然對中國變了口風
不久前,一則消息在國際舞臺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中國正式對銻實施出口管制。銻,這個被譽爲"工業味精"的小小金屬,竟在一夜之間成爲了中美博弈的焦點。
我國的銻儲量佔全球近一半,而美國軍工產業對銻的需求巨大,我國此舉無疑是給美國當頭一棒。美方原本還沉浸在對華技術封鎖的喜悅中,甚至放話要在印太地區圍堵中國,誰曾想,中方的反制如此迅速而有力,直接扼住了美國的命脈。
更令美國難以接受的是,中國在銻的開採和加工技術上遙遙領先,美國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品。因此,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罕見地改變了對華強硬的論調,稱現在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這一番表態,與之前的咄咄逼人形成了鮮明對比,折射出美國的無奈。
然而,美國的態度反轉,真的只是因爲一項出口管制嗎?這場銻之爭,對中美關係意味着什麼?中國接下來還會有哪些出其不意的舉措,令美國猝不及防?這場博弈,誰將成爲最後的贏家?
美國軍工業陷入恐慌
銻這個小金屬,在軍工領域可是大有來頭,製造裝甲、彈藥、導彈,哪個不離它?
可美國自己銻儲量少得可憐,軍工產業基本全靠進口,其中三分之二還是從中國進的。這下好了,中國一管制,銻價一個月就翻了一倍,美國軍工企業直接懵了:這日子沒法過了!
有人說,美國不是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嗎?怎麼還能被一個小小的銻給卡住脖子?這不是鬧着玩呢嗎?其實啊,這事還真不能怪美國人短視。你想,二戰時期,日本切斷了中國對美銻礦供應,美國吃的苦頭可不小,銻價一度狂飆,這滋味,真是不好受
美國也不是沒掙扎過,上世紀90年代以前,他們還在愛達荷州的礦裡開採銻呢。但後來,美國的銻礦開採就停止了,轉而依賴進口,甚至連澳大利亞的銻礦石,都主要是到中國加工提純的。誰能想到,作爲世界軍事強國,現在竟然把"銻命"交到了別人手裡。
隨着科技進步和綠色轉型,稀有金屬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不光是銻,鎵、鍺、石墨等稀有金屬,都成了各國爭相搶奪的資源。
我國坐擁豐富的稀有金屬儲量,在開採和加工技術上也遙遙領先,牢牢掌握着全球供應鏈的話語權。美國人一邊詆譭中國,偏偏還離不開中國供應,這種受制於人的滋味,可把他們給憋壞了。
美國人覺得中國搞出口管制,是在報復他們限制對華出口芯片技術。但在中國看來,稀有金屬事關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豈能任由別人予取予求?再說了,美國人自己喜歡搞小動作,最近不是剛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嗎?
這叫什麼事兒?合着美國人限制中國就叫"保護",中國管制出口就成"報復"了?
美國加快鋰礦項目審覈
稀有金屬就是當今世界的利器,大國爭相角力,無非就是想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制高點。中國限制銻出口,讓美國嚐到了資源受制於人的苦頭。
美國人擔心,鋰會不會成爲下一個銻?畢竟,鋰被譽爲"工業味精",從電動車電池到手機筆記本,哪個離得了它?更重要的是,全球鋰供應鏈,中國也是說一不二。想到這,美國人坐不住了,趕緊加快了本土鋰礦項目的審覈進度。
內華達州的一個大型鋰礦,最近就得到了拜登政府的青睞。這個項目已經拖了六年多,眼看就要被環保組織給叫停,沒想到,政府突然發佈了環評報告,直接掃清了項目的最後障礙。要知道,這個鋰礦蘊藏量驚人,開採後足夠供應37萬輛電動車!
美國政府加速鋰礦審批,表面上是爲了推動電動車產業,實際上,是想擺脫對華鋰資源的依賴。但真要實現"鋰"自給自足,談何容易?別的不說,美國那亂七八糟的礦業法規,就夠項目方喝一壺的。
更別提鋰價大起大落,投資回報遙遙無期了。反觀我國,政策扶持有加,技術全球領先,投資者也是一擲千金,難怪全球鋰產業中,當屬我國遙遙領先。
說到底,美國搞鋰礦項目,不過是在地緣博弈中給自己找條後路。但在全球化時代,誰也離不開誰。與其把中國當對手,倒不如放下成見,攜手合作,共同推動鋰產業健康發展。同樣作爲世界大國,中美都是鋰供應鏈上的重要一環,切莫因一時的利益之爭,傷了產業發展的根本,美國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嗎?
地緣政治下的產業困境
美國想搞"去中國化",可全球鋰產業早就跟中國捆在一起了。再說了,鋰這玩意兒可不光是用來造電池的。從航空航天到醫療設備,鋰的用途可廣着呢。美國要是真把鋰產業鏈搞亂了,那可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兒。
有意思的是,美國一邊喊着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一邊又從中國進口鋰。這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說到底,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誰也離不開誰。美國想在鋰產業上搞"單打獨鬥",那是不可能的。與其把精力花在如何"去中國化"上,不如好好想想怎麼跟中國合作。
美國人要想在資源這塊兒有所作爲,就得放下那些陳舊的地緣政治思維。別整天盯着我國看,好好想想怎麼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纔是正經。就像古人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們要是不想被人卡脖子,就別老想着卡別人的脖子。
中美之間達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纔是當下時代最好的局面。可惜美國總是把我國當成眼中釘,肉中刺,處處搞針對。希望美國能夠早日醒悟,別再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畢竟,在這個地球村裡,誰也離不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