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歷史:上一個主動退選的在任美國總統 爲何做出這個決定?

財聯社7月13日訊(編輯 史正丞)從6月底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開始,圍繞着現任總統喬·拜登是否還要繼續參加今年選舉的爭議持續至今,甚至伴隨着拜登一次又一次公開口誤,還有愈演愈烈的態勢。

非常有趣的是,不論是主動站出來喊話拜登“退選”的民主黨議員,還是秘密接受媒體採訪的民主黨“知情人士”,普遍都提到一點——拜登應該學習一下前總統林登·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他正是上一個主動退出總統競選的在任美國總統。

(1973年,當時擔任副總統的林登·約翰遜與肯尼迪總統會面,來源:LBJ圖書館)

這段歷史中也清晰展示了,到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纔會有在任美國總統主動放棄謀求連任的競選。

退得很早 似乎是“即時決定”

首先,與拜登目前的狀況很不一樣的是,林登·約翰遜在1968年3月宣佈退出競選的時候,並沒有太多人事前知道這件事,更沒有大量“勸退”的聲音。

當時,約翰遜在白宮發表有關越戰的講話。大概進行到40分鐘時,突然宣佈他不會將“哪怕一小時或一天的時間”用於任何超出他當前總統職責的事務,或再次接受民主黨的提名。而在那個時候,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爲約翰遜會追求連任,至少已經確保了當年的民主黨內提名。

據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Fredrik Logevall介紹稱,在約翰遜講完話以後,相信有許多美國人呆在臥室裡面面相覷,互相詢問“他剛剛是不是講了要退選”,那時對美國社會的衝擊也與現在不一樣。

但根據史料記載,約翰遜的幕僚回憶稱,他宣佈退出競選似乎是一個“即時決定”,直到他發表演講的當天,他都不確定自己會怎麼做。根據回憶錄記載,約翰遜對幕僚說:“直到稿子唸到最後一句,我才知道會做些什麼”。

多重因素環繞 健康狀況格外突出

從歷史的後視鏡來看,林登·約翰遜做出退選的決策有多重因素考量——越戰局面的不利、黨內競爭,還有最關鍵的一點——他自己的身體情況。

1968年1月,北越人民軍和越共遊擊隊發動“春節攻勢”,令美軍和南越僞軍焦頭爛額。戰場上的僵局也令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日益高漲。作爲下令將大幾十萬美軍派遣至越南的統帥,約翰遜也很清楚自己的政治資本正在不斷被消耗。所以在3月31日發表的演講,核心主旨也是“限制越戰的規模”。

另一個原因也與黨內初選有關。作爲在任總統參選,民主黨內並沒有知名人士試圖發起挑戰,只有明尼蘇達州參議員尤金·麥卡錫打着“反戰”旗號參選。令人意外的是,在新罕布什爾州的民主黨初選中,約翰遜拿到50%的選票,麥卡錫拿到了驚人的42%選票。

在外界壓力重重的背景下,約翰遜的身體狀況,確切講是他的心臟病成爲了最終的決定性因素。

根據歷史記載,林登·約翰遜在1955年就出現過一次“近乎致命”的心臟病發作。而在1963年11月22日,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遇刺消息傳出後,當時擔任副總統的約翰遜“手捂着胸口、臉色蒼白地”被送往急診室。當時的醫生認爲他可能又經歷了一次心臟病發作,但最終對外公佈的診斷是心絞痛。

(肯尼迪遇刺後,約翰遜在空軍一號上宣誓接任美國總統,來源:LBJ圖書館)

史料記載,在1964年美國大選黨內宣佈提名的前兩天,約翰遜還曾對自己的助手錶達過對身體的疑慮,甚至考慮退選。但他很快打消疑慮,並且在當年拿到61%的選票,這也是民主黨歷史上取得的最佳大選結果。

(1964年美國總統選舉結果)

到了1968年,身體原因愈發使得年近60歲的約翰遜感到焦慮。Logevall教授也解釋稱,除了自己的心臟外,約翰遜的焦慮還有一層原因:他們家的男性成員,普遍壽命不是很長。

宣佈退選後,約翰遜轉而支持自己的副總統漢弗萊參選。不過在那一年選舉中,共和黨人理查德·尼克松取得了勝利。

當然,約翰遜對自己身體狀況的預判非常準確。從白宮退下來後,約翰遜的心臟問題持續加重,最終在1973年1月22日在家中猝死,享年64歲。

而就在這一年的1月6日,剛剛經歷妻女因車禍喪生的喬·拜登,正式來到美國國會宣誓就任參議員,那時他纔剛滿30歲。代表着民主黨“青春風暴”的拜登,就此登上了歷史舞臺。

本文源自財聯社 史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