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尊敬的保險消費者:保護您的權益 遠離非法“代理維權”

5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警惕涉金融領域“代理維權”風險的提示》(以下簡稱“提示”)。提示指出,近年來,以“減免債務”“代理退保”爲代表的涉金融領域“代理維權”亂象持續蔓延,有的已形成有組織的黑色產業鏈、非法利益鏈,不僅可能給消費者帶來財產損失和信息泄露、法律責任風險,還擾亂金融市場正常秩序。

目前常見的“代理維權”亂象都以何種形式出現?提示中歸納爲以下三類:

一、宣傳信息誇張不實。不法分子通過網站、自媒體平臺等發佈信息,聲稱可以“優化債務”“修復徵信”“全額退保”。以“維權不成功不收費”“成功處理衆多案件”等爲宣傳噱頭,虛構成功案例,誘導消費者。

二、牟利方式花樣繁多。不法分子常以各類“諮詢公司”爲僞裝,向消費者收取高比例維權提成、手續費、諮詢費。不僅要求消費者提供身份信息、聯繫方式等,還要求消費者將身份證、銀行卡等交其“保管”,以便其非法出售個人信息牟利、截留維權退還資金,甚至擅自代消費者辦理信用卡、小額貸款等套取資金。

三、“維權手段”涉嫌違法違規。不法分子教唆消費者或以消費者名義發起大量不實投訴舉報,提供誇大或虛假的證據,如編造誤導銷售、暴力催收等情節,虛假報警謊稱身份證丟失被冒名開卡或信用卡被盜刷等。

這些所謂的“代理維權”服務,表面上似乎能爲消費者解決複雜的維權問題,但實際上卻暗藏巨大風險:

一、面臨財產損失風險。消費者一旦簽署所謂的“代理維權”協議,不但需支付高額維權費用,還有可能被非法侵佔維權退還資金,甚至被套取貸款、信用卡資金,將面臨資金損失。

二、面臨信息泄露風險。消費者提供個人信息後,可能面臨信息被泄露倒賣風險。消費者如想終止“代理維權”,不法分子可能根據掌握的信息,對消費者及親友進行騷擾恐嚇,干擾消費者正常生活。

三、面臨法律責任風險。不法分子誘導消費者採用涉嫌違法違規的手段進行維權,甚至被誘導參與非法集資等,消費者一旦聽信教唆,可能被捲入報假警、僞造證據資料、敲詐勒索等違法違規行爲。

近年來,“代理退保”黑產以全額退費誘導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退掉已保多年的保險合同,使消費者喪失保險保障。不僅影響了保險行業的正常秩序,也令不少消費者遭受損失。

以案說險:

某女士由於經濟原因無法繼續繳費,便通過線上聯繫了非法“代理退保”公司,該公司承諾可以辦理“全額退保”,但需支付2000元服務費,在全額退保成功後支付尾款。某女士聽到可以全額退保,十分心動,便在虛假承諾下先支付了2000元服務費。

之後,該公司冒充某女士身份向保險公司進行投訴,要求“全額退保”。某女士在接到保險公司客服來電並瞭解情況後,認識到非法“代理退保”的危害,選擇留存保單。但當其向非法“代理退保”公司索要已支付的2000元服務費時,該公司以已提供服務爲由,拒絕退還。

案例分析:

非法“代理退保”組織和個人通常會要求消費者支付高額的“手續費”或者“諮詢費”,更有甚者,之後會截留退保資金,進一步誘導消費者“退舊保新”、進行保單貸款和購買非法金融理財產品以賺取佣金。與此同時,消費者在選擇“代理退保”時通常會將自己的身份信息、保單信息交給代理中介,一旦不法分子將信息泄露,其個人信息可能被用於電信詐騙、小額貸款業務,甚至陷入非法集資的陷阱。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到這種以牟利爲目的的個人和社會團體,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嚴重違反了法律規定。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識別和防範非法“代理維權”呢?中荷人壽提醒您:

1. 警惕誇張宣傳:對於聲稱可以“全額退保”“優化債務”等不切實際的承諾要保持警惕。

2. 理性選擇適當產品和服務。購買金融產品需根據實際需求、自身經濟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從正規渠道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勿受“更高收益”“全額退保”等誘惑,購買或換購超出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和服務,避免產生不必要糾紛。

3. 選擇正規渠道,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遇到保險服務問題,應通過保險公司的官方渠道或監管部門進行諮詢和投訴。

4. 注重保護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消費者應妥善保管個人身份證件、銀行卡、金融賬戶等敏感信息,不輕易委託他人代爲辦理相關手續,避免個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買賣,避免個人財產遭受損失。

文/金仁甫

編輯/範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