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蟒爲龍?都2024年了,是誰還在用數指頭的方式分龍蟒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
一切都彷彿一年前的重演,過年前總是有一些網友爲我們準備了笑話,去年是《》,今年遇上龍年了,所以改數龍的手指頭了。
大約在1月23日,善於炒作話題的新浪微博安排了一個熱搜#蘋果龍年手機殼被吐槽指蟒爲龍#。說實話,“指鹿爲馬”的成語真的見多了,畢竟物種外觀差異擺在那裡,但“指蟒爲龍”還是很稀罕的。不是因爲不怎麼發生,而是太常發生了,連博物館文物的命名上都常常能聽到有人提出異議,這樣的商榷也完全擡不到“指鹿爲馬”這個成語所指向的寓意上去。但我再看,是蘋果公司的手機殼,還賣498塊錢,那就難怪了,這不得擡到“賺中國人錢”和“尊重中國文化”的高度上去?
早先都是一些暱稱裡帶數碼科技屬性的博主在提出這個問題。爲什麼要這個定語呢?因爲我翻了一下他們的主業,發泄這些博主的發言內容不一定就跟數碼科技有關係,更像是對粉絲羣體的一種篩選。先不談這個“龍”和“蟒”的區分問題,我希望他們先重視一下“蟒”和“莽”的正確書寫問題,怎麼能全部都用錯呢?按照《說文解字》裡“南昌謂犬善逐兔草中爲莽”,那是不是得算成指蟒爲狗?
(引發爭議的蘋果龍,圖/Yulong_Lli)
向上滑動看全部圖片
(相關微博截圖)
1
數腳趾?一直都是不作數的
像這些博主一樣,很多人只聽過“五爪爲龍,四爪爲蟒”,這也是我們最容易在一些景區得到驗證的一句話(強烈懷疑這個話就是導遊們傳出來的)。這句話完整出處是沒有的,只有一些比較相近的,如《萬曆野獲編》裡說“蟒衣,乃象龍之服。與皇帝御袍相近,但須減一爪”。這麼聽着,似乎龍與蟒的區別就在於爪數。但這裡其實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這些所謂數碼博主就已經提到的,“龍”並非生來就是五爪。
但他們說得不準確,應該是從哪裡拷貝來的。龍並非是三至五爪,而是從無到五,尤其是一些原始的龍形(大多數是被學者命名爲龍)以無足無爪爲主。遠的不提,就舉例《》裡提到的這次春晚吉祥物被拉出來的三件龍文物,就分別是無足無爪的二里頭綠松石龍形器、四足三爪的鎏金走龍和五爪的故宮清代九龍壁,恰好湊足了幾個不同時期的龍形。
(2024春晚吉祥物靈感來源,圖/春晚)
(二里頭綠松石龍形器)
(綠松石器復原仿製圖,圖/《偃師二里頭綠松石龍形器初探》)
(2024春晚吉祥物靈感來源,圖/春晚)
(鎏金走龍,西安博物院館藏)
(2024春晚吉祥物靈感來源,圖/春晚)
(清乾隆,北京故宮九龍壁,圖/頤和吳老)
(明代,大同九龍壁,圖/遺產君)
我們一般討論的龍紋都是以明清時期的爲準,所謂三到五爪都有的說法更恰當的描述是共存於這個時期。如大同也有一處九龍壁,原爲大同古城內明代王府的照壁,就是四爪,不會有人糾着說這是“九蟒壁”,或說這是“指蟒爲龍”。數碼博主舉例說龍爪在歷史上可三、可四、可五,反而證明了爪數本身並不構成鑑定或龍或蟒的絕對依據。
當龍作爲一種文化圖案的時候,人們對它外形變化的寬容度是很高的。陳傳席曾有一篇文章《龍的爪數初探》也討論過這個問題,不過這篇文章沒有細緻去分辨何爲龍,比如前面的舉例的二里頭的綠松石器,就是很典型地區別於我們認知的龍,而是由學者們命名的龍。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鎏金走龍身上也沒掛牌子說自己是龍,若以明清的五爪龍形態去嚴格倒推所有被命名爲“龍”的文物,龍的歷史將被大打折扣。
而以龍年爲主題進行的創作,顯然是屬於文化圖案,看到的形象也各色各樣的,並不嚴格遵守過去的禮制規範。比如一位數碼博主在抨擊了蘋果龍以後又曬出了另一個手機品牌贈送的龍年禮盒,禮盒中附帶的賀卡與手辦中出現更爲背離傳統形象的龍,論數龍爪就只有三個了,外形更是短萌的Q版。但人們並不會苛責這類龍形象,就是因爲作爲文化圖案雖然有審美上的好惡,但沒有制度規範上的對錯。
(相關微博截圖)
陳傳席文章裡還分辨了有些龍爪中後面一爪應當爲“距”,也就是俗稱雞蹬的角狀物。這個也是很多人所忽略的,如果大家仔細去觀察,也會發現即便爪數相近,龍爪的形態也各不相同,因爲它所模擬的動物、所增添的藝術加工也各不相同,數指頭實在是一種太過粗淺且低效的方式。
(北宋,磁州觀臺窯,圖/sergio1968)
2
爪多爪少,不在物種而在權力
更重要的是,只懂指頭本身就是不懂龍蟒的一種體現。稍微多看一點點資料就會發現,後面還有好幾句呢,比如“有麟爲龍,無麟是蟒”“含珠爲龍,無珠是莽”,但最多出現的還是“有角爲龍,無角是蟒”。
尤其蟒“無足無角”這點,在蟒已經無限接近於龍的明代已經很難作爲識別依據,但依然會被作爲規範蟒紋的依據。
弘治元年,都御史邊鏞言:“國朝品官無蟒衣之制。夫蟒無角、無足,今內官多乞蟒衣,殊類龍形,非制也。”乃下詔禁之。
——《明史》
( 明萬曆藍地妝花紗蟒衣,孔府舊藏,圖/孔子博物館)
(六十二代衍聖公孔聞韶像,蟒紋補局部,圖/永昌囯王)
這些關於龍蟒分辨的話,也透露出一個信息,龍與蟒的形象標準並不固定,但到了明代蟒的形象已經成爲龍的衍生,是需要區別於龍又在追求無限接近龍的。明代類似龍卻不屬於龍的紋樣除了蟒,還有鬥牛、飛魚等,同樣屬於不可以隨意穿戴的紋樣。
作爲身份等級象徵的龍類圖形,就不像文化圖案那樣包容了,而充斥着等級分明的森嚴和的身份嚮往的僭越,所以龍類圖形才存在着明顯的矛盾性,既要有所“區別”又要無限“接近”。
比如鬥牛、飛魚這些用文字描述是與龍有明顯差異的。比如飛魚有雙翅、魚尾,鬥牛有捲曲的牛角,但在藝術加工下這些區別點可以變得很小。
(飛魚)
(鬥牛)
不過它們的等級都比蟒低,也常常被認爲是蟒形,都是四爪,所以更容易跟“蟒”混淆。明代嘉靖皇帝就有認不出蟒服和飛魚服的的記載。
十六年,羣臣朝於駐蹕所,兵部尚書張瓚服蟒。帝怒,諭閣臣夏言曰:“尚書二品,何自服蟒?”言對曰:“瓚所服,乃欽賜飛魚服,鮮明類蟒耳。”帝曰:“飛魚何組兩角?其嚴禁之。”於是禮部奏定,文武官不許擅用蟒衣、飛魚、鬥牛、違禁華異服色。
——《明史》
嘉靖帝生氣的點顯然不是那些所謂數碼博主的蟒是“兇猛異獸”,所以“指蟒爲龍”貶低或醜化了龍的形象,而源自於對於統治基礎應該層次分明的需要,蟒的等級本來就很高了。但對於帝王而言,他所享有的不僅僅是最高等級圖形的獨佔權,還享有不同等級圖形的定義權和控制力。
納春英在《淺談明朝的賜服形象》裡提出過一個脫離單獨圖像的分辨蟒衣與龍袍的辦法,“一是區分袍料材質、做工;二是區分圖案分佈與形狀”。其背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享用龍袍者所佔據的社會資源可以爲他們提供生產水平更高、更不惜人力物力的服飾,是權力的另一種展現。
3
五爪蟒?三爪龍?桎梏都是自找的
蟒沒有像飛魚、鬥牛那樣的細節要求,所以它對龍的模仿是最爲徹底的。明清時期的蟒與最初的定義相比,已然是天差地別,幾乎等同於龍紋。
蟒衣爲象龍之服,與至尊所御袍相肖,但減一爪耳。
——《萬曆野獲編補遺》
(清朝貝勒吉服,墨書“絳色緙絲袷紗蟒袍”,圖/故宮博物院官網)
(乾隆皇帝夏季吉服,墨書“高宗”,圖/故宮博物院官網)
與歷史上龍紋的爪數多少基於發展不同,蟒的四爪是特意從五爪龍中減去的,作爲等級上的區分。既然是人爲的迫於禁令作出的區分,那麼蟒的爪數也可以人爲的在禁令鬆弛時再添回去。所以龍與蟒區別在爪數,在明清龍蟒幾乎難以分別的時期也很難作數。
因爲龍蟒難辨,所以幾乎是以穿戴者的身份所匹配的服飾等級來倒推龍蟒,而“五爪蟒”作爲一種特殊紋樣在明清時期始終存在,如《明史》中又提及“蟒有五爪、四爪之分”,《大清會典》裡有提及“九蟒四爪”“五蟒四爪”等詞,如果蟒默認爲四爪是不需要這般特別提及的。如果放眼實物,只能穿戴蟒衣的人卻有五爪的案例則更爲頻繁。
(杏黃色緙絲彩雲金龍夾蟒袍,圖/故宮博物院官網)
根據《清代蟒袍考略》一文中對於部分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中國農業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館藏的清代蟒袍實物的統計,五爪蟒的數量遠多於四爪蟒。
(清代蟒袍蟒紋爪數統計,圖/《清代蟒袍考略》)
這份統計的比例並不代表清代的現實情況,但也折射出蟒有五爪的情況遠比很多網友想象中頻繁且平常。由於蟒的形象是接近虛構的龍,本質上五爪蟒畫的就是五爪龍,只不過由於穿着者的身份尚不匹配服制中的“龍”,才被稱作了“蟒”。相比嘉靖帝的憤怒,清代顯然做出了妥協,既然僭越難以完全禁絕,那麼就在“名”上加以規範,而對圖像本身的實際情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文章作者所說的清代蟒袍更“重名輕實”。
以上談的比較多的還是服飾,以及蟒加爪的情況。因爲即便是穿着蟒衣的人,身份也已經不凡了。而龍減爪的情況也有,在一些民間需要裝飾龍紋的地方,比如瓷器,三爪、四爪、五爪都有,有的在同一件器物上出現了不同爪數。
(明永樂,青花穿蓮龍紋天球瓶,圖/臺故)
(清乾隆,青花礬紅水波雲龍大盤)
(清嘉慶, “懋勤殿”款龍紋印盒,圖/Ru_Evan)
分析瓷器龍紋的文章也大多對爪數的問題一筆帶過,往往只寫三、四、五爪數量不同對應不同的使用者階級,完全不考慮實物情況。這些文章更在乎龍紋題材的分類,不同時代的龍紋特徵,以及展現出來的工藝水平等。談到龍爪,也往往更傾向於談論龍爪的形態,張開時的分佈,裝飾特點等等。
從文章的分析角度也可以窺得,瓷器龍紋作者更多地是站在收藏者、欣賞者的角度去看待龍紋,而服飾蟒衣龍袍的作者更多地是站在服飾制度的研究者去分析這背後的禮制與社會。而見了龍就要數一數指頭的人,除了只懂數指頭的有賣弄成分外,更像是把自己塞回了處處是階層桎梏的舊社會,還是個臆想出來的舊社會,這就好比很多人誇大了舊社會的嫡庶之分並且樂在其中,着實讓人費解。
感謝閱讀,喜歡請記得分享哦^_^
※ 如無另外標註,文章爲 春梅狐狸 原創,如有疏漏歡煩請指正,文章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轉載須經授權並支付稿費;
※ 所使用的圖片、視頻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相關事宜。
* 最近的文章 *
春梅狐狸 傳統服飾
臉着地的藏狐,故紙堆裡的服飾愛好者
筆者已出版《圖解中國傳統服飾》,請多支持
如果喜歡 ❤ 記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