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共和國最閃亮的星!他們是新中國的傳奇與榮光!

眉山共青團

匯聚青年新風采

傳播青春正能量

,時

2024年9月13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

授予王永志、王振義

李振聲、黃宗德“共和國勳章”

至此

我國共有13人獲得“共和國勳章”

每一枚勳章背後

都閃耀着英雄的光輝

都是不朽的傳奇與榮光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于敏

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長期領導並參加核武器的理論研究和設計,填補了我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爲氫彈突破作出卓越貢獻。

于敏出生於1926年

幼年時代

他經歷了抗日戰爭

目睹了山河破碎

於是立志要科學報國

1951年, 于敏被調入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

當時,國內沒人懂原子核理論

幾乎全靠自己

于敏還是掌握了國際核物理前沿知識

並在短短數年間

使我國的原子核研究 上升到全新高度

1961年, 組織決定讓他參加

氫彈理論的預先研究

此時,于敏的原子核理論研究

正處於可能取得重要成果的關鍵期

一邊是自己十分熱愛、耕耘了10年

即將取得重大成果的領域

一邊是未知的挑戰和國家的需要

他毅然選擇了後者,服從分配

他說

“國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于敏在工作中(1980年攝)

隱姓埋名28載

兩鬢斑白才走入大衆視野

他不在乎功名利祿

用半生的寂寞

換來了那道震撼世界的“驚雷”

于敏說:“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申紀蘭

積極維護新中國婦女勞動權利,倡導並推動“男女同工同酬”寫入憲法。改革開放以來,她勇於改革,大膽創新,爲發展農業和農村集體經濟,推動老區經濟建設和老區人民脫貧攻堅作出巨大貢獻。

1951年

山西省西溝村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

正值青年的申紀蘭發現

女社員的勞動報酬

比男社員少一半

她申請爲女社員

專門劃出一塊勞動土地

鼓勵女社員同男社員比賽勞動

用勞動成果

爲自己爭取權益

申紀蘭(左一)和婦女們在一起勞動(資料照片)

從偏僻的西溝到首都北京的幾千里路程

參加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的申紀蘭

整整走了四天四夜

對這位中國最基層的人大代表來說

這一步僅僅是個開始

在履職盡責的路上

申紀蘭整整奮鬥了60多年

已經記不清自己提交了多少建議和議案

2012年3月14日,北京,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申紀蘭走出人民大會堂

她說

“當代表是代表人民利益

人民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說話

我是基層代表

我知道羣衆在想什麼

我(的建議)就要體現農民的心願”

申紀蘭說:“青年人是最紅的太陽,要照亮。”

2019年“共和勳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孫家棟

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創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總設計師,爲我國突破衛星基本技術、衛星返回技術、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和定點技術、導航衛星組網技術和深空探測基本技術作出卓越貢獻。

1967年建軍節前的一個下午

正趴在火箭圖紙上研究的孫家棟被通知

錢學森直接點名

讓他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東方紅”1號的總體設計負責人

帶着東北漢子的果敢

孫家棟慨然領命

然而航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失敗與挫折也時常伴隨左右

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發射失敗

讓孫家棟刻骨銘心

“飛了21秒之後

火箭爆炸了

在那樣冰天凍地裡面

大家真是含着眼淚

在地面搜索所有的殘骸

撿了三天”

2007年11月5日

遠在38萬公里之外的

“嫦娥一號”成功環繞月球

在歡呼的人羣中

孫家棟悄悄轉過身

掏出手帕,擦去臉上的淚水

六十載航天征程

孫家棟用一次次奮鬥

換來了科學技術的一次次突破

在關於實現“飛天夢”的國家記憶裡

到處可見他辛勤耕耘、無私奉獻的身影

面對年輕一代的欽敬與祝福

孫家棟說

“對老師最好的回報

就是讓中國衛星飛得更高更遠”

孫家棟說:“新時代賦予了年輕人更多更好的機會,希望你們珍惜時光,向着自己的未來和目標不斷邁進!”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李延年

先後參加解放戰爭、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戰役戰鬥20多次,是爲建立新中國、保衛新中國作出重大貢獻的戰鬥英雄。

李延年出生於1928年

從小就經歷了舊中國戰火紛飛的磨難

1945年,17歲的李延年

在吉林長春參軍入伍

成爲東北吉黑縱隊二隊三連的一名戰士

遼瀋戰役打響後

李延年所在縱隊參加黑山阻擊戰

在阻擊戰最關鍵的時候

李延年和戰友們連夜急行軍100多裡

雙腿跑贏了敵人的汽車

趕在天亮之前到達預定地點修築工事

在修築工事期間

敵人以數倍兵力撲了上來

發起一輪輪強力衝擊

一批批戰友倒在了前沿陣地

他清晰地記得

在那場空前慘烈的戰鬥中

一個戰友犧牲了,另一個就主動補上去

許多戰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從朝鮮戰場凱旋迴國後

李延年繼續留在部隊

哪裡有需要他就去哪裡

1961年,已經在北京成家的李延年

接到駐防湖南、廣西的任務

在李延年看來

服從命令,就是對黨的絕對忠誠

李延年工作繁忙

愛人齊振鳳獨自撐起整個家

可即便家裡再缺衣少食,孩子缺錢治病

已經榮譽加身的李延年

也從來沒有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

他從不提及自己的功勞

“所有榮譽不是給我個人的

都是國家對所有烈士的褒獎

我們要永遠銘記

這些爲新中國犧牲的英雄們”

李延年說:“青年們要好好學習,繼承革命的意志,要把中國這麼偉大的事業繼承下來。”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張富清

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衝鋒在前、浴血疆場、視死如歸,多次榮立戰功。1955年,他轉業後主動要求到湖北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爲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他深藏功名,埋頭工作。

1948年

24歲的張富清

離開陝西漢中洋縣的家

光榮入伍

成爲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

359旅718團2營6連的一名戰士

矮小瘦弱不被“瞧得起”的張富清

加入部隊後發生蛻變

最終成長爲敢打敢勝的“戰鬥英雄”

張富清年輕時的照片 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1955年初

面臨退役轉業的他

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

或者回到闊別多年的陝西老家

而懷着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憧憬

從武漢一路向西

來到地處偏遠、人才匱乏的

湖北恩施來鳳縣

張富清(左)與老伴相依相伴幾十年,一起過着簡樸的生活

他曾說

活一天就要奉獻一天

“任何人都想在條件好的地方工作

可是困難的地方

我不去哪個去,黨員不去哪個去?

黨員應該帶頭

應該在艱苦面前迎難而上啊

我從沒有考慮個人怎麼樣

死我都不怕,我還怕苦?

苦我就更不怕了”

張富清說:“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很多事情需要年輕人接着做。黨和人民的事業需要一代代人幹下去,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袁隆平

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爲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傑出貢獻。

年輕時

袁隆平 決意報考大學的農學專業

父母都不同意

袁隆平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

沒有農民種田

人們就不能生存

最終,他說服了父母

步入“農門”

20世紀60年代初,袁隆平專注科學研究。

“讓所有人遠離飢餓”

爲了這個在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夢

袁隆平幾乎拼上了所有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

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

他以一顆赤子的心

深沉地愛着稻田土地

牽掛着蒼生飽暖

這是1981年,袁隆平爲第二屆國際雜交水稻育種培訓班遴選講課用的雜交水稻標本。 新華社發

“人就像種子

要做一粒好種子”

這是袁隆平生前常說的一句話

他用畢生努力發展雜交水稻

只爲那個樸素的夢想

“讓人們吃上更多的米飯

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

“你們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饑荒

不知道糧食的重要性

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

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袁隆平曾在採訪裡

提到自己研究水稻的初心

而這份初心

不但袁爺爺自己始終堅守

今天的年輕人們

也沒有忘卻

袁隆平曾經像呵護稻子一樣

愛護並寄予厚望的年輕人

已經成長起來

新一代的農學生們

正沿着袁隆平的腳步

繼續追尋着“禾下乘涼夢”

袁隆平說:“年輕人是今後我們建設的後備力量,今天是桃李芬芳,今後就成長起來,就是國家社會的棟樑。”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黃旭華

隱姓埋名幾十年,爲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爲核潛艇研製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在某次深潛試驗中,他置個人安危於不顧,作爲總設計師親自隨產品深潛到極限。

1958年

我國正式啓動研製核潛艇

當時的研發團隊只有29個人

平均年齡不到30歲

黃旭華和同事們就靠着

一把把算盤和一股子幹勁

日夜不停、爭分奪秒地開始了研究

1988年初,我國核潛艇研製工作

迎來了一個關鍵的日子

按設計極限在南海進行深潛試驗

儘管試驗前整整做了三個月的建造複查

黃旭華和所有參試人員

依然要面對巨大壓力

看到這個情況,年過花甲的黃旭華決定

親自參與深潛

核潛艇的總設計師親自參與深潛

這在世界上尚無先例

單位領導得知後

勸黃旭華不要親自深潛

但他卻堅持參加

黃旭華深潛歸來

事實證明

一代核潛艇的設計、建造都達到了預期

中國人民海軍潛艇史上

首個深潛紀錄由此誕生

中國核潛艇的總設計師

隨同首艇一起深潛也成爲佳話

“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1949年春節期間

黃旭華 成爲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時至今日

他依然記得當初立下的錚錚誓言

“黨需要我衝鋒陷陣時

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

黨需要我一滴一滴地流血時

我就一滴一滴地流!”

黃旭華說:“愛國主義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志願同國家命運結合在一起,有這一點就夠了。”

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屠呦呦

60多年致力於中醫藥研究實踐,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研究發現了青蒿素,解決了抗瘧治療失效難題,爲中醫藥科技創新和人類健康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1951年

屠呦呦進入北京大學醫學院

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

和植物等天然藥物的研發應用

結下不解之緣

畢業後,她進入中醫研究院

埋首於深愛的事業中

20世紀50年代,屠呦呦(右)與老師樓之岑一起研究中藥

上世紀六十年代,惡性瘧疾橫行

1969年

時年39歲的屠呦呦臨急受命

帶領科研團隊整理典籍、走訪名醫

對200多種中草藥

380多種提取物

進行篩查,反覆摸索

第191次實驗才獲得成功

屠呦呦和團隊終於研製出青蒿素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

以青蒿素類爲主的複合療法

作爲抗瘧首選方案

正是傳統中醫藥的寶貴价值

和屠呦呦對於國家使命的忠誠之心

讓世界瘧疾感染者免於病痛

重獲新生

屠呦呦說:“年輕人既要有自己的興趣,也要關注人類的需求,併爲此做出努力和奉獻,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爲之共同奮力。”

2020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鍾南山

長期致力於重大呼吸道傳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預防與治療,成果豐碩,實績突出。

青年時代

鍾南山考取了北京醫學院

畢業後

他先後擔任老師、臨牀醫生

將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醫學事業

2022年6月

一張廣州南——武漢的動車票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這張票

二等座上方寫着“無座”

乘車人是鍾南山

乘車時間是2020年1月18日

這讓不少網友想起

那時正是武漢疫情暴發的時候

那天鍾南山接到去武漢調研的任務

匆匆登上了去武漢的列車

沒有車票,只能坐在餐車裡

在抗擊非典型肺炎

和新冠疫情的戰鬥中

鍾南山挺身而出

成爲了許多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針”

“當國家需要我

我責無旁貸”

鍾南山說:“這世界屬於青年,就讓青年改變世界。”

2024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王永志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主持我國多型號導彈研製、火箭研發和參與制定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藍圖,爲國防現代化建設和載人航天事業作出傑出貢獻。

1932年,王永志出生在遼寧

18歲時

王永志聽聞美國飛機在朝鮮戰場上狂轟亂炸

意識到國家需要強大的國防來守護

他放棄了原本做農業科學家的夢想

以優異的成績被清華大學

航空系飛機設計製造專業錄取

(後因院系調整併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其間被派往莫斯科繼續學習

後來,王永志又因爲國家需要

改學火箭導彈設計專業

當時,導彈專業非常敏感

上課不允許記筆記

腦袋記住多少算多少

留學期間,由於保密要求十分嚴格

王永志竭盡全力強化記憶力

力爭多帶回一點知識

留學回國後,王永志參與了

我國自主研製的首型彈道導彈

“東風二號”的發射過程

然而在試射前夕

因爲高溫導致推進劑膨脹

不能灌進足夠的燃料

導致彈頭無法達到計劃射程

當時,30歲的王永志

主動敲開錢學森的大門

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被採納

經過一次次改進

1964年6月29日

“東風二號”導彈發射成功

這標誌着我國的導彈事業

從此邁向自主研製的道路

王永志說:“希望後輩認真學習‘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理想志願,繼續圓夢飛天。”

2024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王振義

著名醫學家和醫學教育家,成功實現將惡性細胞改造爲良性細胞的白血病臨牀治療新策略,爲醫學實踐和理論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放棄申請藥物專利,無私公開治療方案,使更多患者受益。

1978年

王振義投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研究

這是一種最爲兇險、死亡率最高的白血病

經過八年研究、測藥無數

王振義終於攻克難題

爲了讓更多患者能無負擔地使用藥物

王振義放棄了專利申請

甚至儘自己最大努力

將藥物價格“打下來”

這種被患者稱爲“特效藥”的

口服黃色小藥丸

被納入了醫保

他說

“錢或名譽的事,我不會去想

我只想病人能好”

如今

在上海交大醫學院一進門

就能看到一塊石刻上書寫着

“報效祖國 服務人民”

這八個大字由王振義院士親筆書寫

以期無數青年學子

盡瘁科學,造福人類

王振義說:“年輕人要認清自己從事科研的動力和最終的人生價值是什麼,要得到人生有價值的結果,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功。只要在一個方向上不斷努力,總會得到應有的結果和期望的成就。”

2024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李振聲

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和農業發展戰略專家,開創了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先例。他組織實施農業科技“黃淮海戰役”、提出並推動“渤海糧倉”項目建設,爲促進我國糧食增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初

受條鏽病肆虐影響

我國糧食年產量一年就損失100多億斤

相當於4000萬人一年的口糧

1956年

25歲的李振聲瞄準這一世界性難題

響應中央支援西北建設的號召

遠赴西北工作

糧穩天下安

李振聲 一輩子紮根麥田

不僅培育出抗病

耐鹽的高產優質小麥

還組織開展了多個具有戰略意義的

重大農業科技攻關項目

李振聲回憶當時

“在火車開動的時候

雖有留戀之情

但你是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70餘年的科學生涯中

李振聲始終把“回報國家”作爲奮鬥目標

爲“讓中國人吃飽飯、吃好飯”而不懈努力

李振聲說:“一個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標必須明確、集中,要跟着國家需求選擇自己要做的事情。”

2024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黃宗德

先後參加渡江戰役、江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在多場戰役戰鬥中衝鋒在前、屢立戰功,爲保家衛國浴血奮戰,是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鬥英雄。

1948年12月

17歲的黃宗德參軍入伍

成爲山東榮成縣海防大隊的一名戰士

1949年4月

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

回憶起第一次參加戰鬥

黃宗德說

“我不會水

但有一個信念

我絕不能犧牲在這

我們要解放全中國”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

黃宗德 面對

敵人軍用雷區、鐵絲網

和火力點交織構築起的防線

以及敵人密集的彈雨

第一個躍出陣地

率領全班突破7道鐵絲網

攻下敵前哨陣地

他帶領戰友策應兄弟部隊

突破敵防線

打掉敵地堡3個,斃敵7人

隻身俘敵22人

那時他年僅22歲

每當他接受榮譽獎章

總是忍不住想起逝去的戰友

“我是倖存者

他們纔是英雄”

如今

黃宗德雖已93歲

身患膀胱癌等多種疾病

但仍堅持做紅色基因的傳遞者

用實際行動踐行着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黃宗德說:“強大的軍隊是國家安寧的保證,部隊的同志們要忠於黨和人民,好好提高本領,爲保衛國家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貢獻。”

值此

新中國成立七十五週年之際

向13位“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致敬!!!

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