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力挺!無人駕駛將迎高光時刻?

消息面上,11月12日盤後,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加快推進交通運輸智慧物流創新發展。加快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樞紐等建設,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加快開展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汽車准入和通行試點。統籌加強交通運輸智慧物流標準協同銜接。有序推動自動駕駛、無人車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示範應用。

行業邏輯

1、政策端:政策再度發力,爲無人駕駛保駕護航

我國高度重視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的發展,將其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鼓勵智能網聯汽車的准入和通行試點,以及在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的示範應用,爲無人駕駛的進一步推廣奠定基礎。結合此前《“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指南(試行)》等政策,足以見得國家對無人駕駛推動的決心之強,未來無人駕駛有望乘勢崛起。

2、需求端:市場需求潛力巨大,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滿足了市場對於高效、安全運輸的需求,具有輔助駕駛或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銷量快速增長。消費者對於智能出行的需求日益增長,特別是在物流配送、共享出行等領域,無人駕駛汽車展現出巨大的商業應用潛力。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車路雲一體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測》數據顯示,預計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產值增量預計爲7295億元,到2030年有望達25825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爲28.8%,表明車路雲市場仍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來源: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3、供給端: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協同推動無人駕駛產業化

在供給側,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和產業鏈的完善,技術的領先也是投資無人駕駛板塊的底氣所在。近年來,我國企業在感知技術、決策算法、控制執行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感知設備的性能不斷提升,爲無人駕駛車輛提供了更加精準的環境感知能力;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使車輛能夠在複雜環境中做出更加智能的決策;電動化、輕量化等技術的發展,提高了車輛的能效和安全性。與此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在不斷加強,形成了從硬件製造到軟件開發、從系統集成到運營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例如,百度Apollo平臺已經吸引了衆多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這些技術創新和產業鏈的完善,爲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提供了堅實保障。

相關基金

智能網聯車ETF基金(159872)中高風險R4

跟蹤指數:中證車聯網主題指數(930725.CSI)

風險提示: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