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不夠力 獨角獸不如歸去
圖爲陸學森主持首批Gogoro2交車典禮,舉辦大規模千人交車活動,創下國內單日最多人一同啓用電動機車紀錄。(Gogoro提供)
被點名是「臺灣獨角獸」的Gogoro即將赴美上市,對於聲聲盼在臺灣上市的政府,何其諷刺?回顧過去,除了國發基金注資,政府自始至終沒有對電動機車、甚至綠能產業提出完整政策,如今Gogoro還得面臨各國換電聯盟逐漸成形的競爭壓力,已無太多選擇。
平心而論,政府很想留住Gogoro,金管會年年都有爲其量身打造的「多元上市方案」,就是想借由Gogoro的獨角獸光環,活絡臺灣的資本市場,但這其實就是收割,對於Gogoro這樣的新創公司,產業政策支持更重要。
對照這10年的發展軌跡,除了國發基金注資之外,還真的就「沒了」。先是電動機車換電規格的公版之爭,讓兩大陣營撕破臉,臺灣徒有「機車王國」之名,但內部難以整合,連中油招標換電站都在互毆,更遑論扶植。
政策延續性更是不堪,副總統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時,喊出2035燃油機車落日,卸任後便無疾而終,取而代之的是補助縮水、變相鼓勵七期燃油機車等政策,導致Gogoro陷入市佔率萎縮困境,到頭來只能單打獨鬥。內憂無解,外患卻日益嚴峻。當日本四大機車廠Honda、Kawasaki、Suzuki加上Yamaha組成換電聯盟,Gogoro領先的優勢持續流失,在政府幫不上忙、壓根也沒想要幫忙下,當然就得另謀生路,否則只能在臺灣餓死。
對Gogoro來說,雖在臺灣發跡、主要業務範圍也在臺灣,但臺灣市場不夠大,擁抱全球市場成爲必經之路。只是,現階段僅頂着「臺灣招牌」要打國際杯,何其困難,光知名度就輸人一截,赴美上市確實是機會。
再從歷年增資來看,除了尹衍樑、王雪紅跟國發基金,其他股東都是外國企業,硬要說Gogoro是「純」臺灣企業也很牽強,濫用民族情感綁架也大可不必,赴美能有更高本益比跟更多元籌資來源,何不給予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