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物件有40年曆史,認識它們的都老了,還有些當年用來娶媳婦
在那個連電都用不起的年代,很多老物件對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幫助。今天就來看看這些老物件,或許還有你曾經用過或者認識的。
這東西在我們這邊叫做蓋,也可能有別的叫法。它主要的作用就是讓牲口拉着,人就站在左右兩邊,用來碾碎一些比較大的土塊,我們那邊叫土坷垃。
小人書是每一個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極具印象的東西,那時候很多人憑藉着白小人書胎養家餬口。看一本書一分錢,好多人都會圍在那裡觀看。攤主會制一個馬紮子,有些孩子一看就是半天。
在沒有電的時候,馬燈就是人們照亮時候最好的選擇,因爲它的防風性能非常出色,所以就算是戶外也不可能熄滅。記得我小時候院子裡就有一盞馬燈,到了夏天,孩子們會在馬燈下玩耍,女人則在一邊說笑。
這個像熨斗一樣的東西就是熨斗,只不過它不像現在這樣是蒸汽式的,就是一個大鐵塊子,我們需要用水把它煮熱了之後熨衣服,照樣能起到很平的效果。只是儘量別用它去熨粗布衣服,容易損壞。
這是腳踩打穀機。一般來說只有爺爺那輩的纔會用過他。後來不再用了,聽老一代人吐槽,這東西簡直就像閻王一樣,每次用它都會丟掉半條命,手還要很用力,不然就會被捲進去。
年畫是很多老百姓過年時候喜歡張貼的,直到現在,農村還有不少老百姓喜歡貼年畫。但在城市中,貼年畫的確實已經越來越少了,年輕人會到商場買福字,而那種福字設計又非常精美,同樣也可起到歡慶新年的效果。
玩圈有一句話叫做窮玩車,富玩表,說的就是手錶絕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所以在沒有改革開放之前,誰家要是有一塊上海牌手錶,那絕對就不是一般人,拿着這塊手錶出去找媳婦,基本就是一找一個準。
這是地瓜幹,到現在還有賣的,而且銷量還不錯,同時人們還開發了很多新的吃法,比當年我們吃的地瓜幹可好多了。
我記得我們那時候的地瓜幹不光有填飽肚子的作用,還有當聘禮的作用。我父親曾經講過,我媽就是我爺爺用半袋子地瓜幹換來的。當時我父親不想娶她,氣的我爺爺打斷了兩條木棍:就爲了給你娶上媳婦,我都給人家半袋子地瓜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