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 分寸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口無遮攔的人,缺乏自省和智慧;言語不遜的人,缺乏換位和悲憫。
懂分寸的人,與人交往中讓人感覺舒服又不失體面,留白又並不疏遠。
這是一個人的能力,更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教養。
沒有分寸的玩笑,
傷人而不自知
《增廣賢文》有云:“話到嘴邊留半句,事到臨頭讓三分;飽經世故少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無論關係多熟,揭人短和開玩笑都是兩回事。
不分場合、毫無尺寸的幽默,是把別人的痛苦當做笑話的素材,往別人傷口上撒鹽。
越是親近的人,越不能拿對方的痛楚和弱點作爲自己的談資。
你無心的一次調侃,可能是刺在別人心上的一把尖刀;你所謂的幽默感,可能在不經意間就撕破了對方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尊嚴。
語言可以像春風般舒服,也可以化作利刃直穿人心。一個人的言行,是他內心世界的折射。
口無遮攔的人,要麼是涉世未深,未經歷人世風雨,要麼就是單純的壞。
把自己的優越感凌駕在別人的痛苦上,以打壓別人的方式,來彰顯自己的聰明。
生活中,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留好自己的分寸,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刨根究底地追問,
是最大的愚蠢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也有不足爲外人道的苦衷。
面對別人的提問,在所有的避而不答和答非所問中,我們早已表明自己的態度。
可生活中總有那麼些人,總愛不斷追問別人的過往,不斷提醒別人的處境有多難堪。
有些“關心”,看似是一種熱情,卻令人感覺如芒在背。
我們無法對別人的經歷感同身受,就不要對別人的過往刨根問底。
不要掀開別人的傷疤,然後再問人家疼不疼。
真正的善良,是在別人受傷時,悄悄躲避開痛處,並給予一份關懷。
站在別人的傷口上事不關己地高談闊論,是愚蠢的象徵。
一個人最頂級的善良是既能體諒別人的苦衷,也會恰如其分地保持沉默。
真正的聰明人:
懂分寸,知進退
任何一段關係,無論親疏遠近,都需要守住交往的界限。
經歷越多便越明白,有時候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是“熟人生處”。
有句話說,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爲熟,結果反生隔離。
越是好的關係,越要把握分寸。
懂得適可而止,才能得到長久的平安;
懂得敬而遠之,才能避免無意的冒犯;
懂得將心比心,才能收穫真正的情誼。
窺探他人的窗,無益於自己,也無益於他人。
與其摻和別人的生活,不如用心過好自己的日子。
直爽不等於無所顧忌,親密不代表真的無間。
不探人隱私,不戳人痛處,不強人所難,是爲分寸之道。
餘生,願你守邊界、知進退,於繁雜世間,做個智慧人。
本期編輯 | 靳佳
©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
資料來源 | 洞見、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十點讀書;圖片來自網絡
點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