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收益你滿意嗎?重磅理財數據出爐

存續規模較年初下降、保守型投資者佔比提升、權益類產品佔比仍小、深挖他行代銷和構建直營App——這是26.8萬億銀行理財剛剛走過的2023年。

整體規模持續下降

2月2日,中國理財網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22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累計新發理財產品3.11萬隻,累計募集資金57.08萬億元。

截至2023年末,前述機構共有存續產品3.98萬隻,較年初增加14.86%;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2023年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率保持穩健,年平均收益率爲2.94%。

記者梳理髮現,2023年底存續理財規模較年初下滑約3.07%,這也是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連續第二年下降。據中國理財網披露,2022年末、2021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分別約27.65萬億元、29萬億元。

權益產品佔比仍小

去年,理財產品貨架持續變化。數據顯示,淨值化轉型深化,截至2023年末,淨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達25.97萬億元,佔比爲96.93%,較年初增加1.46個百分點。

2023年1月,原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印發的《關於規範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正式施行,規範現金管理類產品業務運作,防止不規範產品無序增長和風險累積,穩定市場預期,推動業務規範可持續發展。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仍有所上升。據悉,2023年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爲21.18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79.03%,較年初減少3.68個百分點。其中,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爲8.54萬億元,佔全部開放式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爲40.32%,較年初上升 2.02 個百分點。

按投資性質來看,固定收益類產品則仍是主流。2023年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達25.82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達96.34%,較年初增加1.84個百分點。

銷售渠道多元化提速

2023年,各大理財公司積極拓展銷售渠道,母行以外的代銷渠道佔比持續增加。數據顯示,已開業的31家理財公司中,有28家理財公司打通了除母行外的其他銀行代銷渠道。

此外,17家理財公司開展了直銷業務,全年累計直銷金額0.26萬億元;理財公司合作代銷機構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23年底,全市場有491家機構代銷了理財公司發行的理財產品,較年初增加163家。

而在去年,“APP”成爲理財公司拓展直銷渠道的新力量。《報告》顯示,寧銀理財在2023年實現從“0到1”的跨越,先後完成直銷櫃檯和直銷APP上線;華夏理財同樣在去年開發直銷 APP,打破銀行間壁壘,提供便利理財服務。

此前,普益標準研報指出,理財公司拓展直銷渠道存在諸多難處,比如理財公司官方APP存在與母行客戶羣體較大、理財公司自營官方APP的開發運營需要資金、人力持續投入等,因此只有少量理財公司嘗試搭建官方APP。

但從理財子公司的長遠發展來看,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未來開展投資者教育,甚至發力投顧業務,都需要理財子公司直接觸達客戶,需要獲取底層客戶的交易和行爲數據作爲支撐。普益標準認爲,直銷APP正提供了長遠發展所需的客戶底層數據資源。

“保守”投資者增加

《報告》顯示,理財市場投資者數量在2023年持續增長至1.14億個,同比增長17.84%。其中,個人投資者佔比超98%,全年新增個人投資者數量1686.29萬個,新增機構投資者數量38.65萬個。

從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分佈來看,截至2023年末,持有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中數量最多的仍是風險偏好爲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佔比達33.95%。此外,風險偏好爲一級(保守型)的個人投資者佔比則較年初提升2.02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亦有部分投資者持樂觀態度,風險偏好爲四級(成長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佔比均有所增加,佔比分別較年初提升0.14、 0.46 個百分點。

責編:汪雲鵬

校對: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