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真正的戰鬥”,我們是如何贏下的?

贏下印尼的賽後發佈會上,伊萬科維奇說了很多感謝,但他的第一句感謝,送給了自己的球員:

“感謝球員在場上的付出。”

這句話說得沒錯,當比賽結束的哨聲吹響的時候,王大雷重重地拍擊着地面,這位向來被認爲擁有一顆大心臟,因爲前三場比賽丟掉了12球而飽受批評的門將在賽後坦言,球員們的心理壓力其實都很大。

他們都知道,主場對陣印尼必須萬無一失,所以,所有的球員都爲這場比賽付出了一切,老將們打着封閉繼續堅持,小孩們則直接拼到肌肉痙攣。

爲的只是贏下這場“真正的戰鬥”。

上一場比賽,國足再次被逆轉落敗,而在賽後發佈會上,伊萬科維奇認爲國足輸掉前三場比賽是難免的事情,“對陣印尼是真正的戰鬥開始”。

雖然沒有人認爲國足應該戰勝日本、沙特和澳大利亞,但在印尼都可以從沙特和澳大利亞身上拿到積分的時候,國足三輪過後0分墊底的成績就顯得格外刺眼。所以這場比賽,伊萬科維奇的國足迎來背水一戰,如果還是無法取勝,那麼無論領導有多麼信任他,他也只能做好下課的準備了。

於是在這場比賽,伊萬科維奇搬出了他執教國足之後的第一套戰術體系:

442菱形中場。

實際上,這套戰術在國足的身上並不好用,因爲就是在這個戰術體系之下,國足在客場被新加坡隊逼平。

然而在最需要三分的時候,伊萬科維奇能想到的辦法,依舊只能是他用過的辦法。

爲此,他特意擺上了三個前鋒,張玉寧和拜合拉木攜手突前,他的身後便是韋世豪,一位其實沒怎麼踢過中場,更擅長突擊和向前的進攻球員。

人員選擇上已經如此激進,戰術策略自然也不甘落後,所以在開局階段,你可以看到中國隊在主場大舉壓上,猛烈逼搶:

對於國足來說,這其實是相當危險的選擇。

因爲在對陣澳大利亞的比賽裡,國足已經充分暴露了自己在擴大隊形的時候,極易出現的三線脫節的問題,能被技術粗糙的澳大利亞一次次打穿中場和肋部,就是在這樣看似積極的戰術策略之下。

然而在這段時間,印尼卻並沒有抓住多少向前的機會,他們對於空間的捕捉並不高效:

很顯然,這支因爲歸化了大量球員而在賽前被廣泛報道的球隊,沒有在客場打出多少讓國足驚慌失措的進攻,唯一的一次,或許就是印尼通過換位進入中路的這腳遠射:

在主場,國足球員自然會被現場火熱的氣氛所點燃,張玉寧等人,開始一次次地爭奪後場送上來的長球:

是的,本場比賽的國足在有球時打得非常直接,伊萬科維奇沒有計劃讓國足球員進行腳下的傳導,這一點從李磊拿球之後身邊沒有接應,他會直接把球送到前場就可見一斑了:

既然擁有兩名不知疲倦的中鋒,也在進攻中佈置了更多的前鋒元素,這樣的戰術打法倒是可以理解,而且在442菱形中場的打法裡,由於大量的兵力都集中在肋部和中路,邊路的確會出現相對空虛的情況,如果這裡的空間由邊後衛的插上來補充,那麼邊後衛的體能就會快速流失,這對後續的防守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隱患。

所以從攻守平衡的角度來說,李磊等人更多用傳球而非插上來幫助進攻,這一點也是正確的。

然而,邊路的空間依然存在,這一點就只能由邊中場和中鋒的拉邊來進行佔據了:

李源一不僅在進攻時要進行額外的幫助,防守時也要如此:

所以,中國隊的中前場球員在上半場前半段打得非常辛苦,體能從這時就已經在快速流失,然而中國隊陣地進攻的效率很低,並不能把球很好地控制在腳下,也不能很好地壓制住對手,所能依靠的進攻手段,實際上還是定位球。

比賽第20分鐘,韋世豪展現了自己的前鋒能力,作爲場上爲數不多敢做動作的球員,他先是製造了定位球的機會:

隨後,國足便在這次定位球裡把球送到門前,拜合拉木攻破了球門:

這位來自新疆的小將近來飽受爭議,雖然他已經在短短6場國足生涯裡打進了2粒至關重要的進球,但依然有不少球迷認爲他的能力不足,殊不知現在的國足能擁有這樣充滿活力的年輕人,而且還是在對抗和跑動層面同時滿足要求的前鋒,這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管怎麼說,在進攻球員的幫助之下,開局投入的大量體能至少沒有白費,換來了一個關鍵的進球。

然而,伊萬科維奇的國足取得領先已經並不新鮮,他們更需要做的是把領先優勢保持下去。

丟球之後,印尼開始將陣型前壓,並且在進攻端投入更多的人手:

實際上,印尼這樣的進攻表現並不會讓國足感到太大的壓力,因爲申臺龍顯然沒有利用到國足442菱形中場的天然弱勢。

如果印尼嘗試着在中場或前場進行大範圍的橫向調度,不斷地用左右橫移來牽制中國隊的防守移動,那麼中國隊的體能將會進一步流失,在防守中也可能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和空當。

印尼沒有這樣做,而是尋求在某個邊路進行直接的配合和衝擊,這對中國隊來說是好事,但在這種相對低效的進攻中,中國隊還是給對手奉上了一些機會。

當對手開始更多的持球、進攻時,作爲防守方,自然會在身體層面承受更大的壓力,因爲你需要不斷的跑動和對抗,才能封鎖住對方想要利用的空間,而且在精神層面也是如此,你不能出現一絲絲的注意力不集中,否則都可能會釀成大禍。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作爲防守方的壓力和消耗都很大,好不容易奪回球權,其實需要把節奏適當放緩,從而讓大家都能喘上一兩口氣,再繼續之後的反擊或防守。

然而,國足球員顯然沒有得到這樣的指示,在這段被印度尼西亞圍攻的時間裡,國足依然秉持着“有球就打,有空間就向前”的基本思路,完全依靠球員的生拼硬搶來嘗試着突出重圍:

但在長時間的體能消耗之下,中前場球員爭搶一點和二點的效率已經不堪入目,所以這種毫不考慮中場控制,除了防守就是反擊的打法和思路,反而將大量的寶貴球權重新還給了印尼隊,甚至還不乏在球權轉換時暴露空間,從而被印尼打出威脅的時刻。

印尼在上半場最有威脅的一腳攻門,便來自這樣的球權轉換:

當然了,你不能說這樣的思路是完全錯誤的,因爲在出現風險的同時,國足也迎來了第二個機會。

上半場第44分鐘,國足在球權爭奪中抓住了印尼的隊形空當,高準翼神來之筆的一傳,張玉寧打進了第二球:

這粒大大增加取勝概率的進球有多麼寶貴,看看張玉寧在慶祝時的熱淚就可想而知,而下半場的比賽過程,更是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回看整個上半場,你會發現國足縱然取得了2-0的領先優勢,但踢得非常辛苦,不僅在進攻時要投入所有,在防守時也是一樣,無球時如此,有球時也是如此,這一點當然會讓重視拼搏精神的球迷無話可說,因爲球員們的鬥志與投入已經徹底拉滿,但這並不利於國足在下半場的發揮,你還有整整45分鐘的時間要度過。

衆所周知,國際大賽上的中國隊向來年齡偏大,隊內遍佈30歲上下的球員,哪怕是在已經很喜歡提拔新人的伊萬科維奇治下,哪怕是在這場比賽,也是一樣:

韋世豪29歲,李源一31歲,王上源31歲,李磊32歲,蔣光太30歲,就連高準翼也已經29歲了。

所以這樣一支球隊,必須時刻注意體能的合理利用,但伊萬科維奇的戰術顯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

而且,伊萬科維奇還是一位並不擅長換人和調整的教練。

下半場回來之後,在兩球落後的印尼隊直接連換三人,在下半場開局階段壓制中國隊,製造了大量角球、任意球的情況下,伊萬科維奇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節奏。

他在比賽進入60分鐘之後,才做出了第一次換人,而這次換人只換了一個人,用汪海健換下了消耗巨大的李源一。

這一個換人,對於平均年齡逼近30歲,因執行戰術而接近力竭的中國隊來說,只能算是杯水車薪,所以在整個下半場,你逐漸看不到了中國隊的反擊嘗試。

整支球隊就像在面對日本隊和韓國隊一樣,在進行無窮無盡的防守,而更爲致命的是,進入60分鐘之後,印尼隊逐漸找到了進攻竅門,他們開始用對角線長傳來捕捉中國隊在弱側的空當,進攻也因此變得愈發危險:

所以在這段時間,你可以看到中國隊的體能已經徹底枯竭,包括張玉寧、謝文能等跑動量巨大的球員,都紛紛出現了抽筋的現象。

不僅是場上的高準翼十分困惑,就連場邊的球迷都忍不住喊起了“換人”,但伊萬科維奇的第二次調整直至82分鐘才姍姍來遲,但已經有一點晚了。

3分鐘後,印尼扳回一球:

很顯然,這粒進球會激發印尼隊的鬥志,而且因爲下半場的國足不斷地進行治傷,這導致傷停補時多達9分鐘。

萬幸的是,印尼缺少足夠有力的撞城錘,哪怕國足球員因爲主教練的戰術和換人已經筋疲力盡,但印尼還是無法找到攻破球門的辦法,就在這樣極爲煎熬的9分鐘之後,全場終於等到了那一聲如釋重負的哨聲。

所以,該如何評價這場比賽呢?

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結果,我們終於迎來了在十八強賽的第一場勝利,拿到了第一個三分,從而在三連敗之後恢復了一定的信心和競爭力。

不管怎麼說,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終於踏出,視線也可以看向目標的第四名了。

然而,主場對陣印尼,兩球領先卻依然打得如此艱苦,我們該在哪一個對手的身上去期望第二場勝利呢?

伊萬科維奇通過442菱形中場堆砌出來的三個前鋒,確實打出了不錯的效果,但他絲毫不考慮控制比賽的戰術思路,讓國足在這場取勝的比賽裡只獲得了24%的控球率。巨大的消耗之下,球員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伊萬科維奇的換人調整卻無法幫助到中國隊。這還是讓人很難樂觀地相信,他真的能率領這支球隊走得更遠。

當賽後被問到換人調整爲何如此緩慢時,伊萬科維奇表示換人不是因爲戰術,而是因爲傷病,“這側面體現了球員全力以赴,充分投入,才帶來了關鍵的勝利。”

對於勝利到底是怎麼來的,伊萬科維奇的確有着清醒的認識,這是一場球員們通過真正的拼搏,拿下的“真正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