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預計11月A股繼續體現爲震盪 關注階段性結構性機會
智通財經APP獲悉,招商策略發佈研報稱,展望11月,市場在經過了前期快速上行,行情擴散後,將會進入一段時間相對平穩的階段,爲下一個階段的行情進行蓄力。前期諸多政策在公告後逐漸進入驗證期,而部分獲利盤在年底有動力落袋爲安的動力,美國總統大選出爐也可能會造成短期擾動。而短期賺錢效應出來後,資金仍會繼續尋找新的機會,而11月中下旬又進入開始對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預熱期,市場調整的空間也難以太大。總體來看,11月將會繼續體現爲震盪,結構分化的局面,針對重磅會議的落地和預期,將會產生11月份階段性結構性機會。後續市場有望圍繞財政政策發力方向和經濟工作會議預期進行佈局,總體來看,市場可能重回藍籌、質量風格。行業層面,仍兼顧以“穩增長”“智安醫”爲主要的選擇方向。
1、重磅會議接連召開後,經濟數據邊際改善,效果開始顯現
隨着9月26日政治局會議召開,一系列經濟政策開始發揮效果,最直接的9月廣義財政支出(一般公共支出+政府基金性支出)增速明顯回升至轉正,前期發行的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開始使用。相對應的基建施工增速重新回正,顯示財政支出的力度加大。
此前安排的財政支出中,有3000億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從9月的社會零售數據來看,家電、汽車、傢俱的銷量均出現了明顯的反彈,有力的支持了消費數據的回暖。
前期一系列地產政策也開始發揮作用,10月以來30大中城市的新房銷售上行斜率明顯提升,較去年10月銷售面積從此前的雙位數負增長,收窄至-3.7%,止跌回穩的態勢明顯。
最新公佈的十月製造業PMI保持了回升的態勢,重新回到了50榮枯分水嶺以上。
總體來看,9月一系列會議召開後,政策力度明顯發力,政策效果開始顯現,此前對經濟拖累較大的廣義政府支出+地產銷售的總金額開始觸底回升,廣義政府支出+地產銷售的總金額指標是過去三年市場非常看重的指標,歷次的反彈,如2022年4月之後,2022年10月之後的兩輪反彈,都是在這個指標企穩回升之後發生的。
從目前的政策態度和力度來看,廣義政府支出+商品房銷售金額在本輪政策發力後有望進入上行週期,以抵消可能的未來出口和企業資本開始的下滑。因此,未來政策不斷髮力有望對A股的情緒和估值產生持續的提振。
2、11月、12月重磅會議接連召開
10月人大常委會擬推遲至11月初舉行,增量財政政策規模與細則有望落地。10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委員長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趙樂際委員長主持會議。會議決定,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舉行。本次人大常委會有望審議通過10月12日財政部發佈會提到的增量財政政策細則,10月25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也在美國華盛頓受訪時表示中國這次推出的經濟刺激政策“規模相當大”,主要目的是提振內需,實現年度經濟增長目標。他表示,財政刺激措施的具體內容需經法律程序,要等全國人大會議結束後纔會公佈。
10月人大常委會有望落地的具體措施及細則或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擬一次性增加較大規模債務限額置換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的具體規模;2)擬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具體規模;3)其他可能的增量逆週期調節政策,包括是否考慮增發國債、是否調整年內預算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12月將接連召開聚焦經濟的政治局會議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全年經濟工作覆盤並對明年經濟工作做出部署。從市場表現來看,11月至中央經濟會議召開期間,市場多數上漲,從風格表現來看,並無明顯特徵。
從行業表現來看,家用電器(83%)、非銀金融(75%)、建築材料(67%)、地產(67%)、建築裝飾(58%)、鋼鐵(58%)、汽車(58%)、交運(58%)、機械設備(58%)跑贏萬得全A的勝率較高。從漲跌幅排名來看,社會服務、家用電器、建築裝飾、食品飲料、建築材料這五個板塊漲幅居前的概率更高。
3、增量資金的結構和變化
(1)10月以來,ETF出現淨流出,落袋爲安的特徵;但融資餘額大幅流入
此前ETF保持了持續流入的態勢。但是10月以來,隨着市場前期大幅上漲, ETF開始出現了階段性流出,這非常符合人性,前期底部抄底的資金在獲利後,開始獲利了結。
而此時,融資餘額反而有點“後知後覺”般大幅涌入市場,強化了10月的小票行情,這種主力增量最近底部流入,融資餘額流出;市場大漲後主力增量資金流出,融資餘額的流入並不是新鮮的事情。在2017年北向資金作爲主力增量資金時,就多次出現了“北向流入,融資流出”市場見到階段性底部;而“融資大幅流入,北向流出”市場見到階段性頂部或者出現階段性調整的特徵。
這裡的核心原因是因爲,融資餘額需要有抵押品,一般如果以股票作爲抵押品,那麼一定就是市場下跌時,融資能力削弱,會在持續下跌時融資餘額流出,而在市場上漲一段時間後,抵押品升值,那麼融資餘額的能力就會提升,可以加倉從而形成正反饋。而又由於融資餘額以個人投資者爲主,更加偏好中小個股,因此,融資餘額大幅增加時,往往呈現中小市值表現較好的特徵。
而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主力增量資金已經逐漸變爲ETF,重要機構投資者和居民開始逐漸加入到ETF的買入行列中來。而今年2月份的見底前,正是ETF大幅流入,而融資餘額大幅流出。而在九月底市場見底前也出現了ETF大幅流入和融資餘額尚在流出之後。
近期市場呈現炒小特徵,ETF資金流出而融資餘額大幅流入。但需警惕,融資融券作爲階段性增量資金可能強化市場趨勢,若部分脫離基本面、估值高且前期漲幅大的公司出現調整,可能反向推動融資餘額迅速減少,形成向下正反饋。
(2)ETF流出後,是否意味着趨勢終結?從過往資產經驗表現來看,可能後續持續流入的概率較大
在中國市場,增量資金對於某一類型資產的投資行爲,可以觀察到一種典型的三個階段模式:淺嘗輒止、漸入佳境和如火如荼。
第一階段:淺嘗輒止
在資產價格初步開始上行的第一年,投資者往往持謹慎態度。他們可能對新出現的投資機會持觀望態度,或者只是小規模地嘗試投資。由於市場尚未形成明顯的上漲趨勢,投資者對於這類資產的熱情並不高。甚至當資產價格有所上漲後,一些投資者會選擇落袋爲安,即賣出資產以鎖定利潤,導致在第一年,該類型的基金或產品並未出現大規模的資金流入,甚至可能出現贖回的情況。
第二階段:漸入佳境
然而,當資產價格在第二年繼續上行時,之前贖回或未充分投資的投資者開始感到後悔。他們意識到自己可能錯過了賺取更大利潤的機會。隨着資產價格的持續上漲和市場的樂觀情緒,這些投資者開始重新買回之前賣出的資產,或者增加對該類資產的投資。這種買回行爲進一步推動了資產價格的上漲,形成了良性循環。
第三階段:如火如荼
在資產價格連續上行兩年後,如果投資者在這兩年中獲得了可觀的累積回報率,他們對這類資產的預期回報率會大幅上調。這種高預期回報率吸引了更多的資金流入。在第二年的下半年或整個第三年,該類型資產可能會迎來更大幅度的資金流入。這種資金流入不僅進一步推高了資產價格,還形成了強烈的正反饋效應:資產價格上漲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而更多資金流入又進一步推動資產價格上漲。
這種三階段的投資行爲模式反映了投資者心理和市場動態的變化。在初期,投資者對新機會持謹慎態度;隨着市場趨勢的明朗和資產價格的上漲,他們的信心逐漸增強;最後,在高回報的吸引下,投資者蜂擁而入,推動市場進入加速上行狀態。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正反饋循環也可能導致市場泡沫的形成和風險的積累。
因此,中國的各類型資產都有連續兩年緩慢上行後,在第二年下半年開始,進入加速上行狀態的特徵。
過去十年股票市場有兩輪較大的行情,分別是2013~2015年和2019~2021年,而這兩輪行情的增量資金入市途徑分別是槓桿資金和主動偏股基金,而從這兩次居民資金的行爲形勢來看,都是在第一年淺嘗輒止,規模小幅增加;第二年上半年繼續小幅增加,到了第二年下半年開始,逐漸進入漸入佳境的狀態,增量資金開始加速,在第三年上半年進入如火如荼的狀態,增量資金大幅增加,最終形成了增量資金和市場的正反饋,帶來指數的加速上行。
自2023年下半年起,ETF市場迎來了規模的大幅增加,這一趨勢主要得益於重要機構投資者的積極買入,他們的行爲也帶動了部分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跟隨。然而,隨後的市場走勢並未如投資者預期,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9月份,指數整體表現較差,導致多數前期買入的投資者未能實現盈利。當9月下旬以來市場出現明顯上行後,部分投資者持有的ETF開始扭虧爲盈時,卻也迎來了資產價格上行第一階段的典型投資者行爲——淺嘗輒止。投資者在獲得初步利潤後,出於風險規避和落袋爲安的心理,選擇了贖回ETF,導致10月之後ETF規模出現下降,這一行爲模式與過往市場經驗高度吻合。
展望未來,若經濟政策持續發力,風險偏好得到不斷改善,且明年開年後市場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兩會召開前後受到政策推動而出現進一步上行,那麼指數在第二年取得正回報的可能性將大增。在此情境下,預計許多投資者將重新評估市場,並可能選擇重新買回ETF甚至進一步加倉,進入漸入佳境的投資狀態。若明年上半年指數繼續錄得正回報,投資者在連續兩年獲得正收益後,其對股票市場的預期回報率將顯著提升。這將極大地增強投資者的信心,並有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推動市場進入如火如荼的狀態,投資者將持續加倉ETF,與市場上漲形成強烈的正反饋循環。
(3)10月以來,ETF和融資融券的買入方向
10月融資融券和ETF出現背離,融資大幅淨買入而ETF邊際淨賣出。10月資金供給端,融資淨買入2684億元,股票型ETF淨流入368億元,ETF淨流入有所收窄,融資資金貢獻主力增量資金。資金需求端,市場好轉後重要股東減持動力提升,重要股東淨減持規模擴大。
10月融資資金連續四周淨流入,累計淨流入2684億元。ETF僅國慶後首周放量,隨後轉爲持續淨流出,國慶後首周股票型ETF放量淨流入1477億元,隨後三週持續累計淨流出1066億元。
結構上,A500 ETF上市後,成爲10月淨流入金額最多的ETF。自10月15日中證A500ETF上市以來,中證A500ETF持續淨申購671億份,而此前規模持續擴張的滬深300ETF10月整體淨贖回2.23億份。此外,科創板和創業板ETF僅在10月首周出現大幅淨申購,隨後三週轉爲淨贖回。
(4)美國非農大幅回落,市場繼續預期11月降息25BP
受颶風和罷工活動影響,10月美國新增非農大幅回落。11月1日週五,美國勞工部公佈數據顯示,美國10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2萬人預估爲增加10.5萬人,前值向下修正3.1萬人,至22.3萬人。美國10月失業率爲4.1%,預估爲4.1%,前值爲4.1%。平均時薪方面,私營非農部門的平均時薪在10月同比上漲0.4%,達到35.46美元,過去12個月上漲4.0%,符合預期。
受颶風和罷工活動影響,10月美國新增非農大幅回落,但市場並沒有顯著定價本次非農數據。非農數據發佈後,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變動不大,繼續預期美聯儲11月繼續降息25BP(概率98.90%),12月降息25BP(概率82.70%),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繼續衝高。
4、三季報總結和亮點分析
(1)三季度全A增速負值收窄,非金融同比降幅擴大
A股2024三季報業績受非銀拉動降幅收窄,非金融及兩油盈利持續下滑。截至10月31日上午,A股上市公司業績披露率99.68%,根據一致可比口徑和整體法測算,整體A股2024Q3/2024H1/2024Q1累計淨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爲-0.5%/-2.5%/-4.3%,對應單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爲3.7%/-0.8%/-4.3%。非金融石油石化盈利持續惡化,2024Q3/2024H1/2024Q1淨利潤累計同比增速爲-7.8%/-6.4%/-5.6%,對應單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爲-10.5%/-7.1%/-5.6%。
剔除地產、電力設備相關個股後,A股24H1/Q3累計淨利潤增速分別爲2.3%和4.0%,相比23年年報和24年一季報均有改善;但剔除金融板塊後24Q3累計淨利潤增速轉負至-0.3%,說明三季度A股盈利主要靠金融尤其非銀板塊支撐,非金融板塊整體繼續承壓。
與上半年相比,A股Q3業績降幅收窄,主要受金融尤其非銀板塊拉動;非金融及兩油業績持續下滑,整體仍然承壓。如果後續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三季度可能是全年盈利的低點。三季度A股盈利仍然承壓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1)內需增長動能不足拖累價格下行,收入端恢復不及預期;2)儘管費用增速有限,但佔收入的比重仍然較高;3)受新能源、地產鏈施工相關週期股拖累較大,如鋼鐵、地產、電力設備等盈利較大負增對整體業績修復造成拖累。
大類行業中消費服務、公用事業、金融地產、 TMT 實現正增長,醫藥、資源品、中游製造同比仍下行,並且降幅擴大。消費服務受益於暑期假期催化、豬肉價格上漲生豬盈利回暖、必需消費穩健增長等,2024Q3累計利潤同比增速達到18.5%;其次是公用事業受益於用電需求穩定增長,2024Q3淨利潤同比爲 8.4%;金融地產受負債壓力減輕、投資收益增長等因素驅動2024Q3累計利潤同比轉正至5.2%;TMT維持穩健增長,2024Q3累計利潤同比增速爲5.1%;醫藥、資源品和中游製造利潤降幅較中報有所擴大,2024Q3淨利潤同比分別爲-7.3%、-10.3%和-16.0%。單季度改善的大類行業主要是金融地產。
主要指標顯示的信息中,值得關注的方面在於;
資本開支和在建工程增速持續放緩,未來供給端壓力有望減輕;
滬深300及主板淨利潤增速轉正;非銀板塊盈利改善明顯;
上證50、紅利指數、大盤成長、300質量等指數自由現金流佔總市值的比重有所提升;
但也需要注意:1)ROE小幅下降,並且銷售淨利率、資產週轉率、資產槓桿均有所下降,盈利能力仍較弱;2)非銀及兩油經營現金流佔收入比重下降,籌資現金流淨流出;3)鋼鐵、電力設備、地產等行業對整體拖累較大,盈利復甦仍有壓力
(2)關注現金流改善、產能拐點的領域
從自由現金流佔總市值的比重來看,三季度自由現金流(TTM)佔總市值的比重相對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石化、煤炭、交通運輸、通信、家用電器、紡織服飾、食品飲料等;相比去年同期,自由現金流佔市值的比重提升的行業主要有石油石化、有色金屬、汽車、機械、計算機、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公用事業等。在盈利相對承壓的背景下,現金流改善或穩健的領域,有望爲股東創造更多回報。
從產能擴張角度看,多數行業自去年中期以來資本開支增速持續收窄或下滑,僅信息技術仍保持擴張態勢。目前資源品、消費服務、金融地產資本開支增速的降幅出現收窄,產能收縮的情況有望得到緩解。
細分領域中經歷了較長時間產能收縮,目前資本開支分位數處於近十年來30%分位以下的行業,後續有望迎來產能出清拐點,主要包括:資源品領域(化學原料、化學制品、橡膠、小金屬、能源金屬、玻纖、);TMT領域(半導體、消費電子、計算機設備);中游製造領域(汽車零部件、乘用車、電機、光伏設備、風電設備、電池、電網等);消費服務領域的(農產品加工、食品加工、飲料乳品)等。
展望11月,市場在經過了前期快速上行,行情擴散後,將會進入一段時間相對平穩的階段,爲下一個階段的行情進行蓄力。前期諸多政策在公告後逐漸進入驗證期,而部分獲利盤在年底有動力落袋爲安的動力,美國總統大選出爐也可能會造成短期擾動。而短期賺錢效應出來後,資金仍會繼續尋找新的機會,而11月中下旬又進入開始對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政策預熱期,市場調整的空間也難以太大。總體來看,11月將會繼續體現爲震盪,結構分化的局面,針對重磅會議的落地和預期,將會產生11月份階段性結構性機會。
根據公開發布的信息,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於美東時間11月5日舉行,預計北京時間11月6日中午可基本確認選舉結果,目前國內總統選舉的主要關注點在如果特朗普上臺,會不會強調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從影響短期風險偏好,但實際上,無論是誰最終擔任美國總統,A股的最終表現還是依賴於國內經濟和增量資金的情況。2024年11月的美聯儲議息會議於11月6日至7日舉行,由於10月非農就業數據大幅低於預期,美聯儲降息預期重燃。此前在美聯儲降息預期削弱背景下,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走高。如果能夠重歸下行趨勢,對於A股至少不是壞事。
風格與行業配置思路
1、風格策略選擇:政策主導,迴歸藍籌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多月,市場呈現市值越小表現越好的特徵,個股交投非常活躍,伴隨而來的是融資餘額的大幅增加。
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有一下幾點:
第一,補漲的需求,9月最後幾個交易日,率先領漲的大盤、藍籌以A50爲代表。而年內中小風格指數跌幅均較大,因此,投資者在看到大盤藍籌率先領漲後,更加願意買年內跌幅仍較大中小風格股票。不過這種補漲當前已經進行的相對較爲充分。
第二,前期市場主力增量資金爲ETF,而10月初以來,ETF投資者在底部率先抄底後,有落袋爲安、止盈的動機,而根據此前的分析,融資投資者在股價上行後,融資能力變得更強,因此成爲10月的主力增量資金,而在10月融資融券交易佔全市場交易的比再度突破的10%,10%的交易佔比在過去8年經常成爲一個標誌性佔比,在融資交易佔比超過10%,呈現交易過熱的跡象後,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跑輸滬深300。
第三, 證監會會於2024年9月24日發佈了《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主要包括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提高監管包容度、提升重組市場交易效率、提升中介機構服務水平、依法加強監管六大方面內容,旨在進一步激發併購重組市場活力,支持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因此,市場對於併購的預期逐漸升溫,加之此前IPO節奏明顯放緩,審覈進一步趨於嚴格,更加大了對上市公司併購非上市公司的預期,對於有併購預期的中小市值公司,市場出現了較爲明顯的追捧。
不過,11月1日晚,滬深北交易所官網顯示,擬於上交所主板上市的永傑新材、擬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雙瑞股份、擬於北交所上市的林泰新材、天工股份均成功過會。這是自2023年9月以來,出現4家企業在上會的情況,並且四家公司同時過會。在市場逐漸回到正常交投狀態後,IPO的節奏也有望逐漸恢復。
因此,在前期中小風格佔優之後,隨着中小風格補漲到位,交投佔比出現較高的情況,並且此前大家預期的併購可能會隨着IPO節奏的逐漸恢復有所弱化,中小風格繼續進一步佔優的概率降低。
除此之外,大盤藍籌可能在最後兩個月重新迴歸,還有以下原因:
第一,11月即將召開的人大常委會,12月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於穩增長的定調和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可能會進一步推動經濟復甦預期,在經濟復甦預期回升階段,往往大盤,質量類股票會表現更好。
第二,四季度進入業績修正的階段,雖然市場部分投資者聲稱“可以不看業績”,但是這並不是常態,稍微拉長來看,業績仍然是決定股價表現的關鍵因素,到年底,投資者將會對於業績預期進行修正,如果前期漲幅過大,但是業績不及預期的公司,在資金熱場褪去後,仍然面臨這估值下修的壓力。尤其在業績有壓力的年份。
第三,ETF目前已經逐漸深入人心,在10月最後幾個交易日,在市場調整後,ETF又開始重新迴歸流入,ETF整體的風格還是偏權重,偏大市值公司,因此,如果ETF重回流入的態勢,仍然對大盤藍籌風格相對有利。
除此之外,10月下旬開始,中證A500聯接基金批量發行,目前渠道反饋發行情況較好,11月可能會進入批量建倉期。中證A500的構建規則使得中證A500的成份股和滬深300指數的重合度最高,重合度高達78%。因此,2023年以來中證A500指數的日漲跌幅和滬深300的相關係數最高。因此,中證A500聯接基金集中成立建倉時,對偏藍籌風格的指數將會形成更加正面的支撐。
2、2024年11月行業和賽道選擇方向
行業選擇層面,展望11月影響行業配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點:1)三季報業績落地,關注三季報及年報業績邊際改善的領域,如TMT、消費和部分順週期領域;2)一攬子政策持續推出,關注政策有望繼續加碼的領域,如受益於化債的建築、環保、計算機,以及新質生產力和地產產業鏈消費;3)美國大選結果即將揭曉,關注不同結果對相關行業的影響。
考慮未來一兩個月的角度,綜合考慮前期表現、估值、交易活躍度、景氣變化、政策和事件催化,建議重點關注有望受益於政策催化和業績改善或增速較高的領域,具體涉及電子(消費電子、半導體)、計算機(計算機設備)、家電(白電、家電零部件、廚衛電器等)、汽車(汽車零部件、乘用車)、機械設備(工程機械、自動化設備)等。
關注業績改善和產能盈利拐點領域
A股三季報整體仍然承壓,儘管全A累計同比降幅收窄,但非金融及非金融石油石化淨利潤累計同比降幅均擴大。ROE小幅下滑。
大類行業中消費服務、公用事業、金融地產增速相對較高;醫藥、資源品、中游製造業領域仍然處於負增長,並且降幅有所擴大。
細分行業中,2024Q3業績增幅顯著擴大的行業包括受益於豬肉價格上漲、養殖盈利回暖的農林牧漁,投資收益擴大、低基數的非銀金融,負債成本改善、息差趨於穩定的銀行,景氣改善的計算機等。
部分上游資源品行業如建材、煤炭、有色金屬等受益於較低基數或者供給改善等因素業績增速邊際改善,商貿零售受益於擴內需政策開始發力、電商直播火熱等因素疊加低基數效應,盈利同比轉正。
綜合以上,短期來看,建議重點關注三季報業績增速較高或邊際改善的領域,主要集中在:負債成本改善、投資收益擴大的金融板塊(非銀、銀行),供需改善、價格上漲的部分資源品(有色金屬、化學制品),低基數疊加需求穩健或有改善的部分消費領域(養殖業、飲料乳品、休閒食品、商貿零售等)、以及景氣改善的(半導體、通信、通信設備、工程機械)等TMT領域。
中長期結合產能擴張來看,多數行業自去年中期以來資本開支增速持續收窄或下滑,僅信息技術仍保持擴張態勢。目前資源品、消費服務、金融地產資本開支增速的降幅出現收窄,產能收縮的情況有望得到緩解。
細分領域中經歷了較長時間產能收縮,目前資本開支分位數處於近十年來30%分位以下的行業,後續有望迎來產能出清拐點,主要包括:資源品領域(化學原料、化學制品、橡膠、小金屬、能源金屬、玻纖、);TMT領域(半導體、消費電子、計算機設備);中游製造領域(汽車零部件、乘用車、電機、光伏設備、風電設備、電池、電網等);消費服務領域的(農產品加工、食品加工、飲料乳品)等。
前期表現、交易集中度和月度效應
前期表現:過去兩個月整體跑輸WIND全A指數主要集中在銀行、煤炭、公用事業等紅利板塊,計算機、非銀、房地產、傳媒、電力設備、通信等表現相對較好。
交易集中度:從不同行業換手率歷史分位數和成交額佔比來看,過去兩個月多數行業成交和換手分位數有所提升,其中科技和高新技術製造領域成交和換手率分位數相對較高,如軟件開發、計算機設備、軍工電子、自動化設備、消費電子、通信服務等,而化學原料、能源金屬、養殖業、醫療器械等交易和換手率分位數相對較低。
日曆效應:
由於每年例如業績預告、兩會、政治局會議、業績考覈等等具有季節性效應,每個月的行業有一定的季節性,也可以作爲行業選擇的參考。每年11月,相對較高概率出現超額收益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部分偏消費和成長等行業,如電子、紡織服飾、汽車、機械設備、通信等。
3、11月賽道和產業趨勢重點關注
11月重點關注五大具備邊際改善的賽道:國防軍工、汽車、人工智能、光伏、消費電子。
從中長期角度,建議以週期爲軸,供需爲錨。關注新科技週期下,全社會智能化的進展(大模型的持續迭代、算力基礎設施與AI生態的完善、AI商業模式的落地、以及AI對消費電子、機器人等賦能),國產替代週期下相關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國產大模型、國產AI應用與算力、國產集成電路產業鏈),以及雙碳週期下碳中和全產業鏈的降本增效(光伏、風電、儲能、氫能、核電),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下電動智能汽車滲透率增加。
風險提示: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海外政策超預期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