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年邁父母,如何平衡愛和責任?
參考消息網11月22日報道《印度時報》網站11月11日刊登一篇標題爲《老年護理經濟學:照顧年邁父母時如何平衡愛和責任》的文章,作者是烏馬·沙希坎特。全文編譯如下:
照顧老人並不容易。我們可以說說這爲什麼很重要:我們必須感恩父母;我們必須供養不能再爲家奉獻的人;他們給了我們太多,當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時,我們必須關愛和照顧他們;我們不能拋棄弱小和需要依靠的人;我們必須樹立善待老人的好榜樣,等等。在拋棄年邁父母幾乎就是犯罪的社會中,子女負責任的行爲標準已經確立。我們對自己說,照顧父母是富有愛心、善良、孝順和感恩的孩子應該做的。
然而,我們身邊有足夠多的例子表明,這種無私的行爲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容易。我們對父母盡心盡力,但我們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照顧老人受到讚賞感覺很好,但還不足以減輕照顧老人的壓力。我們否認自己的辛苦付出,寬厚大度地不提犧牲,將辛酸苦楚埋藏在心底。
隨着自己變老,我們轉身告訴孩子,我們不會讓他們揹負這樣的壓力。這顯然承認了這項任務的艱鉅。養老院爲人們提供了花錢安度晚年的選擇,但爲什麼我們很難接受照顧老人是一種可以在市場上付費購買的服務?
女性歷來是家庭中承擔照護責任的人。她們做飯、打掃衛生、照顧孩子和老人。當工作市場向女性開放時,我們對這些照護工作的看法就更打折扣了。人們認爲待在家裡照顧家庭的女性不如出去工作的女性有成就,因爲照顧家庭沒有收入。女性必須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做出選擇,無論她們選擇哪一種,都會被評頭論足。
與此同時,難以平衡離家工作和照顧家庭的責任影響了大多數女性的生活。爲了照顧孩子、老人和家庭,女性要麼忙得疲於奔命,要麼暫停工作、辭職或選擇不太理想的工作。照護服務市場隨之興起。家庭開始僱傭工人來幫忙做家務。照管兒童服務爲參加工作的女性帶來了希望。爲什麼對照護老人另眼看待呢?
也許我們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看法。許多上一代老人仍然把搬進養老院看作是被遺棄。他們擔心別人說長道短,擔心別人會怎麼評價他們的孩子。每個60多歲的人都親身經歷或從朋友那裡瞭解到的情況是,我們的父母願意住在他們已經住了多年的房子裡,周圍有認識很久的朋友,不願意搬到老年人護理機構,或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搬到孩子家裡,讓外包護理人員照顧。這種情況給他們好心的孩子帶來的負擔通常被忽略了。
在我們的社會裡,我們尊重和孝順老年人。即使他們的要求不合理,我們也要聽從。他們不像小孩子那樣聽話,小孩子願意進託兒所。兒女們以及他們的配偶,承擔着他們無法擺脫的任務。在對父母真正的愛和感激之情與冷漠地拒絕承擔責任之間,有多種折中選擇。
金錢,一如既往,是罪魁禍首。我們不喜歡市場控制我們的生活。我們不想給我們所熟悉的關愛和贍養行爲定價並外包出去。當我們將這些服務簡化爲貼上價格標籤的服務時,我們就會覺得我們作爲一個社會墮落了。我們希望我們內心的善良源泉永不枯竭,無私爲他人奉獻。或者我們認爲自己是被責任和品德驅使着去做必須做的事,不會拒絕。
如此對照護服務感到猶豫爲難,嚴重降低了已經出現的這些服務市場的效率。女性早已加入勞動大軍,而且多年來都在生育後承擔了太多的照護責任,但是一直沒有能力要求在工作場所提供強制性的日託服務。家務幫傭市場仍然不夠健全,預包裝食品和外包餐飲服務的發展無視消費者的健康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但仍然有人認爲,所有這些服務在某種程度上對社會不利,因爲它們將家庭必須無私地提供的服務貨幣化。
我們可以做得更好。這些選擇可以共存。我們可以培育這些服務,這樣它們就可以提供我們需要的支持,同時將我們贍養和照護的能力進行分層。我們需要圍繞這些選擇展開對話。因此,許多家庭在收入、支出、儲蓄、投資和捐贈方面的選擇都受到這些決定的影響。我們所關心的圈子必須擴大和務實,以便更好地瞭解權衡結果。(編譯/劉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