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面對惠臺政策26條 臺灣的自信哪裡去了?
▲大陸國臺辦主任劉結一日前受訪表示,爲臺胞創造機會的政策不會停止。(圖/記者陳政錄攝,資料照)
中共繼去年2月28日公佈「惠臺31條措施」後,本月4日又推出了26條《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對臺措施」〉。針對中共對臺工作這一最新行動,我方府院都立即作出了迴應。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表示:「兩岸應正向交流、對等互惠,而不應名爲惠臺,實爲鎖臺。」陸委會發表聲明指出:「中共企圖透過融臺促統政策措施,拉攏臺灣,意圖分化臺灣內部,更證明企圖介入影響臺灣選舉。」
臺灣正值選戰期間,民進黨政府的迴應,不會讓人感到意外。記得去年「九合一」選後,民進黨就劍指對岸,把敗選歸咎於外力介入。雖然事後沒有證據顯示對岸介入該次選舉,也無法證明國民黨是因外力介入而大獲全勝;但對岸在明年選前的敏感時刻拋出「26條對臺措施」,也難怪民進黨的反應,讓人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感覺。
我認爲不僅對岸,甚至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利益攸關者」,都會關心臺灣選舉,並樂於見到「屬意」的參選人獲勝。但客觀形勢常常出現與主觀意志相反的變化。臺灣過去多次選舉結果顯示,中共幾乎都是扮演「票房毒藥」的角色。一般認爲,蔡英文民調的止跌回升,就是因香港示威運動而「撿到槍」。個人認爲,如果僅從選舉得失看兩岸問題,可能會誤判形勢。尤其對於角逐大位的總統參選人,應從選後中共對臺政策和兩岸關係發展,來解讀對岸此時釋出的任何訊息。
首先,「26條對臺措施」是要落實習近平提出的「新時代」對臺政策。從習在中共「19大」的報告、在年初「告臺灣同胞書」40週年的講話,以及日前「四中全會」發表的公報內容看,他的對臺政策核心應是:以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來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反獨」和「促統」齊頭並進,但「促統」纔是未來中共對臺工作的重點。
▲第18條爲持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在購房資格方面與大陸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圖/中新社)
其次,以「胡蘿蔔與棍棒」形容這次中共的對臺示惠,亦不爲過。中共實施對臺政策一向就是運用兩手策略,習近平上臺後更是加碼演出,即「軟的更軟,硬的更硬」,而且軟硬都要讓對方「有感」。在硬的方面,中共在蔡英文就任後,已接二連三挖了臺灣的幾個邦交國,軍機和軍艦繞臺更爲「常態化」;至於軟的方面,就像這次中共提出的「26條對臺措施」,其中直接訴諸臺灣人民的就佔了13條,多與民生問題息息相關,甚至還在外事服務方面,提供臺人「與中國民衆同等待遇」。
民進黨批評對岸搞統戰,但中共從未隱瞞其對臺經濟統戰的意圖。1990年12月6日至12日,中共召開「全國對臺工作會議」,扮演對臺政策重要角色的「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楊尚昆,就在會中聲稱:「要從祖國和平統一的戰略高度,認識對臺經貿工作的意義。」他把發展雙方經貿往來及密切兩岸聯繫,當成是「反獨促統」的有力措施。楊尚昆特別強調,「重點工作是吸收臺灣的資金,特別是希望在吸收重大臺資項目上有所突破,並引導臺資投向中共鼓勵發展的產業。」楊說爲了做好這項工作,中共將給予必要的經費支助。
目前中共的對臺經貿政策,還是沿着過去的統戰軌道進行。只是開放的範圍更大,提供的便利更多,能夠吸引的臺灣技術就更高端,人才更優秀。僅管如此,中共仍「寄希望於臺灣人民」,對兩岸関系的良性發展,還是有它積極的一面。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兩岸都把民衆的利益置於首位,這是好事一樁。想當年臺灣的經濟實力,曾被《紐約時報》社論形容爲「大到不容忽視」。當時臺灣真是充滿自信,如今自信哪裡去了?我想,就算臺灣的競爭力今非昔比,但臺灣實施民主政治,執政者應較對岸更有爭取民心的條件;執政者也應具有「制度自信」,相信臺灣人民不會因「見利忘義」而「親中賣臺」。
總之,兩岸只有加強交流,纔有可能創造互利雙贏;交流愈密切,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岸就愈不可能出現「地動山搖」的局面。
熱門推薦》►拒絕亡國 中華民國應主動提出「臺灣方案」►大選年的兩岸關係:臺灣的風險與蔡英文的機遇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